□顧凡強(西南科技大學四川綿陽621010)
淺析棒球禮儀
□顧凡強(西南科技大學四川綿陽621010)
棒球運動將于2020年重返奧運大家庭,棒球產業不斷成型,預示著我國棒球發展也迎來了空前良好的發展機遇。本文采用文獻法和歷史調查法,通過對各個階段棒球運動員的訓練比賽中的禮儀調查研究,社會愛好者棒球運動開展情況調查研究,結合相關文獻,發現目前中國棒球運動中存在對“棒球禮儀”認識不夠深入的問題,忽略“棒球禮儀”的重要性等現象,針對這一問題提出:要使棒球運動精神在中國得到更好的發揚傳播,必須對棒球禮儀提高重視。
棒球禮儀中國發展
(1)近代棒球的起源據說是英國人移民至美國時引入的板球(cricket)游戲和波士頓地區常玩的跑圈子(rounders)游戲綜合演變而成的運動。棒球運動是一種以棒打球為主要特點,集體性、對抗性很強的球類運動項目。它在國際上開展較為廣泛,影響較大,被譽為“競技與智慧的結合”。在美國、日本尤為盛行,被稱為“國球”。
(2)1978年國際棒聯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承認,國際棒球聯合會于1994年將總部設在瑞士洛桑。中國棒球協會于1981年3月加入國際棒球聯合會,1985年加入亞洲棒球聯合會。棒球將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作為比賽項目正式回歸。
2.1、舊中國的棒球運動
中國人打棒球的最早記載,為中國工程師詹天佑在美國耶魯大學留學時(1877-1881)組織“中華棒球隊”,以后從美國,日本歸國的華僑及留學生把棒球帶回祖國。1895年在北京匯文書院成立棒球隊。1907年,北京匯文書院對通州協和書院進行比賽。這是中國最早的一次棒球比賽。1913年開始由中,日,菲3國發起的“遠東運動會”,歷屆都有棒球比賽,中國曾多次派代表隊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全國運動會也有棒球比賽,參加者多為學生。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在陜北,晉察冀等抗日根據地曾開展棒球運動。
2.2、新中國的棒球運動
195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屆全軍運動會中有棒球比賽的項目。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上,棒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有23個省,市隊參加,北京隊獲得冠軍。1975年,第三屆全運會上,棒球比賽分別在旅大和北京舉行預賽和決賽,第一名為天津隊。1979年第四屆全運會上,有14個省,市隊參加棒球比賽,冠軍為北京隊。1975年9月日本愛知大學棒球隊來中國訪問比賽,中國開始了棒球的國際交往。1976年8月,日本法政大學棒球隊來訪。1979年中國棒壘球協會成立,各省,市也陸續成立分會。目前我國開展棒壘球運動的高校有100余所,會員單位50余個。目前中國有100多所高校把棒壘球列進體育教學課程中,如北方工業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廣州體院、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復旦大學等。
中國棒球運動的主要參與人群最多為小學生,其次是中學生,社會愛好者,專業運動員,由于歷史原因,棒球真正的梯隊建設才剛剛開始,中老年群眾基礎差,但青少年人情程度高。雖然如此很多小學校沒有配備比較專業的教練員,在訓練時也未向運動員傳遞正確的棒球禮儀。中國棒球存在小學大部分普通了解小部分專門學習棒球的局面,而從中學開始這項運動人數又銳減,主要是中學課程緊張,不允許更多時間進行棒球訓練,人才培養大多在中學斷檔。
