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青
G20國家的服務業現代化評價
葉 青
從服務內容、服務質量和服務管理三個方面對G20國家1990年以來的服務業現代化水平和階段進行評價,研究結果表明:2013年綜合排名前3位的國家是美國、法國和德國。其中,服務內容方面,美國、德國和英國優勢明顯;服務質量方面,法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得分居高;服務管理方面,美國、韓國和日本列前3位。部分發達國家已經進入第二次服務業現代化的發展期,而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國家還處于第一次服務業現代化的發展階段。中國目前處于服務業初等發達水平,經驗量化估計其水平大致相當于服務業現代化國家30%左右的水平,尚未完成第一次服務業現代化。
服務業現代化;二次現代化;水平評價;階段評價;G20國家
服務業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祭祀等,但直到20世紀中葉,服務經濟的興起,服務業才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目前,服務業不僅是古老產業,也是現代產業,更是世界經濟的主體部分。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世界經濟的比例超過70%,農業和工業分別約占3%和27%[1]。
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國際電工委員會聯合頒布的《ISO/IEC 76號指南》認為:服務是為滿足顧客的需要,供方和顧客之間接觸的活動以及供方內部活動所產生的結果;而服務業是生產或提供各種服務的經濟部門或企業的集合[2]。與工業和農業相比,服務業是一個比較模糊和難以準確定義的產業,“共性”難以概括,反映服務業一般特征的普適分析框架不易構造,服務業測度和統計困難[3]。
服務業現代化迄今沒有統一定義,從現代化研究的角度來看,服務業現代化指18世紀以來服務業和服務經濟的一種深刻變化,它包括從傳統服務向機械化和電氣化服務,從機械化和電氣化服務向知識化和綠色化服務的兩次轉變,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持續上升,服務方式和觀念的變化,服務技術水平、服務勞動者素質和服務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服務經濟結構的變化以及國際地位的變化等;它包括第一次服務業現代化和第二次服務業現代化兩大階段[4]210。
關于服務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境外學者的視角較為微觀,更多的是針對具體服務產業的評價[5][6],也有對于智力密集型服務業的創新評估[7]。國內較早的是由李江帆在1994年提出的,他認為一個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狀況應由服務的社會需求決定,而人均GDP、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和服務輸出狀況是影響服務需求的主要因素。他用三個方面的指標來衡量服務業的發展狀況,包括:(1)第三產業就業比重、產值比重;(2)人均服務產品占有量;(3)服務密度[8]。
中國人民大學競爭力與評價研究中心建立了一個多層次的指標體系,把服務業的競爭力分為規模、結構、成長、創新和管理五個方面,選取23個指標構造了綜合評價區域服務業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并對我國31個省區市的服務業競爭力水平進行了定量分析[9]。
馮華等從發展規模、產業結構、增長速度、經濟效益四個方面,選取包括人均服務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服務業勞動生產率等16個指標構建了我國服務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并對我國31個省區市的服務業發展水平進行了評價。評價結果表明:北京、上海服務業發展水平遙遙領先,各省區的服務業發展水平不僅與區域經濟發達程度具有一定的相關性,而且與城市化水平、市場化水平及經濟發展模式等因素有關[10]。
此外,國內其他學者對于服務業發展水平的評價體系也有較多探討。這些評價指標體系有的沒有考慮人口因素,不利于區域之間的橫向比較。有的沒有考慮生產性服務業和知識型服務業的發展水平,不能反映當前區域服務業的發展質量。更重要的是,國內大部分評價指標體系都是針對中國地區服務業發展水平,指標體系突出中國特色,數據獲取也都是來自中國統計年鑒或地區統計年鑒等資料,國際可比性不強,服務業發展的趨勢不能突顯。
《中國現代化報告2016:服務業現代化研究》[4]210-222從服務業發展水平評價和服務業發展階段評價兩個方面展開。其中,服務業現代化水平評價包括服務內容、服務質量和服務管理評價三個方面,反映服務業現代化的實際進展以及與世界先進水平的相對差距。具體見表1所示。
評估前對12個指標作了無量綱化處理,以提高指標之間的“平等性”。各項指數的評估結果值最后均標準化到[0,120]區間,以便對各國或地區作綜合評估。各個指標實際值為它的實際值,標準值為當年高收入國家該項指標的平均值(表2)。評估方法的選擇主要依據指標數據之間的相關性,若單個服務業評估指標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則選擇主成分分析法,以降低指標重疊的影響;若單個服務業評估指標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則評估過程的基本思想是指標之間的等重要性和單個指標的邊際重要性遞減。指標之間的等重要性是指指標之間的權重是相等的,因此,評估中沒有考慮權重的影響;單個指標的邊際重要性遞減是指評估對象在某個指標上的等量差值在均值附近的重要性要大于遠離均值的重要性。由于難以對12個服務業指標賦予大眾普遍接受的權重,因此,綜合評估只是對12個評估結果進行平均化。

