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重在根除官場“圈子文化”

2017-03-11 12:10:46杜泓銳
廉政文化研究 2017年4期
關鍵詞:監督生態文化

杜泓銳

(武漢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重在根除官場“圈子文化”

杜泓銳

(武漢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黨內政治生態是黨內政治文化的直觀反映。現階段黨內仍存在以血緣關系、業緣關系、地緣關系和學緣關系為紐帶的官場“圈子文化”,它是造成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黨內政治文化不健康、黨內政治生態被污染的重要原因。而黨內政治生態惡化又為官場“圈子文化”提供了滋生和發展的土壤,二者密切聯系、互為因果。官場“圈子文化”的形成,是對封建官場文化的心理認同、以利己主義為核心的利益驅動、權力制約存在失衡的內部監督和管黨治黨不嚴共同作用的結果。要徹底根除官場“圈子文化”:一是要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構建為民務實清廉的黨內政治文化;二是要完善制度體系建設,廢除“潛規則”,弘揚“明規則”;三是要抓好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遠離“被圍獵”;四是要加強黨內民主建設,培厚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

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生態;官場“圈子文化”

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良好的政治生態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黨中央秉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原則,“老虎”“蒼蠅”一起打,查處了大批違法違紀案件,表明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凈化黨內政治生態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通過被查處的大量腐敗案件可以發現,黨內存在著許多形形色色的小圈子、小山頭,官場“圈子文化”根深蒂固。有學者指出:“在近年來的中國政治生態中,團伙式、系統性的腐敗較為多見。很多貪腐官員往往以人情往來為由與特定關系人同謀共犯,主動或被動結成利益同盟,形成了官官相護、官商勾結、利益共沾、共同玩樂、攻守進退的‘圈子化’政治生態。”[1]官場“圈子文化”儼然已經對黨內政治生態建設造成了嚴重威脅。新形勢下,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新要求新布局,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就必須徹底根除官場“圈子文化”。

一、黨內政治生態與官場“圈子文化”的邏輯關系

黨內政治生態是黨內政治文化的直觀反映。一般而言,黨內政治文化有先進與落后、健康與腐朽之分。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政治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以革命文化為源頭、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黨性的文化”[2]。中國共產黨九十多年的歷史證明,黨內先進政治文化一直是黨內政治文化的主流并發揮著主導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國內外復雜政治環境的影響,加之一段時期以來管黨治黨寬松軟,一些落后腐朽的政治文化趁虛而入,黨內政治文化也會在某一局部出現一些消極、錯誤甚至腐敗現象。習近平指出:“要注重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倡導和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等價值觀,旗幟鮮明抵制和反對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則’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斷培厚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3]毋庸置疑,當下中國官場“圈子文化”屬于落后腐朽的政治文化形態,是封建思想殘余的“朋黨文化”在當前政治環境中的改頭換面,與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格格不入。習近平指出:“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政治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靈魂,對政治生態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3]這一重要論斷既深刻闡明了建設黨內先進政治文化對于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重大意義,又特別強調了不讓落后腐朽的政治文化在黨內有立錐之地的堅定決心。

官場“圈子文化”是造成黨內政治生態惡化的重要原因。有學者將當前我國政治生態所面臨的危機概括為四種類型:黨內軍內高層生態被污染、地域性政治生態危機、行業性政治生態危機和社會環境性政治生態危機。[4]對這些政治生態危機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政治文化是影響政治的深層次要素,它作為一種文化傳統和范式,早已滲透于政治生態中,并不斷影響著政治生態的面貌和狀況。官場“圈子文化”作為一種傳統社會遺留下來的腐朽政治文化,其所蘊含的“官本位文化價值觀和依附性人格,在當今也易生成一些消極落后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態”[5]。如果放任官場“圈子文化”不管,它會直接影響黨內政治生活,并進一步惡化黨內政治生態。

反過來,黨內政治生態的惡化也容易為官場“圈子文化”提供滋生和發展的土壤。習近平指出:“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政治生態不好,就會人心渙散、弊病叢生。當前,有的地方和部門正氣不彰、邪氣不祛;‘明規矩’名存實亡,‘潛規則’大行其道;求真務實、埋頭苦干的受到排擠,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如魚得水。這種風氣不糾正、不扭轉,對干部隊伍殺傷力很大。”[6]可見,政治生態一旦惡化,對政治文化建設也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二、當前官場“圈子文化”的形態、危害及形成機制

