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鶴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研究生院,山東 濟南 250103)
贏取國際話語權工作的基本規(guī)律
張傳鶴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研究生院,山東 濟南 250103)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些重要會議上,多次強調贏取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當前我們在贏取國際話語權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要贏取國際話語權,就需要掌握這項工作的基本規(guī)律,其中,堅定“四個自信”是贏取國際話語權的精神前提、夯實理論基礎是贏取國際話語權的學理條件、提高話語藝術是贏取國際話語權的話語策略條件、創(chuàng)建和用好中外交流平臺是贏取國際話語權的平臺條件。
國際話語權;自信;話語藝術;規(guī)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贏取國際話語權問題。 2015年12月11日,習近平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形象地講,長期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就是要不斷解決‘挨打’、‘挨餓’、‘挨罵’這三大問題。經過幾代人不懈奮斗,前兩個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挨罵’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爭取國際話語權是我們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大問題。”*習近平:《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求是》2016年第9期。有效解決“挨罵”的問題,走出“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必須進一步探討贏取國際話語權工作的基本規(guī)律。
自信是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很重要的軟實力。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不少國人在西方國家面前逐步失掉了自信,不知不覺被“精神殖民”。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曾經批評有的人“言必稱希臘”,改革開放以來,“言必稱希臘”的人少了,“言必稱歐美”,特別是“言必稱美國”的人多了起來。這些“西化派”在思想的深處,膜拜歐美,特別是美國的發(fā)展道路、思想、制度和文化,他們事事以西方的標準為標準,把西方想象得很完美,是人間天堂,是世界的楷模,而把自己的祖國看得一無是處,看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優(yōu)勢和長處,在國人中散布自卑和悲觀情緒,如果聽任這種情緒蔓延,我們就會在國際意識形態(tài)斗爭中不戰(zhàn)而敗。如果我們在意識形態(tài)斗爭中敗下陣來,就會懷疑進而放棄已被實踐證明正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甘當西方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低劣的照搬者和模仿者,把國家引向錯誤的發(fā)展方向。
要贏取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是重要的精神前提。如果在這些方面缺乏自信,就會自慚形穢,自我否定,就會喪失贏取話語權的底氣和勇氣,失去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贏取話語權將無從談起。正因為有的國人太缺乏自信,而自信又如此之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突出強調堅定“四個自信”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三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若干重大場合反復強調堅定自信的重要性。例如,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和在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都反復強調,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明確提出堅定“四個自信”,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
我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客觀來看,現階段在我國社會還存在若干不完善的方面,在這種情況下,堅定“四個自信”是不是缺乏充分的依據?是不是強詞奪理?是不是強加于人?答案是否定的。堅持“四個自信”,依據充分,主要來自于七個方面的認識。