表1 服務業現代化水平評價結構

表2 服務業現代化水平評價指標的標準值

表3 G20國家服務業現代化進程的信號指標和判斷標準
服務業現代化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次服務業現代化和第二次服務業現代化。服務業現代化進程的信號指標,可以判斷服務業現代化的發展階段(表3),發展水平與發展階段之間不能簡單對應。
第一次服務業現代化過程是服務業機械化、電氣化和自動化過程,可用服務業增加值比例、服務業勞動力比例、服務業與農業增加值之比、服務業與農業勞動力之比和服務業現代化指數作為第一次服務業現代化的信號指標。第二次服務業現代化過程是服務業知識化、智能化和綠色化過程,仍用服務業增加值比例等5個指標作為第二次服務業現代化的信號指標,但值域區間不同。第一次服務業現代化發展階段的值域區間是0~4,第二次服務業現代化發展階段的值域區間是5~7。
應用《中國現代化報告2016:服務業現代化研究》中構建的評價模型對典型國家進行評價。本研究的樣本為G20國家中除了歐盟之外的19個成員國。G20是由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二十國集團(簡稱G20),成立于1999年,由19個成員國和歐盟共同組成的國際經濟合作論壇,19個成員國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意大利、日本、墨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韓國、土耳其、英國和美國。成員國人口占全球人口的2/3,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90%,貿易占80%,在全球經濟、科技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此19個樣本國家的選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采集的數據范圍是1990-2013年的時間序列數據。
本研究的統計數據主要來自以下四個部分:(1)世界銀行(World Bank)[11];(2)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12];(3) 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13];(4)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中國環境統計年鑒、中國能源統計年鑒等。
2013年,G20國家中服務業發達的國家有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日本和韓國8個國家;服務業中等發達國家有意大利、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4個國家;服務業初等發達國家有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南非和中國5個國家;服務業欠發達國家有印度和印度尼西亞2個國家。值得關注的是G20國家中韓國已經進入服務業發達國家的行列,而意大利降級為服務業中等發達國家(表4)。
2013年,進入第二次服務業現代化國家有美國等8個國家,處于第一次服務業現代化的國家有俄羅斯等11個國家。中國屬于服務業初等發達國家,處于第一次服務業現代化的發展階段(表6)。
2013年G20國家服務業現代化的發展水平評價結果如下(表4):

表4 2013年G20國家服務業現代化指數和排名
如表4所示,2013年綜合排名前3位的國家是美國、法國和德國。其中,服務內容方面,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和英國優勢明顯;服務質量方面,法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得分居高;服務管理方面,美國、韓國和日本列前3位。綜合排名后3位的國家是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除了中國在服務管理指數上略有優勢外,這三國的各項指標數據均較低。
1990-2013年G20國家服務業現代化的發展水平評價結果如下(表5):

表5 1990-2013年G20國家服務業現代化指數和排名
自1990年以來,中國服務業現代化發展速度快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亞。
20多年來,G20國家各國服務業現代化發展階段和國家分組的評價結果如下(表6):