(一)官場“圈子文化”的表現形態

形形色色的“圈子”是官場“圈子文化”的表現形態。所謂官場“圈子”,從本質上來看,是以權力為核心、以利益交換為基礎的,通過拉幫結派的形式構建起來的人身依附關系。由于利益性質不同,有的“圈子”屬于官商勾結,有的屬于官官相護,有的則更加復雜,例如以周永康為核心構建起來的“石油系”、“政法系”、“四川系”等龐大的“政商圈”,其中的人身依附關系如千絲萬縷般層層維系、密切交織。從近年來中央巡視反饋公布和被查處的大量腐敗案例來看,當下官場“圈子”主要表現為四種形式:

第一,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家族圈”。近年來查獲的腐敗窩案中,有不少帶有“家族”“血緣”的標簽。例如,山西長治醫學院原院長王庸晉和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原院長魏武這對夫妻雙雙進入廳官序列,無疑是鳳毛麟角,而且還是上下級關系,長治醫學院儼然成為了二人的官場“夫妻店”。不僅如此,魏武、王庸晉為長治市委原書記魏庶民的女兒、女婿,魏庶民有五個女兒,除長女為啞巴外,其他三個女兒女婿也都身居高位,三個女婿都是廳局級干部。[7]像魏氏家族這樣的“家族圈”無疑在當地形成了一種“家天下”的官場格局,導致了嚴重的政治生態問題。

第二,以業緣關系為紐帶的“人際圈”。業緣關系是指人們因職業或行業的活動需要而結成的人際關系,在官場上主要表現為領導與被領導關系、上下級關系和同事關系。因業緣關系形成的官場“圈子”并不少見,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以蔣潔敏為核心的“石油幫”。隨著蔣潔敏這位前中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的落馬,不到一周時間內,冉新泉、王永春、李華林和王道富也相繼落馬,他們都曾在石油系統內部擔任高管職務。[8]這種因業務需要形成的行業圈竟被這些腐敗分子變成了傳遞官位的“人際圈”,無疑對整個行業系統的政治生態造成了極大破壞。

第三,以地緣關系為紐帶的“鄉友圈”。近年來地域性政治生態污染最嚴重的莫過于山西地區,山西地區的“塌方式腐敗”更是舉國震驚。前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令計劃曾經在北京組織“西山會”,實質上就是一個以山西高官組成的龐大利益集團。通過這個以籍貫為基礎的組織,入會的官員、商人肆無忌憚地進行權錢交易、權色交易,造成的影響極其惡劣。[9]

第四,以學緣關系為紐帶的“同學圈”。同窗好友本應該代表一份純潔的友情,但是這種寶貴的學緣關系卻被一些腐敗分子所利用,搭建起借聯絡同學感情之名,行利益輸送之實的“同學圈”。例如在江西萍鄉市腐敗窩案中,萍鄉市政協原主席晏德文與原常務副市長孫家群有“師徒關系”;市委原秘書長張學民與晏德文有同學關系。[10]

(二)官場“圈子文化”的危害

第一,官官相護、人身依附的亂象叢生,導致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官場“圈子文化”的一大特點就是拉關系、抱大腿。孔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官場上的一些“小人”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不惜卑躬屈膝,費盡心機打點關系,只求能夠攀親附貴;而某些“大人物”又是樂于做家長式領導,熱衷于搞“一言堂”,對于這些“小人”的阿諛奉承更是來者不拒,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事實上的人身依附關系。2014年1月,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指出:“有的干部信奉拉幫結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關系、找門路,分析某某是誰的人,某某是誰提拔的,該同誰搞搞關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誰的大腿。……弄得黨內政治生活很不正常。”[11]18這種行為直接破壞了黨內上下關系、人際關系和工作氛圍,把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變成混亂不堪的幫派生活。

