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輝(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南昌330013)
第七屆城市運動會后江西省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模式研究
——以南昌國際體育中心為例
□譚文輝(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南昌330013)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也帶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伴隨著“紅色英雄城,綠色七城會”的口號,江西省成功舉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城市運動會。為了此次城運會,江西省興建了南昌國際體育中心、江西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灣里射擊體育中心、上饒體育中心等大型體育場館,而南昌國際體育中心是南昌市為承辦2011年全國第七屆城市運動會規劃新建的具有世界頂級標準的體育場館。
第七屆城運會體育場館賽后經營管理建議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世界上許多大型的賽事活動相繼在中國舉辦,舉辦大型賽事活動的增加要求大型體育場館的數量和質量相繼跟上。因我國新建的大型體育場館往往是為了舉辦賽事突擊興建,對場館的賽后市場運營缺乏系統全盤考慮,再有一些管理方面的因素,使得我國大型體育場館的賽后市場開發和管理面臨許多問題,國家的大量資金投入非但沒有得到回報,而且還要持續投入巨大費用來維持場館的生存,致使許多大型體育場館不但浪費著國家的寶貴資源,而且還成為國家的沉重負擔。因此,為盤活大型體育場館的資源,減輕國家和政府的經濟負擔,提高場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大型體育場館賽后市場化運營管理特別重要。大型體育場館的科學化管理和多元市場化經營,不但可以減輕政府的經濟壓力、提高企業獨特競爭力和提供專業化服務,而且還可以提高大型體育場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加速江西省大型體育場館賽后運營管理的科學化進程,提高大型體育場館的綜合效益,本課題對江西省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模式進行探索,以南昌國際體育中心為例,指出江西省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構建江西省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模式。通過對南昌國際體育中心的實地調查研究,掌握并獲得大型體育場館市場運營管理的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并進行整理分析,歸納整合,發現新問題,并進行具體、翔實、科學的論證分析,充分探討科學的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模式,使我省體育場館運營管理向科學化、規范化、市場化、專業化發展。
2.1、研究對象
南昌國際體育中心運營管理模式。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Internet在中國知網查閱了有關體育場館運營和管理方面的文獻、期刊和雜志,進行對比、分析、歸納和整理,取其精華的理論部分,為本論文的撰寫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2)訪談法。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設計了一份訪談提綱,提綱內容主要涉及對南昌國際體育中心投資和賽后經營管理狀況,訪談對象主要是場館領導、相關負責人和工作人員。
(3)實地考察法。
實地考察南昌國際體育中心的場館設施建設、場館周圍環境、地利位置及賽后利用狀況等。
3.1、南昌國際體育中心的基本概況
南昌國際體育中心(以下簡稱南昌國體中心)是南昌市為承辦2011年全國第七屆城市運動會規劃新建的具有世界頂級標準的體育場館。南昌國際體育中心項目選址位于紅谷灘新區,東臨贛江、西至豐和南大道、北臨生米大橋高架引線,總占地面積為69666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258000平方米,總投資額14億元。采用1場4館的布局,即體育場、萬人體育館、綜合體育館、跳水游泳館及網球中心。中心體育場舉行城運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場內觀眾坐席約為70000個。
3.2、南昌國際體育中心的投資建設狀況
目前,國內大型體育場館的前期投資建設基本上都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資,其中以地方政府投資為主。通過訪談相關領導得知,南昌國際體育中心總投資額14億元,全部由南昌市財政籌措解決。而在國外,出現了大型體育場館投資多元化趨勢,社會資本以及私人資本積極參與到其中,這就相對減輕了政府的經濟負擔。因此,這種產權結構多元化、融資渠道靈活是今后大型體育場館建設的發展方向。
3.3、南昌國際體育中心的賽后利用狀況
(1)賽后場館經營項目和經營情況。
通過調查訪談顯示南昌國際體育中心主要經營的項目有:承辦體育賽事,承接大型文藝演出,各種展覽或展會,向社會群眾開放相應的體育活動,出租場館房屋,開展多種經營活動,運動訓練和培訓等。通過調查訪談得知,國體中心綜合訓練館內設球類活動館、健身活動館、冰上活動館、全民健身廣場,這為全市青少年業余訓練提供了場所。南昌國際體育館主打“演藝牌”,通過承接大型文藝演出聚集人氣。“七城會”過后,南昌國體中心承辦的第一項大型文藝演出是“中國風”演唱會,這場演出讓其賺足了人氣,但也暴露了許多問題,尤其是交通一塌糊涂。隨后該場館也陸陸續續承接了一些演唱會,但由于自身的一些問題,包括地處偏僻,交通不利等因素也使得該場館在承接大型文藝演出這一塊做得不是很好。
(2)該場館從業人員現狀。
