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姍(州外語外貿學院福建長樂350001)
體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探究
□林羽姍(州外語外貿學院福建長樂350001)
結合體育專業生就業現狀,深入了解就業核心競爭力,為體育專業的學生了解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起到積極作用,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不斷提高完善,使體育專業畢業生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體育專業畢業生核心競爭力
前言: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國際影響顯著增強。建國60周年慶典讓所有的中國人感到驕傲自豪,但同時也感覺到肩上無比沉重的責任。國家的競爭力,歸根結底是科技的競爭力,是人才的競爭力。身為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是步入社會的高等人才,更有責任去挖掘自身的潛力,不斷提高完善自己的競爭力。尤其在經融危機的形式下,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加大,大學更應該明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著力培養和提升自己的優勢能力,才能保證在激勵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高校體育專業學生是我國未來體育事業的繼承者和建設者,是《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方針的重要參與者和指導者。是推動我國體育事業整體發展與提高的主要力量。因而對體育專業的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是相當重要,不出缺少的。
關于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國內外的學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觀點。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點觀點。
1.1、西方學者關于核心競爭力的觀點
(1)基于整合觀的核心競爭力。
由普拉哈德教授和默爾教授于1990年在《企業核心競爭力》一書中首次提出,它指的是“在一個組織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關于怎么協調多種生產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而他們在1994年,他們又合著了一本在全世界廣受歡迎的論著《競爭大未來》,在書中他們明確指出:“核心競爭力是使企業為用戶提供某種特定好處的一組技能或技術的集合,而不是指單個技能或技術。”
麥肯錫咨詢公司幾位專家給出的核心競爭力的定義為:“核心競爭力是群體或團隊中根深蒂固、互相彌補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識的組合。”這個定義與理查德朗克的認識一致,“核心競爭力是技能、知識和技術的整合。”庫姆斯則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包括企業的技術能力以及將技術能力予以有效的結合的組織能力。
(2)基于知識觀的核心競爭力。
巴頓是從基于知識的角度分析核心競爭力的時代人物。巴頓認為,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的特性,不宜交易,并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企業專有的知識和信息,是企業所擁有的能夠提供競爭優勢的知識體系。
(3)基于文化觀的核心競爭力。
拉法和佐羅認為,核心競爭力不僅僅存在于企業的業務運作系統中,而且存在于企業的文化系統中,根植于復雜的人與人以及人與環境的關系中。
(4)基于組合觀的核心競爭力。
康特在《戰略管理行為》一書中認為,核心競爭力是組織中主要創造價值并被多個產品或多種業務共享的技能和能力。而在《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優勢》一文中,鮑哥納和托馬斯認為,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的專有技能和與競爭對手相比能夠跟好的指導企業實現盡可能高的顧客滿意的認知。梅約和厄特巴克認為,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的研究開發能力、生產指導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
1.2、中國學者關于核心競爭力的觀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陳佳貴研究員認為,核心競爭力主要是指企業在生產中的積累性知識和能力,尤其是關于如何細條不同生產技能和整合多種技術的知識和能力,并為此創造出超越其他競爭對手的獨特的經營理念、技術、產品和服務。劉世錦研究員等把核心競爭力最為基礎的,是整個企業具有長期穩定的競爭優勢、是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的競爭力,成為核心競爭力。戰略學家管益析認為,核心競爭力是以核心價值觀為主導的旨在為顧客提供更大更好的消費者剩余的整個企業核心能力的體系。萵明杰教授提出核心競爭力是獨具的、是能自愛一系列產品和服務取得領先地位所必須依賴的關鍵能力嗎,這能力是一組技術和技能的綜合體,并非是擁有的一項技術或技能。黃錦孚教授吧競爭力理解為決定競爭力的核心因素、深層次的因素、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資源和核心能力。白津夫則將核心競爭力定義為資源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獨具的支持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能力。
以上觀點對于核心競爭力的闡釋各有千秋。說明中西方專家學者對于核心競爭力理解的歧見之深。目前,核心競爭力已經超出原有的內涵,被多個領域運用。但核心競爭力理論尚處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并沒形成統一的看法,也沒有嚴密的體系。另外核心競爭力的理論較多是在經濟領域的企業管理研究,而現在這個概念已經引入中國教育研究領域,有對學校核心競爭力的研究,也有對在校學生核心競爭力的研究等,雖然不多但也算突破,只是還需要不斷完善。還沒要細化到針對各個專業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研究。
關于什么是學校競爭力,至今尚無普遍認同的明確界定關于高校核心競爭力,不同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技能觀”,認為大學核心競爭力指大學以技術能力為核心,通過對戰略決策、課程設置等的整合而使學校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能力;“資源觀”,認為大學核心競爭力指大學以其資源和能力為基準,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競爭要素進行略整合,而使學校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能力如林國建在《基于核心競爭力的大學特色文化》中提到的“一所大學在競爭和發展的過程中所具有的吸引、爭奪、擁有和控制、轉化資源及創造社會價值并為社會提供知識、人才、服務的能力”;“關鍵因素觀”,認為高校的核心競爭力指“影響和決定高校在市場經濟建設中生長和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如沈水法在《培育高校核心競爭力的原則、方法和路徑》中提到的“高校核心競爭力是指高校獨具的支撐高校可持續性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的觀點。“整合觀”,認為大學核心競爭力指大學在長期發展的過程巾形成的、能夠協調自身的不同技能和整合各種技術資源、使大學獲得個性和優勢并在競爭中持續獲勝的內核能力。在上述研究基礎上,本文認為高校核心競爭力是指高校在長期發展過程巾積累形成的一種特有的、雉以模仿的競爭能力,是高校資源、管理、文化等要素構成的系統中所蘊含的使高校在競爭環境巾取得主動、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能量。