第二,助長官場“潛規則”的盛行,造成黨內政治文化不健康。官場“圈子文化”的另一大特征是排他性和封閉性。官場“圈子文化”與我們在政治生活中所倡導的“集體主義文化”截然不同,集體主義文化更加強調團結互助、和諧共進,而官場“圈子文化”最終則會導致封閉和爭斗。2015年1月,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指出:“有的人只要是他工作過的地方,都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正正規規’地搞團團伙伙,全要搞成他自己的領地,到處插手人事安排,關照自己小圈子里的人,結果他們就成了一根繩上的螞蚱。”[11]26在這種“圈子”文化觀念的影響下,片面盲目追求圈內人的利益最大化,必然會引發任人唯親的現象泛濫,一些黨員干部不走正道走“捷徑”,無疑需要用到關系學、官場術、厚黑學等官場“潛規則”。在這樣的從政環境下,構建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必然會遭遇重重阻礙。

第三,政治規矩廢弛,公權力異化,使得黨內政治生態被污染。腐敗問題與政治問題往往是相伴而生的。一些黨員干部在黨內搞小圈子、小山頭、小團伙,就是根本沒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眼里。一方面,搞結黨營私、拉幫結派的活動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支撐,而這就促使一些人通過歪門邪道來獲取物質利益,說白了就是搞腐敗。另一方面,既然有了腐敗行為,那肯定就要去尋求圈子里的“大佬”保護自己,設法給自己建立一條安全通道,那必然就會出現為了一己私利而影響組織上對領導班子配備的決定,從而導致政治規矩成為擺設,公權力異化成為為個人和他人謀取私利提供便利的工具。更有甚者,手頭權力越大、位置越重要,就越不把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當回事兒。習近平指出:“有的政治野心膨脹,為了一己私利或者小團體的利益,背著黨組織搞政治陰謀活動,搞破壞分裂黨的政治勾當!”[11]28如此一來,原本團結一致的黨組織被一個個“獨立王國”所割裂,使得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被嚴重污染。

(三)官場“圈子文化”的形成機制

第一,對于封建官場文化的心理認同。中國幾千年來的官場文化延綿至今,雖然已經消滅了絕大多數封建殘余思想,但是仍存在諸如“朋黨文化”之類的少數落后腐朽文化。黨員干部在政治學習和政治參與的過程中,在政治心理層面,會促使認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為等因素產生聯系并相互作用。而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又憑借著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響力使得黨員干部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一定的內心感悟、心理認同和行為實踐,然而它所施加的這種影響并不具備篩選功能,導致少數黨員干部對于官場“圈子文化”產生了一種非理性認同,認為這是一種古已有之、“存在即合理”的文化現象。其次,中國傳統社會又是一種以宗法群體為本位的差序格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好比石子投入湖中產生的漣漪一般,漣漪的遠近代表著社會關系的親疏。雖然這種傳統的差序格局已經逐漸被現代的團體格局所取代,但是其“數千年形成的人們的文化心理依然影響著我國社會中的每一個人”[12]。在對這種傳統官場文化的心理認同作用下,官場“圈子文化”也就具備了一定的社會心理基礎。

第二,以利己主義為核心的利益驅動。所謂”利益驅動”,是指利用人趨利避害的生理特性,使用個人利益引導或驅使他去從事不愿或者不能主動從事的工作。在組織管理中,給每個組織成員不同的個人利益予以滿足作為其努力工作的動力,這樣以利益取向為主導的組織管理體制就是利益驅動。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在中國的官場生態中,這種利益驅動機制的確存在,也很正常。然而,當黨員干部的一己私欲過分膨脹,對于名利過分看重時,這種利益驅動機制的核心就很容易變成極端的利己主義和個人主義。1942年2月1日,毛澤東在《整頓黨的作風》中提出,黨內的一部分同志“只看見局部利益,不看見全體利益,他們總是不適當地特別強調自己所管的局部工作,總希望使全體利益去服從他們的局部利益”,“他們在個人和黨的關系上,往往是不正確的”[13]821。這種個人主義依然殘留于如今黨內存在的“小圈子”中,具體表現為:一些黨員干部為了自己的仕途,琢磨拉關系、找門路、求靠山;一些高級干部則是為了加強對自己權力的掌控,刻意拉攏一些人。正是在這種以利己主義為核心的利益驅動的影響下,官場“圈子文化”具備了產生和發展的內在動因。

