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蘭英
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理論綱領和行動指南
孫蘭英
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黨的十九大報告主題鮮明、思想深邃、高屋建瓴、氣勢磅礴,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綱領和行動指南,體現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和其他各方面創新,把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水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體現出黨已經越來越高度自覺和從容自信。標志著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把握和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的把握,標志著黨在領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已經逐步走向執政的成熟,標志著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已經逐步走向自身建設的成熟和政治自覺。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產生是由于我國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論創新和思想指導。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當今世界和我國發展大勢,科學判斷時代條件的發展變化,直面我國對外開放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創造性地提出了體現時代潮流、引領時代前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和重大理論創新。從國內來看,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努力奮斗,我國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我國經濟規模居全球第二,貨物貿易、外匯儲備規模居全球第一,雙向投資躋身世界前列,中國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但是,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影響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來自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約束的巨大壓力依然很嚴峻。改革逐漸進入深水區,有許多難啃的硬骨頭,要增強改革意識,提高改革行動能力,圍繞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突出問題的體制機制障礙,以高水平開放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隨著我國經濟進入全面增速換擋,動力轉換的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任務更加緊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以更大決心突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抓住核心問題,全面深化改革。
從國際上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格局深刻變化。隨著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全球性問題相互交織,新舊矛盾相互疊加,世界經濟、政治、社會等領域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世界格局正處在一個加快演變的歷史進程之中,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仍是時代潮流。在國際經濟大調整的關鍵時期,各個國家之間既需要共同攜手應對和解決經濟全球化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挑戰,同時又面臨著各國之間搶占經濟制高點,謀求國際制度性話語權的激烈競爭。
綜觀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說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在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領導力和號召力。面對世紀難題,中國共產黨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站在時代和實踐發展前沿,運用寬廣的馬克思主義視野和長遠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所面臨的重大戰略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大判斷、重大舉措。理論的發展和完善源自于對客觀現實的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判斷一個理論是否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創新成果,最根本的評價準則就看它是否始終以時代發展的特征為方向,以當下中國的實際發展情況為依據,解決影響整個現代化進程的核心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牢牢把握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主線,緊緊抓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個主題,順應國內外發展大勢,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實際訴求,高屋建瓴的概括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化改革所發生的歷史性巨變,舉旗定向地闡明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今,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都給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這就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適應時代的新變化和實踐的新發展,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抓住重大核心問題,進行艱難探索,堅持創新引領,在砥礪前行中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文化創新,形成了以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主體內容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黨的十九大對這一理論創新成果作出了新概括,凝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將這一重要思想寫入黨章,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并確立為黨的理論綱領和行動指南。這一重要理論的凝結,具有極其重大現實意義,對于我們進一步認識十八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堅持和發展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以全新寬廣的視野深入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具有根本性、長遠性的理論指導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極不平凡的五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引,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順應民意、為民謀利、贏得民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這些全方位、開創性成就,夯實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雄厚基礎;這些深層次、根本性變革,塑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嶄新面貌,進而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的歷史方位、新的使命擔當、新的時代要求,必然地要求新理論新思想的產生。
回首改革開放以來走過的道路,黨的歷次代表大會報告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黨所探索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續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嶄新篇章。黨的十九大報告顯示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把握,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以人民為中心長期執政的黨對自己使命責任和擔當作為的清醒認識。黨的十九大報告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精神上的旗幟,旗幟標示著一個國家、一個政黨的政治綱領和政治理想,任何一個行動綱領的產生和發展都有其必然的歷史背景,也肩負著它所提出的內在的歷史使命,進而要解決歷史提出的一定的社會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新時代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認識和理解新時代,重要的是把握新起點、新使命、新征程。要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深刻認識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極端重要性。必須深刻認識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任務目標。必須深刻認識新時代需要黨有新作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心、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貢獻更多智慧的時代。
毛澤東早就指出,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依據。準確把握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是黨制定正確戰略的前提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是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發展全局的大問題,深刻學習領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特點,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了許多新任務新要求。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貫穿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決定了我們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黨的十三大報告從我國人口結構、工業發展水平、地區發展狀況、科學教育文化發展等五個方面概括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征,黨的十五大報告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又進一步作出“九個歷史階段性特征”的判斷。這些分析從今天的發展來看,雖然出現了很多量的積累和部分質的變化,但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發展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我們對社會主義初階段所表現出來的復雜性、長期性、緊迫性和艱巨性要有清醒的認識。
今天,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在總結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曲折發展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兩個沒有變”,是對新時代所處的總階段的清醒認識和客觀判斷。只有牢牢抓住這個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觀察和把握社會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進各種社會矛盾的解決,才能夠實現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兩個階段”目標,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
不忘初心,必須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的奮斗目標,在滿足人民物質生活基本需要的基礎上,繼續滿足人民更高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不懈奮斗,努力推進人類進步事業的發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進行了科學概括。他深刻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八個明確”,指明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各個領域,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一個嚴密、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系統回答、科學闡釋了中國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
習近平要求全黨在各項工作中全面準確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到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同志強調,以上十四條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因此,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的結合上,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重大理論創新和發展,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是確保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