表6 1990~2013年G20國家服務業現代化的發展階段和國家分組
從以上評價結果可以看出:G20國家各國服務業發展的不平衡非常顯著。
一方面,服務業現代化進程(發展階段)的不平衡性。2013年,居G20國家服務業前沿的美國、德國、英國和加拿大4個國家已經進入第二次服務業現代化的發展期,同時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3個國家仍然處于第一次服務業現代化的發展階段。如果保持2000-2013年的平均年增長率,中國預期進入第二次服務業現代化的時間是在2030年左右。另一方面,服務業現代化水平的不平衡性,以2013年為例,國家服務業現代化水平的相對差距為4.2倍。有6個國家服務業現代化指數超過100分,它們依次是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印度、印度尼西亞2個國家服務業現代化指數低于30分。
不同國家服務業現代化的地位有升有降。典型國家有:韓國等從服務業中等發達國家升級為發達國家,阿根廷從服務業中等發達國家降級為初等發達國家等。
與2000年相比,2013年G20國家絕大多數國家的服務業現代化指數都是正增長。服務業現代化指數年均增長率的G20國家平均值為3.1%。在沒有完成服務業現代化的國家中,2013年與2000年相比,俄羅斯、土耳其等2個國家服務業現代化指數的G20國家排名上升,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南非等4個國家G20國家排名下降,韓國、日本、意大利、沙特阿拉伯、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7個國家排名沒有變化。
過去30年里,G20國家的服務業現代化建設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不同國家的服務業現代化水平差距也很明顯,G20國家服務業現代化進程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中國服務業現代化水平有較大提高,中國服務業現代化的絕對水平在持續提高,相對水平也在提高,但我們與G20國家先進水平的差距也是客觀存在的。2013年中國排在G20國家第17位,屬于服務業初等發達國家,經驗量化估計其水平大致相當于服務業現代化國家30%左右的水平。目前,中國服務業現代化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仍然十分明顯。
[1]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EB/OL].[2016-06-20].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ata/reports.aspx?source=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
[2]ISO/IEC.ISO/IEC Guide 76.Development of Service Standards-Recommendations for addressing Consumer Issue[EB/OL].[2016-07-14].http://www.iso.org/obp/ui/#iso:std:iso-iec:guide:76:ed-1:v2:en.
[3]江小娟,薛瀾.服務經濟譯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11:2.
[4]何傳啟.中國現代化報告2016:服務業現代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210.
[5]Moxham C,Wiseman F.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delivery and measurement of service quality in the fitness industry:A case study[J].Total Qual Manag Bus 2009,20(5):467-482.
[6]Ihtiyar A,Ahmad FS.Measurement of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in the food retail industry of Turkey[J].Ener Educ Sci Tech-B,2012(4):2601-2610.
[7]Tsai CT,Chang PL,Chou TC,Cheng YP.An integration framework of innovation assessment for the 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 industry[J].Int J Technol Manage 2005:30,85-104.
[8]李江帆.第三產業的產業性質、評估依據和衡量指標[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3):1-9,13.Li Jiangfan.The Tertiary Industry:Its Industrial Nature,Evaluation Basis and Index Measure[J].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1994(3):1-9,13.
[9]中國人民大學競爭力與評價研究中心.中國31省市服務業競爭力評價報告[N].中國信息報,2003-08-02.
[10]馮華,孫蔚然.服務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與中國各省區發展水平研究[J].東岳論叢,2010,31(12):5-9.
[11]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EB/OL].[2015-09-25].http://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all.
[12]OECD.Industry and services/Structural Analysis(STAN) Database/STAN Archives/STAN Bilateral Trade Database by Industry and End-use ed.2012 ISIC3[EB/OL].[2015-09-30].Http://stats.oecd.org/.
[13]Inernational Labor Office.Yearbook of Labor Statistics,1945-2015[EB/OL].[2015-10-12].http://www.ilo.org/.
Evaluating the Service Industries'Level of Modernization in the G20 Countries
YEQing
This paper evaluatesand analyzes the level and stageof service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of G20 countriessince 1990 from three aspects:service structure,service quality and service administration.According to the results,in 2013,the United States,France and Germany scored high on comprehensive service.For structural scores,the United States,Germany and the United Kingdom performed better.In terms of quality,France,the United Kingdom and Australia were the top three.The United States,South Korea and Japan were on the top in terms of administration.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stepped into the developmental period of service industries’second modernization,while the emerging economies,including China,are still in the period of the first modernization.China has not completed the first modernization,and is on the elementary level.Empirical quantification estimate indicates that its level is roughly equivalent to 30 percent of modernized countriesin serviceindustry.
service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second modernization theory;level evaluation;stage evaluation;G20 countries
翟 祎
F719
A
1003-1502(2017)05-0049-06
葉 青(1974-),女,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博士。郵編: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