其一,馬克思主義闡述的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給我們深刻的道路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合價值性與合規(guī)律性的統(tǒng)一,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沒有什么輸理的地方,要理直氣壯。其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性、真理性、先進性品質給了我們理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中國共產黨在繼承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刻總結我們自身經驗教訓和其他國家謀求發(fā)展的成敗得失的基礎上,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逐步發(fā)展起來的,集中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吸收了人類文明的積極成果,是人類進步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世界各國治國理政思想中處于領先地位,值得我們自豪和堅守。其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yōu)勢及其強大的自我完善能力給了我們制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設計,汲取了古今中外制度設計的經驗和智慧,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先進制度。其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獨特魅力給了我們文化自信。綜合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精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讓我們擁有文化自信的骨氣和底氣。其五,改革開放以來各項事業(yè)的大發(fā)展不斷夯實我們自信的現實基礎。從我們自己的縱向比較來看,改革開放以來生產力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文化的繁榮、人民心理素質的成熟、捍衛(wèi)主權能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前所未有地增強了絕大多數國人的自信。其六,國際觀察和比較讓我們在對比中更加自信。 從國際范圍內的橫向比較來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GDP國際排名的快速躍升、對外貿易額和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國防現代化的快速推進、國際影響力的快速提升,人民生活的顯著改善、社會大局的穩(wěn)定,讓我們在與發(fā)生劇變的前蘇東地區(qū)、與走西式道路的一些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與近年來發(fā)生顏色革命、處于動蕩中的國家的比較中,倍感自信。其七,正確看待現實存在的問題,是我們保持自信的又一重要原因。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即使選擇了正確的發(fā)展道路,有了先進理論作指導,有科學的制度作保障,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仍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在一定歷史階段,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只要我們能夠正視問題,以科學的態(tài)度研究問題,就一定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斷開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光明的前景。
在事關國家發(fā)展方向的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方面,堅定自信是重大的政治立場問題,馬虎不得。自信或不自信,說到底是精神狀態(tài)的問題。要干成一項事業(yè),精神狀態(tài)很重要,這一道理,同樣適用于贏取國際話語權的工作。在贏取國際話語權工作中負有責任的社會各界,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增強“四個自信”的重要講話精神,增強我們贏取國際話語權的底氣和自信,有了底氣和自信,剩下的具體層面的工作相對就好做了。
所謂話語權,是指有機會說話,而且在有機會說話的時候,有能力把話說好,讓人發(fā)自肺腑地認同。隨著我國的快速崛起,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國際社會越來越關注中國對一系列國際國內問題的立場和主張,我們也很有必要對一系列國際國內問題積極發(fā)聲,讓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立場、中國主張。當前,我們已有不少國內外場合可以作為很好的發(fā)聲平臺。另外,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也是我們可資利用的發(fā)聲平臺。平臺有了,我們要很好地利用這些平臺,讓中國立場、中國主張被國際社會所認同和接受。國際社會認同和接受中國立場、中國主張,我們就贏得了話語權,國際社會拒絕認同和接受中國立場、中國主張,我們就失掉了話語權。我們要贏得話語權,就必須增強說理能力,做到“有理說得出”,而要增強說理能力,就必須夯實理論基礎,增強中國立場、中國主張的學理支撐。這就需要我們在鄭重發(fā)聲之前,先打好理論基礎。
例如,西方經常拿“民主”說事,把自己標榜為民主國家,把我國污蔑為非民主的國家。我們要在“民主”的問題上反駁西方的謬論及其對我國的攻擊和丑化,贏取民主話語權,就得下很大的功夫來研究人類民主的歷史、當前西方主流民主理論的漏洞、西式民主的缺陷,以及我國豐富的民主實踐形式。