第三,權力制約存在失衡的內部監督。我國的政治監督體系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按照權力制約和監督的內外之別可以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內部監督在整個國家監督體系中居于主導和支配地位。從一段時期的歷史和現實情況來看,我國的政治監督體系是比較系統和完善的,但也存在著部分內部監督機制缺失的情況。有學者認為,我國的黨內監督體制還不完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黨內監督體制不合理,黨的代表大會制度還存在著漏洞,黨的最高權力機關的監督作用在實際工作中受到限制,這就使得民主集中制在實施過程中有時得不到充分落實。二是黨內監督制度不健全,目前黨內比較重視自上而下的監督,平行制約的監督和自下而上的監督明顯不足。自上而下的下行監督實行有力,而自下而上的上行監督就比較薄弱,同級之間的相互監督也沒有能夠有效落實。三是黨內監督機制不完善,一方面監督主體本身缺乏獨立性,監督主體擁有的權力不足以制約被監督者,與此同時,被監督者卻有足夠的權力作后盾決定監督者的任免、升遷和調動。另一方面,領導干部的權力過大使得監督功能發揮不到位,普通黨員的意見往往得不到采納,治標不治本,容易導致“帶病提拔”的現象發生。

第四,管黨治黨不嚴造成的松散從政環境。蓬生麻中,不扶則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同時也是深層次的。河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在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中懺悔不已,聲淚俱下道:“從小就痛恨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貪官,我感覺這是一個莫大的悲哀。”仔細去挖掘這些腐敗官員的仕途經歷,可以發現,他們的墮落絕不僅僅是個人思想滑坡和信仰迷失的結果,也存在著管黨治黨寬松軟的問題。一段時期以來,黨組織放松了對黨員干部的思想約束、道德約束和行為約束,使得黨內政治生活呈現庸俗化、平淡化、隨意化的現象。而一些思想覺悟不高的官員更是抱著僥幸心理,無視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出一些違法亂紀的行為,其中極具代表性的正是排斥異己、搞“山頭主義”和“圈子文化”等惡劣行徑。應當說,從政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官員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表現,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良的從政環境必然孕育的是落后腐朽的政治文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充分認識到加強從嚴治黨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決心打擊腐敗,對于落馬官員的懲處更是突出一個“嚴”字,黨內政治生態大有好轉。但是,從嚴治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要徹底根除官場“圈子文化”,仍然必須不斷加強從嚴治黨。

三、根除官場“圈子文化”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路徑

要徹底根除官場“圈子文化”,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的原則,從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體系建設、黨員領導干部和黨內民主建設四個方面著手,協同發力,營造良好的黨內政治生態。

(一)抓好思想政治教育這個根本,加強共產黨人價值觀建設,構建為民務實清廉的黨內政治文化

毛澤東在為黨的七大作政治報告時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13]1094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是黨在革命和建設中的歷史經驗總結,也是我們解決現實問題時的重要法寶。一些黨員干部為什么對于“圈子文化”如此信奉?從根本上來講就是思想出了問題。要在現實中根除官場“圈子文化”,必須在思想上對它進行抵制,這是前提條件和治本之策。

首先,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缺失,就會得“軟骨病”,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很顯然,官場“圈子文化”的盛行就是一些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出現了動搖。因此,必須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幫助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斷提高自身政治覺悟,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堅持權為民所用。其次,要切實推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抵制“圈子文化”。習近平指出:“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是推進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重要舉措。”[11]29要讓黨員干部時刻牢記“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的警示,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最后,要增強黨員干部對于黨內先進政治文化的自覺自信。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引導黨員干部“對黨內先進政治文化的黨性產生本能認同、理性認同、情感認同和行為認同,自覺踐行黨內先進文化的政治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要求”[14],以先進的黨內政治文化蕩滌落后腐朽的“圈子文化”,構建為民務實清廉的黨內政治文化。

(二)抓好制度體系建設這個保障,不斷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廢除“潛規則”,弘揚“明規則”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官場“圈子文化”的盛行固然有封建文化殘留的思想根基,但是制度體系的不完善無疑也給它提供了可乘之機。習近平指出:“破除‘潛規則’,根本之策是強化‘明規則’,以正壓邪,讓‘潛規則’在黨內以及社會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場。”[15]45因此,必須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進行反腐敗,加強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建設,扎緊制度的籠子,讓法律制度剛性運行,將官場“圈子文化”徹底隔離于籠外。