每所大學都有各自不同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各高校中的不同專業又都有各自的及就業核心競爭力,目前我國對高校就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停留在理論概念,研究只涉及到高校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及特點,并沒細化到各個不同類型的學校也沒有細化都各個不同專業。培育和挖掘高校的就業核心競爭力是關系到中國高校生死存亡的大事。沒有核心競爭力,就不可能有持久的競爭優勢。沒有競爭優勢,就不可能主動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對高校就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是相當重要的。我國對高校就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大學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進步深入,高校畢業生既面臨更多的可供選擇的就業途徑和機,又將在擇業過程中遭遇更大的困難和挑戰。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關鍵問題——如何提高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已日益受到高校、大學生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通過檢索《維普科技期刊數據庫》、《清華期刊全文數據庫》,發現對畢業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盡是從這幾年才開始的。
如:2007年:敬海波《論新升本科師范院校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2008年:李家智《高校如何以就業為導向提升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龔貞友《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及其最優化研究》、2009年:姚圣梅陳濺星《論大學畢業生黨員就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沈文華《論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李向明,楊繼福《以培養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為中心》。而只有龔貞友在《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及其最優化研究》中提到大學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以專業智能、創新為基本內核的就業能力組合,是能夠使某一大畢生在就業的一定時期內保持現實或潛在競爭優勢的平衡系統。及李向明,楊繼福在《以培養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為中心》中認為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可概括為大學生所內化的經過整合的知識和技能,表現為就業時所具有的戰勝競爭對手找到滿足自身職業發展需要、適合個人才能發揮和實現自身價值的工作崗位的能力,它是在大學學習生活過程中長期形成的、大學生個人所獨具的、支撐其獲取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
綜上所訴,可以發現核心競爭力大多被運用于經濟學領域,多半是研究企業公司的競爭力或核心競爭力。雖然有涉及到教育領域,算是突破但并沒有完善的理論體系,。而高校就業核心競爭力目前尚無權威的定義,許多研究者都從不同角度去研究但是并沒有對那么多的觀點進行很好的概括總結。而且研究都處于對高校就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描述并沒細化到各類不同高校的不同就業核心競爭力研究。那就更不用說對高校體育專業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那是一片空白,在現今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遇強者該更強。筆者認為體育專業的學生應該更深的了解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后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不斷提高完善,才能使自己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1]朱國春.核心競爭力與企業家文化[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3.
[2]普拉哈拉德著.王振西譯.競爭大未來[M].北京:昆侖出版社, 1998.
[3][美]托馬斯等著.信息技術的商業價值[M].北京新華信商業風險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校.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4]陳佳貴.國企應對國際競爭的戰略性舉措[N].人民日報,2002, (02).
[5]管益析.企業核心競爭力戰略管理贏家之道[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6]萵明杰,錢平凡.再造流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趙國浩等著.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和實務[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8]林國建.基于核心競爭力的大學特色文化[J].商業經濟,2009 (9).
[9]敬海波.論新升本科師范院校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10).
[10]李家智.高校如何以就業為導向提升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J].社科縱橫,2009(4).
[11]龔貞友.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及其最優化研究[J].美中教育評論,2008(4).
[12]姚圣梅,陳濺星.論大學畢業生黨員就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J].高校黨建,2009(3).
[13]李向明,楊繼福.以培養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為中心[J].教育管理,2009(7).
G812
:A
:1006-8902-(2017)-1-LXY
林羽姍(1989-),女,漢族,福建莆田,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