實際上,西方的民主話語是存在很大漏洞的。在民主問題上,他們立論的最基礎性的東西,即關于民主的定義實際上是經不起推敲和究問的。在當今世界,內涵十分豐富、形式十分多樣的“民主”,在當代就被西方主流民主理論狹義化為“選舉”或“選主”。西方國家正是在確立關于民主定義的話語霸權,并把民主作狹義化解釋的基礎上,把不符合其民主定義的中國污蔑為反民主國家的。其實,民主從本源意義上講,是指所有與事情有利害關系的人,都享有對事情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甚至決定權。我們打出以保障“五權”為價值取向的民主定義,就抓住了民主的本質。在民主定義方面夯實理論基礎之后,我們就會看到西方國家實際上并不像他們自己所標榜的那樣民主。在西式民主制下,在選舉之后,廣大選民在很多重要議題上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和決定權是非常有限的。何況在選舉環(huán)節(jié),西式“民主”也經常被金錢政治和候選人之間的陰謀算計所玷污,被民粹情緒所綁架。因此,在民主問題上,西方并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在夯實了民主的定義的基礎上,我們就會清楚地看到,其實我國并不像西方所攻擊的那樣,是反民主的,而是扎扎實實地以豐富的民主實踐形式推進著民主化進程。要贏得民主話語權,我們就應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場合、平臺,把我們自己對民主的定義、對西式民主的看法、把我國豐富的民主實踐形式介紹給國際社會。
再如,近年來西方敵對勢力開始在法治問題上攻擊中國和中國共產黨,拋出“在中國是黨大還是法大”的偽命題,提出這一偽命題的敵對勢力的潛臺詞就是:在中國,只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實行西方的多黨制,就無法真正實現法治,中國只有實行西方的多黨制,才能真正走向法治化的道路。實際上,實行多黨制與否,與能否實現法治沒有必然聯系。實踐證明,實行西式多黨制的國家,如果領導集團和普通民眾法治意識淡薄,依然會存在嚴重的人治現象。在共產黨執(zhí)政的國家,如果領導集團和普通民眾法治意識淡薄,也會存在嚴重的人治現象,如斯大林時期的前蘇聯和我國“文革”時期,就是這種狀況,這是毋庸諱言的。反之,當一個國家的領導集團和普通民眾法治意識樹立起來了,無論是實行競爭性多黨制的國家,還是共產黨擁有法定執(zhí)政地位的國家,都可以實現法治。當前我國的法治與西方的法治主要區(qū)別在立法環(huán)節(jié)上。在西方多黨制下,在立法環(huán)節(jié),各政黨政治爭斗十分激烈,每一個參與立法的政黨都試圖讓法律最大限度地反映自己所代表的階級、階層的意志。在我國,中國共產黨領導立法,在立法環(huán)節(jié)不存在嚴重的“黨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的立法要體現最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特別是工農群眾的根本利益。一旦法律法規(guī)制定出來,中國共產黨帶頭守法,嚴格在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范內活動。當然,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地方和部門的黨員領導干部法治意識淡薄,違反憲法和法律,但違反憲法和法律的個案不僅僅在中國存在,在號稱實現了法治的西方國家也是存在的。不能把個別黨員領導干部的違法言行等同于黨的意志,相反,中國共產黨一旦發(fā)現哪位領導干部做出觸犯法律的行為,無論涉及到誰,都會支持有關機關對其進行依法懲處。
堅定的自信和堅實的理論基礎對于贏取話語權十分關鍵,同時,話語藝術對于贏得話語權也很重要。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重要話語權的爭奪戰(zhàn)中,話語不在多,而在話語說到點子上,話語精到而管用。話語藝術應集中體現在堅持以理服人、以事實服人、以數據服人。
(一)堅持以理服人。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在西方試圖謀取話語霸權的問題上,我們要通過講道理,讓國際社會理解和接受我們的正確主張。例如,當今世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謀求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話語權,并通過其奪取的話語權,為其赤裸裸的軍事干涉行為和暗地里策動顏色革命的行為尋求正當性依據。我們既要鄭重申明我國反對對別國進行軍事干涉和策動顏色革命的嚴正立場,又要系統(tǒng)說明我們?yōu)槭裁捶磳娛赂缮婧驮趧e國策動顏色革命,既要從政治哲學的高度來說明,又要用軍事干涉和策動顏色革命的消極后果來說明。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以捍衛(wèi)所謂“神圣”的自由、民主、人權的名義,在中東、北非地區(qū)所進行的軍事干涉和策動的顏色革命,造成大量的作戰(zhàn)人員和平民傷亡,催生了大量的難民,給中東、北非國家的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中東、北非等地的軍事干涉行動和策動顏色革命的行為,并不具有正當性。要向國際社會講清楚其中的道理。
(二)堅持以事實服人。事實勝于雄辯。在西方試圖謀取話語霸權的問題上,我們要通過擺事實,讓國際社會理解和接受我們的正確主張。例如,在南海和釣魚島問題上,美日等國試圖把我國描繪成霸權主義者、強權主義者,是“國際航行自由”的破壞者,把我國對釣魚島和南海諸島擁有的主權看成是無理要求。在釣魚島問題上 ,我們把開羅會議通過的《開羅宣言》和波茨坦會議通過的《波茨坦公告》有關日本戰(zhàn)后領土的規(guī)定擺出來,再輔之以我國在歷史上對釣魚島長期擁有主權的歷史資料,對證明我國對釣魚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主張的正當性就很有說服力。對于我國對南海諸島主權主張的正當性,2015年6月27日,在第四屆世界和平論壇上,我國外交部長王毅用歷史事實回擊了美日等國的敵意和挑釁。他指出,日本軍隊是在二戰(zhàn)期間侵占南沙群島的,二戰(zhàn)結束后,中國政府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條約和宣言依法、公開地收復了南沙群島。他還指出,中國和美國當時是盟友,中國軍隊當時是坐著美國的軍艦收復南沙群島的*1946年7月21日,中國依據《戰(zhàn)時租借法案》從美國租借9艘軍艦。新艦剛到,國民政府就下令組建“進駐西南沙群島艦隊”,限令務必在1946年12月底前完成西沙南沙群島的接收任務。。在無可爭辯的歷史事實面前,美國自知理虧,只能表態(tài)在釣魚島和南海諸島主權問題上,不選邊站,最后只能拿所謂的“維護航行自由”為自己在南海的軍事存在和挑釁行為找借口。如果我們再以無可爭辯的事實說明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在南海的航行自由得到了充分保障,美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和挑釁行為就更加失去正當性了。這樣通過拿事實說話,在釣魚島和南海諸島主權問題上,就非常有利于我們在國際社會贏得話語權了。