首先,要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一方面,要改進黨委(黨組)討論干部任免事項的表決形式,應當嚴格規定研究干部任免事項只能采用無記名投票的辦法,而不是采用“口頭表決”和“舉手表決”這種不利于充分實現領導集體民主的方式。另一方面,要嚴格規定特殊制度的程序規范性,比如破格提拔和越級提拔干部、降職和重新選拔等都必須遵循嚴格的組織程序。其次,要完善各級黨委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目前我國少數領域仍存在著黨政不分的現象,隨著黨組織規模不斷擴大,黨員數量越來越多,黨員的管理、黨的權力使用都面臨著更多復雜的問題,尤其要注重限制“一把手”的權力,避免造成獨斷專行和“一言堂”。再次,要完善領導干部親屬及身邊工作人員管理制度。現行的黨內法規對于領導干部親屬、身邊工作人員違法違紀缺少“處置性條款”,必須盡快填補上這部分空白。[16]習近平指出:“對已有相關制度進行梳理,經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群眾認可的,要予以重申,繼續堅持、抓好落實,嚴肅紀律,形成剛性約束;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該修改完善的就修改完善,該廢止的就廢止,該制定新的就制定新的。”[15]125

一些黨員干部如此熱衷“圈子文化”這樣的官場“潛規則”,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但是“明規則”不夠明也的確是事實,需要承擔一部分責任。因此,必須加快完善和弘揚黨內法規制度這個“明規則”,廢除和摒棄官場“圈子文化”等“潛規則”。

(三)抓好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觀教育,遠離“被圍獵”

從嚴治黨,關鍵是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官場“圈子文化”之所以能夠產生,關鍵還是在于“圈子”中心的領導干部不講政治,帶頭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凡事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根除官場“圈子文化”,必須要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觀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堅決抵制統領山頭、以權謀私的不良行徑。

“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從自身做起,率先垂范,要培育和彰顯自己強大的人格力量,堅守正道、弘揚正氣,堅持以信念、人格、實干立身,以身作則,弘揚黨的優良作風;要帶頭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遵守黨章的模范,堅持原則、恪守規矩,嚴格按黨紀國法辦事;要做好班子的帶頭人、“領頭羊”,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要做好“班長”,決不做“家長”,注意聽取班子成員的意見,帶頭增進和維護班子的和諧團結。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黨員領導干部如果自身政治定力不足,對身邊的不良誘惑難以抗拒,勢必會導致權力“被圍獵”,久之就會形成以自己為核心的“利益圈”。習近平指出:“干部廉潔自律的關鍵在于守住底線。只要能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就能守住黨和人民交給自己的政治責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線,守住正確的人生價值觀。”[15]139因此,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把堅守廉潔自律作為自己的政治必修課來對待,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拿好自我批評的武器,時常“紅紅臉、出出汗”,不斷給自己敲響警鐘,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不動搖,決不把權力變成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四)抓好黨內民主建設這個基礎,以黨內民主為主線開展黨內監督,不斷厚植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的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明確規定:“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是黨內政治生活積極健康的重要基礎”[17]。可以說,黨內民主是黨的建設與工作的生命線,任何破壞黨內民主的行為都是有意分裂黨、給黨組織抹黑。而官場“圈子文化”在實際運作的過程中,恰恰會造成黨內關系的不正常,與黨內民主的理念完全相悖。因此,根除官場“圈子文化”必須發揮好黨內民主建設的基礎性作用。

加強黨內監督是黨內民主的重要環節和根本保證。習近平強調:“對我們黨來說,外部監督是必要的,但從根本上講,還在于強化自身監督。”[18]從官場“圈子文化”的發生機制來看,一定程度上的黨內監督的缺失為官場“圈子文化”的產生提供了便利。黨內監督是黨內民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如果黨內監督不到位,那么黨內民主必然會受到影響;而黨內民主又是黨內監督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條件,黨內民主的狀況影響和制約著黨內監督工作的水平。

首先,要加快完善黨內監督制度。現行黨內監督條例仍存在著監督主體分散、監督責任不明晰、監督制度實操性不強等問題,必須圍繞責任設計制度,圍繞制度構建體系,力圖做到權責明確、主體明確、行之有效,并加強與黨內其他法規的銜接,確立合理的制度框架。其次,要貫徹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強化下行監督,完善上行監督,增強同級監督,把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有機結合起來,確保黨內監督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最后,要充分發揮好紀委的監督作用,既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待違法違紀分子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同時也要監管好自己,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確保隊伍的純潔性。要著重在黨內營造敢于監督、善于監督的良好氛圍,黨內成員相互之間經常提提領子、扯扯袖子,堅持黨內民主平等的同志關系,以黨內民主為主線開展黨內監督,斷絕官場“圈子文化”的養料,從而不斷培厚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

[1]李斌雄,姜向紅.當代中國構建廉潔政治生態的價值、問題和對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凈化政治生態的重要論述[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11.