棒球運動在中國因為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多基層地區的學習還處于學習技術的階段,往往忽略了對棒球禮儀的深入學習,在開展這項運動時,教練員沒有及時向運動員傳授棒球禮儀的相關知識,棒球運動員無法意識到棒球是一項紳士運動,就會出現很多有悖于與這項運動精神的舉動,如“場上雙方隊員產生肢體沖突”、“比賽時間過長”、“運動員不能養成紳士的品格”、“觀眾隨意大聲喧嘩影響投手投球”等等現象,這些都是因為對棒球禮儀不夠了解,從而對棒球精髓學習不夠所造成的。
棒球是一項回歸田園的紳士運動,十分重視“家”的概念,本壘的英文為“home”,是一項從家出發發最終回到家的運動。特別在東南亞地區開展棒球運動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注重禮儀道德,最突出的特點是傳遞棒球的精神,然而棒球的核心精髓就在于禮儀方面,棒球禮儀不僅能營造更加良好的運動氛圍,而且棒球禮儀包含了謙虛、尊重、修身、寬容、謹慎等等內涵。如果不重視棒球禮儀,就不能學習到這項運動的真正內涵,不能體會到棒球彰顯的是何種精神,從而不能發現它比其它運動的優越之處在哪,從而無法理解為什么在發達國家棒球運動如此火爆。所以只有在平時的訓練比賽中,必須將棒球禮儀重視起來。
6.1、球場禮節
服裝儀容要整潔。穿著棒球服裝應力求整齊、干凈,以顯示運動員活力四射,進退有序的氣質和形象。若無專門棒球服裝應著運動衣褲還有運動鞋,方便活動。并且裁判在任何時候有權力和義務要求參賽隊員將服裝整理整齊。這樣不僅能彰顯棒球是紳士運動而且能有效防止受傷,還提高了比賽的觀賞價值。
進出球場應行鞠躬禮。進出球場應脫帽行鞠躬禮,其目的一則對球場心存敬謝之意,二則祈求投打。接球稱心如意,并能免遭運動傷害之苦。棒球發展壯大在與工業革命時期,這一時期這一運動恰好符合適宜的滿足了人們回歸田園對土地的渴望,所以向場地鞠躬禮以示對土地的熱愛,而在本國想場地鞠躬,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我國棒球場地及其匱乏,每一塊場地都來之不易,背后有著太多人為之努力付出汗水,所以我國棒球運動員向場地鞠躬,以此表達對場地的尊重與愛惜,和對背后工作人員辛勤維護的感恩。
進入打擊區應行舉手禮。在踏入打擊區前應行舉手禮,一方面對裁判者的尊敬,另一方面也可以顯示自已謙謙君子的風度。并且可以表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可以開始比賽。
比賽前后相互敬禮。在開賽前與比賽后應列隊于本壘板兩側,并依主審裁判手勢或宣告,脫帽行禮。同時相互趨前握手致意。賽前握手致意可互祝好運或說些:“多多指教”、“向你們學習”、“少贏一點”、“加油”等禮儀用語。賽后握手致意勝方球員應說些:“承讓,承讓”,“運氣好”、“謝謝指教”等詞,以彰顯勝不驕的風度﹔敗方球員則回以:“恭喜!恭喜”、“精彩比賽”、“向你們學習”等禮儀用語,以示敗不餒的氣度。這些禮儀用語,不僅能彰顯一個隊伍的氣度,并且可以最好的做到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風格。發揚體育賽場的高尚精神,相互鼓勵、相互進步、勝不驕敗不餒的體育精神。最后各隊站成一排,面向裁判鞠一躬并說“謝謝裁判”,面向教練鞠一躬并說“謝謝教練”,面向觀眾鞠一躬并說“謝謝觀眾”,來表示對棒球運動奉獻與支持的人們的尊敬。
當投手投球中身擊球員時應該跑不到擊球員面前脫帽鞠躬并致歉。棒球中投手難免無意投出中身球,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棒球規則規定報送擊球員上一壘,但投手應該主動跑上前去脫帽鞠躬并道歉并詢問擊球員有無大礙,這一做法集中體現了棒球是一項紳士的運動,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嚴厲禁止有意傷害對手,就算誤傷別人也應該及時補救的競技體育精神,這樣能有效避免雙方隊員產生肢體沖突,是比賽在公平、和諧的氛圍下進行。