體育場館的日常運營和管理維護離不開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場館運營的好壞跟工作人員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在當今激烈競爭的社會背景下,場館的市場化開發對其從業人員的受教育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我們的訪談得知,該場館正式工作人員半成以上是高中或者中專,體育專業工作人員數量少,正式工作人員享有五險一金,臨時工作人員較多主要都是在承接大型文藝演出時臨時招聘工作人員。這反映該場館的主要負責人對工作人員要求不高,工作人員的整體文化素養有待提高。
(3)場館后期投入不足,維修費用大。
通過調查訪談我們得知,南昌國體中心一年的養護費至少在1600萬元以上。南昌國體中心的賽后利用交由南昌市政公用集團公司管理,前三年的管理費用,南昌市政府會給予一定的補貼,但從第四年開始,由管理方自負盈虧。該場館因多種原因,經營創收并不樂觀,,仍在虧損狀態掙扎,自行創收遠遠不夠運營成本,主要依靠政府的財政撥款和上級補助艱難支撐。該場館的日常維修費用巨大,這些費用主要靠政府財政補貼,加重了當地政府的經濟負擔。
(4)賽后場館的經營管理體制,政府政策與保障措施不夠完善。
我國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使得大型場館的運營必須接受行政部門的領導,缺乏自主經營權等不利于賽后場館的高效利用。通過對相關領導的訪談得知,該場館的經營管理層以傳統的經營理念為主,使場館缺乏自主權,難以展開高效率、低投入的經營模式。同時我們也得知,場館的納稅種類較多、費用較高,稅費負擔沉重,使賽后場館的運營受到了較大的限制。
3.5、賽后場館運營管理模式的研究
(1)南昌國體中心首先要聚集人氣。
要將國體中心打造成競技體育中心、商業體育中心、會展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休閑娛樂中心這“五大中心”的目標,通過演唱會、群眾性體育活動等來聚集人氣,提高知名度。作為地處偏僻的國體來說,首先要聚集人氣,這是許多場館共同的難題。
除了要引入文藝演出,還會配套建設酒店和餐飲企業,沒有這些必要的配套,演藝公司就不愿來。同時應該適當的先開放一部分網球場和籃球場,賺足人氣。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2)引入專業的管理團隊,重視人才的培養。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場館投資建設結構的調整以及經營的市場化運作,公共場館要想求得生存和發展,引進、培養復合型人才和在管理上要求有專門的管理團隊進行運營操作已不可或缺。通過培養專業的場館運營人才,增強市場和主動營銷意識,并結合南昌的實際情況,開發新的服務領域,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提高運營收入。場館賽后運營的專業化、市場化,對賽后場館打破經營手段單一、競爭力不強的迫切局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在公益和經營中取得平衡。
適當收費,但是不能太高,讓大眾能接受。畢竟對老百姓來說,與政府積極謀劃如何“盤活”場館經營相比,南昌市民似乎更關心亞運場館能否“平價開放”。通過訪談我們得知,高價出租場館損害了體育場館的“公益性”,但如果一味用財政供養場館,其實花的還是納稅人的錢。對于這點,市民應當有客觀的認識。“公益性”和“經營性”并不一定是矛盾的,搞好了可以“公益與經營雙贏”。
“針對不同場館的特色,制訂‘一場一館一方案’,在公益和經營中取得平衡。”南昌市政協教衛文體文史委員會主任張恒立認為,七城會場館賽后利用應牢牢把握場館的公益性特征,體育場館是政府代表納稅人投資建設的社會公共設施,服務大眾是體育場館的主要公益性特征。與此同時,國內外大型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實踐證明,按市場經濟規律運作,開展以體育服務為主,以休閑旅游、康體娛樂、物業開發為輔的多種經營活動,是體育場館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
4.1、結論
(1)南昌國際體育中心投資建設單一,以地方政府投資為主;
(2)該場館經營管理方式比較陳舊,場館工作人員各方面素質有待提高;
(3)賽后場館的經營、管理體制滯后,政府政策與保障措施不夠完善。
4.2、建議
(1)創新經營理念,將其打造成競技體育中心、商業體育中心、會展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休閑娛樂中心這“五大中心”為一體;
(2)注重專業的體育運營人才開發、培養及充分發揮專業管理團隊的場館運營能力,開拓創新,增強場館的市場競爭力和運營效率;
(3)不斷完善政府的保障措施和扶持政策,在公益和經營中取得平衡;
(4)借鑒國內外先進的場館運營經驗,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采用適合自身的經營模式,更大的創造其經濟和社會效益。
G818
:A
:1006-8902-(2017)-01-SY
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項目編號:11TY19)。
譚文輝(1970-),男,江西南昌人,教授,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體育理論和體育管理。
體育場館的建設為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創造了條件,也是發展體育產業的重要硬件設施,然而對于體育場館賽后經營和管理也是一個重大難題,為避免城運會后場館的閑置與利用不合理等問題,本文以南昌國際體育中心為例,通過了解整個場館的規模和設置,調查其賽后經營管理現狀,分析各種影響因素,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措施和發展建議,以達到城運會后體育場館的合理利用,發揮其最大功能。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實地考察法,對南昌國際體育中心的經營管理現狀進行調查,并走訪相關專家和場館領導,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并制定相關措施,使南昌國際體育中心得到有效的運營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