[2]曲青山.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J].百年潮,2017(4):1-2.

[3]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節選)[J].前進,2017(1):4-9.

[4]李斌雄,張銀霞.中國共產黨嚴明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的利益基礎和生態分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6(1):27-37,158.

[5]韓慶祥.政治文化、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態的內在邏輯[J].理論視野,2017(5):14-15.

[6]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03.

[7]長治醫學院受賄“夫妻店”:人雖被抓關系網還在[EB/OL].(2017-06-07)[2017-06-18].http://www.news.cnr.cn/native/gd/20170607/t20170607-523789273.shtml.

[8]蔣潔敏落馬“石油系”一周內 5 人被查[EB/OL].(2013-09-02)[2017-02-18].http://www.ahwang.cn/china/20130902/1310 372.shtml.

[9]令計劃:組織政商同盟“山西會”落馬后中辦清理其惡劣影響[EB/OL].(2016-05-13)[2017-02-18].http://www.finance.ifeng.com/a/20160513/14382844_0.shtml.

[10]李松.“圈子文化”:反腐高頻詞[J].浙江人大,2016(10):68-70.

[11]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6.

[12]王林.“朋黨現象”與“圈子文化”形成機制探析[J].領導科學,2017(6):50-52.

[13]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4]李斌雄.用先進文化的自覺自信引領黨內政治文化建設[J].人民論壇,2017(8):38-40.

[15]中共中央紀律監察委員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方正出版社,2015.

[16]王振民,施新州.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研究[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6:102-104.

[17]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N].人民日報,2016-11-03(005).

[18]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03(002).

Eradicating the Circle Culture from the Officialdom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Inner-Party Ecosystem

DU Hongrui(School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Hubei,China)

Inner-Party political ecosystem directly reflects inner-Party political culture.Circles related to relatives,occupation,region and scholarship can still be found in the Party,which lead to abnormal inner-Party political life and contaminated inner-Party political ecosystem.The worsening political ecosystem further provides breeding ground for“circle culture,”the two of them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each other,forming a causal relationship.The formation of officialdom circle culture is the outcome of the joint influence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feudal officialdom culture,the motivation of interests centering around egoism,the unbalanced inner supervision of powers and the feeble administration of the Party.For a complete eradication of officialdom circle culture,a strengthened ideological educa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on the first han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ner-Party political culture that is for the benefits of the public,practical and clean.Secondly,the system must be improved for the abrogation of hidden rules and the promotion of visible ones;thirdly,the key minorities of the few leaders who are Party members must be focused on so that they don’t fall victim;fourthly,inner-Party democracy must be strengthened to provide the breeding soil for political ecosystem.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Party’s political ecosystem;officialdom circle culture

D26

A

1674-9170(2017)04-0031-07

2017-06-20

杜泓銳(1994-),男,江蘇南通人,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7SKJ037)

責任編校 陳 瑤

猜你喜歡
監督生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生態養生”娛晚年
保健醫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突出“四個注重” 預算監督顯實效
人大建設(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住進呆萌生態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之旅
誰遠誰近?
監督見成效 舊貌換新顏
人大建設(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夯實監督之基
人大建設(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1
生態
領導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色图久久|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亚洲永久色|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她的性爱视频|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国产区免费| 亚洲一区毛片|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 a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91精品视频|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国产三级a| 欧美一区精品|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第一页|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国产大全韩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亚洲一级毛片|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国产素人在线|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国产v欧美v日韩v综合精品|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97国产在线播放|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免费|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国产欧美|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91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午夜精品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日韩视频免费|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 伊在人亞洲香蕉精品區| 无码免费视频| 91系列在线观看| 无码免费试看| 97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呦|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三级成人|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日韩第九页|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色视频久久|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