(三)堅持以數字服人。近代以來,隨著統(tǒng)計學、實證研究方法在西方的興起,西方人逐步形成了定量思維方式。而在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更多偏好定性思維,輕視定量思維。對于國人缺乏定量思維意識的現象,20世紀早期留學美國的我國已故著名社會學家李景漢早就指出過。他曾講述自己初到美國聽課時在教室里面坐得很靠前,美國教授見到班上來了他這位中國學生,感覺很新鮮,也很想通過他了解我國在一些領域的具體數據,所以在課堂上經常提問李景漢,但因國內缺乏這方面的數據,李景漢自然無法準確回答美國教授的提問,為此頗感尷尬。后來,為躲避老師的提問,他便“聰明”地坐到教室的后排的座位上了。他說由于中國人數字觀念很差,所以他在開展社會調查時,時常為被調查對象無法準確回答數字類問題而犯難。例如,針對調查者提出“你家有幾個孩子”的提問,不少被調查對象會回答“有幾個孩子”,這實際上等于沒有正面準確地回答調查者提出的問題,讓調查者哭笑不得。
我們要了解中西方在思維方式上的這種差別,努力在贏取話語權的工作中補上我們在定量思維方面的短板。在有的問題上,講道理不需要數據,更需要哲理或者以情感人,但在有些問題上,講道理用數據來說話效果則會更佳。在凡是數據更能說明道理的問題上,我們必須善用數據來說明道理。
關起門來自說自話是無法贏取國際話語權的。要贏取國際話語權,就必須善于創(chuàng)建和用好中外交流平臺,做到有理說得出,說了傳得出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用好重要中外交流平臺,贏取國際話語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在一系列重要國際場合,富有親和力而又自信地向國外聽眾闡明了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進步價值觀和關于國際國內事務的正確主張。以王毅、傅瑩、陸康、華春瑩等為代表的新一代優(yōu)秀外交官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亞洲安全峰會、外交部新聞發(fā)布會等重要場合,也都睿智地申明了我國對國際國內事務的正確主張。今后,要進一步用好既有的中外交流平臺,在國際社會大聲地傳播中國主張。
在用好現有中外交流平臺的基礎上,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建更多的中外交流平臺。贏取國際話語權不僅僅是國家領導人和外交官的責任,要鼓勵多元主體參與到贏取國際話語權的工作中,要搭建更多的民間外交平臺,特別是讓中外學者、大中學生有更多的交往交流機會,讓我國學者和大中學生利用民間交流渠道,傳播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聲音,也讓到過我國的外國學者、大中學生向他們的母國和國際社會介紹他們對中國的積極印象,成為我們的義務宣傳員。可探索建立一個專門的外宣網站,命名為“中國歡迎您”,作為外國觀察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這個外宣網站可同步用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俄語、日語等世界重要語種對外宣傳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主張、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重要學者的學術觀點、中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中國的大好河山、中國優(yōu)秀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上中國對人類的貢獻、近代以來中國所經受的苦難、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國的理想和抱負、中國的國際觀及對國際熱點問題的看法等。我們可創(chuàng)辦世界級的國際圖書展、國際電影節(jié)、國際書畫展,通過舉辦這類活動,既便于把國內的優(yōu)秀思想文化藝術作品推向國際社會,讓國際社會了解國人的思想和審美,又便于促進外國思想文化界人士到我國走一走,看一看,打破某些國外思想文化界人士對我國的偏見。到我國來的國外思想文化界名人一旦親眼目睹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成就,就可能成為不可多得的義務宣傳員。我們也可與國外高校建立電子期刊交流平臺,讓國外學者便捷地獲取我國學者學術論文的電子版,擴大我國學者學術觀點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本文系山東省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項目“當前意識形態(tài)領域新情況新動向及做好工作的對策建議”(項目編號:SDLSKT2016002)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重大專項科研項目“黨對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張傳鶴,女,法學博士,中共山東省委黨校研究生院院長、教授。
D616
A
1002-3909(2017)05-0135-05
[責任編輯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