上下場跑步。棒球是攻防轉換的運動,每次攻方三人出局之后就要轉變成防守方,這是兩隊一邊跑步上場,一邊跑步下場,跑步上下場的禮儀,不僅表示對觀眾欣賞比賽的尊重,減少觀眾等待時間,而且也是對場上裁判的尊重,因為棒球是不限時的運動,場上站著的四個裁判一站往往就是3-5小時,雙方隊員跑步上下場可以加快比賽節奏,縮短比賽時間。
教練、學長訓示應脫帽。教練、學長親臨指導或訓勉時,應脫帽正視聆聽,以示對前輩專業尊敬之美德。在平時日常生活中若遇到教練也應該停下腳步,脫下帽子鞠躬以表示敬意,這蘊含了我國傳統儒家思想的尊師重道思想,對為運動員傳道授業解惑無私奉獻的教練員以表示尊敬。
抗議判決不公應脫帽。遇有判決爭議時,要由教練或隊長出面請求解釋,而非傾巢而出,形成對峙場面。趨向裁判員面前應先行脫帽,再表達抗議內容。對判決不服或規則引用失當等意見表達,須以冷靜委婉的態度請求裁判員作合理解釋,以表現運動員應有的修養與風度。這樣既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運動員與裁判產生沖突,并且可以形成和諧的良好氛圍。
6.2、器材的維護
球具離手輕輕放。常常可見到球員或授課學生將球棒、手套、頭盔等器材任意拋扔,如此動作極易損壞并縮短器材使用年限,更會養成不愛惜公物的不良習性。
球具珍惜不踏坐。球具諸如手套、球棒、頭盔、捕手護具等,無論私有或公物應視同己出般地愛惜,不應拿來當坐墊和踐踏它。一則動作不當亦不雅,二則對使用之器具未持敬謝之心,恐易生疏漏。
6.3、處世規范不可少
服裝儀容要整潔。穿著棒球服裝應力求整齊、干凈、上衣不外露,以顯示運動員活力四射,進退有序的氣質和形象。
隊友失誤少責罵多鼓勵。比賽有所失誤人皆有之,應以寬容、扶持的心胸面對,多鼓勵少責備。棒球比賽強調團隊合作,每個人都是主角,缺一不可。團隊中有瑕疵,內心雖有不快,亦應抑制不可行之于外,免得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與其他激烈的球類比賽一樣,看棒球比賽時觀眾可能相當狂熱,但是一定要把自己的熱情控制在理智的范疇之內。觀眾可以組織啦啦隊為自己喜愛的球隊鼓勁加油,但是要控制好節奏感,最好不要一味狂呼亂喊。投球和擊球的時刻是最讓人緊張的,這時候運動員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所以此時最好不要發出聲響,球擊出之后,就可以盡情喝彩。高漲的觀眾情緒將有助于感染運動員,讓他們發揮最佳水平,如果場上出現精彩的安打,歡呼聲將達到頂點。
棒球運動是一項紳士的運動,它不僅能強健身心,而且還能塑造一個人的優秀品格。棒球禮儀的點點滴滴,無時無刻不在彰顯體育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的體現儒家精神。如果想讓棒球在中國更好的發揚光大,必須從小的方面做好,從核心的方面學起,學習棒球的核心精神,而核心精神又集中體現在棒球禮儀方面。所以在平時不僅要注重棒球的身體運動,而且還要更加注重對于棒球禮儀的學習,對于這項運動禮儀深層內涵的學習和了解,并且從小事做起,將棒球的禮儀運用到實際日常生活中,將棒球這種思維運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如此長時間的積累,就會不僅收獲這項運動,還能培養一個良好的人格。真正熱愛棒球的人,不僅僅是在拿起球棒,投出棒球的那一刻才會認真,而是以棒球禮儀對待有關棒球的一切。
[1]陳顯明.中國棒球運動史[M.武漢:武漢出版社,1990.
[2]龐中.我國高校開展棒壘球運動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5).
[3]宋校能,陳靜霞.淺析棒球運動在中國的發展之路[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5,23(5).
[4]龐中.我國高校開展棒壘球運動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5).
G848
:A
:1006-8902-2017-(01)-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