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根紅
國際社會看“兩會”
孔根紅
這個冬季,國際政治的天空比自然界的天空更陰冷。國際政治中出現從全球化走向本國第一主義,多國貿易保護主義甚囂塵上,世界經濟在艱難復蘇進程中面臨陣陣寒流。
冬去春來,一朝春暉。外媒稱:每到春天來臨,中國都要舉行“兩會”。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是“中國時間”,也是“世界時間”。當此中國“兩會”召開之際,世界更加密集關注中國,評論如潮。與往年不同,在當前復雜的國際背景下,國際社會更加關注中國同世界的關系。
國際社會盛贊“中國貢獻”。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3.2%,居世界首位。《德國之聲》評論稱,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超過所有發達國家之總和。澳大利亞學者鮑勃·卡爾認為,沒有中國的發展,世界經濟會陷入危機。埃及學者薩利赫表示,在目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依然表現“搶眼”,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吉爾吉斯斯坦政治學專家巴克圖古洛夫說,中國奇跡給世界提供了一個不斷向上的可持續發展的模板。
國際社會盛贊“中國信心”。外媒稱,2017年中國“兩會”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是因為世界期待中國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多信心和動力。法國《歐洲時報》刊文稱:在不確定性日益增大的世界環境中,中國一直保持著經濟平穩、政治穩定、社會安定、政策穩健,好似一股“清流”,給世界以期待,中國也發揮著使其他國家受益的作用。津巴布韋學者坎蓋伊說,2017年,世界需要中國繼續扮演經濟增長“火車頭”的角色。巴西學者埃萬德羅·卡瓦略和毛里西奧·桑托羅分別認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保持穩定發展讓全世界感到安心,給予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以信心。
國際社會盛贊“中國方案”。巴基斯坦媒體稱,2017年中國“兩會”將為應對全球日益增長的貿易保護主義提供新的解決方案。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指出,近年來,中國加大了全球治理的參與力度,力推“一帶一路”倡議,籌建亞投行。“一帶一路”倡議有利于促進區域貿易、投資以及相互了解和信任。巴基斯坦開普爾·帕克圖瓦銀行總裁阿提夫認為,“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歐洲復興銀行行長蘇馬·查克拉巴蒂說,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中國方案”將為國際體系提供更多健康的國際“推動力”。意大利國際問題專家吉安卡洛·帕納雷拉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符合人類不斷發展的普遍追求,在目前全球發展遇到困難時刻,更加具有大國擔當的積極意義。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是英國詩人雪萊寫下的不朽詩句。它不僅生動地揭示了大自然的規律,也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嚴冬擋不住春天的腳步,嚴寒阻擋不了和平發展合作的進步潮流。當前,發展與挑戰國際秩序的“正”與“反”兩種因素并存,順應與違背歷史潮流的兩種時代觀共存,世界處于重大變革的十字路口。當此時刻,引發世人對時代發展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刻思考。“兩會”交出“中國答卷”,也給這個不確定的世界交出“世界答卷”。這個答卷,給世界以溫暖和希望。中國“兩會”是春天的盛會,希望的盛會。
(摘自《瞭望中國》2017年總第344期)
王旦的遠見
宋真宗時期,王旦做宰相,女婿韓億按照朝廷的規矩必須外放出京城擔任州縣地方官。韓億臨行前詢問妻子是否跟隨自己出京城,妻子拿不定主意,就回娘家請教自己的父親。王旦說:“你還是留在京城好了。這次韓郎出任偏遠州縣的地方官,朝中御史都盯著呢。若你跟隨韓郎出京,以后韓郎調回朝廷,御史必定會借題發揮,認為是利用了我在朝中的權力。那樣的話,對韓郎的仕途就很不好了。”
韓億聽后很感激,說:“岳父真是很有遠見。”不久,韓億就獨自上任去了。數年之后,韓億憑借自己的政績得到升遷,回到朝廷,大家都認可韓億的能力,沒有人對此說什么閑話。
“打鐵還須自身硬”,這話說得沒錯,不過,這還不夠,還須注意一些細節。著眼長遠,免得有人說三道四,落下口實。王旦的遠見,不得不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