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晴
(湛江市文化館,廣東湛江 524000)
近年來,國家綜合實力得以不斷提升發展,我國經濟飛速增長的同時,民眾在物質豐富的同時,逐漸對精神生活出現更高的追求。在此時代背景下文化志愿者應運而生,文化志愿服務屬于公共文化服務,是在非營利的情況下,以豐富自己、服務大眾為根本宗旨,為廣大民眾無償提供文化藝術的服務。志愿者均為團隊形式,以“幫助他人、傳播文明”為基本服務宗旨,以引導民眾樹立正確道德觀為根本目的。通過文化志愿者們的努力,能夠提高廣大基層民眾的思想境界,是社會主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
中國經濟正處于上升期,然而物質文明的富足并不能填補精神上的需求,反而使民眾增強了追求知識、追求藝術、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的愿望。民眾由于自身條件或者環境因素沒有接受過專業文化藝術方面的教育,也缺乏這個方面專業人才的指導。而以國家文化局管轄的各圖書館、文化宮、藝術館等場所數量有限,且服務范圍更為偏重于青少年,對于中老年的文化服務能力有限,不能滿足,從而造成對于大眾文化服務方面的斷層和缺失。但是通過文化志愿者這種形式,集結了退休的文藝工作者、專業的藝校師生、極具知名度的演員明星等社會各階層的文藝工作人員,無償為民眾進行文化服務,有效的改善了公共文化服務中人員不足、場所有限的狀況。文化志愿者團隊中人員階層的多樣化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民眾精神文化需求,同時對追求知識與藝術的民眾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必要的人力資源支持。從而成為公共文化服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由于文化志愿者來自于社會的各個階層,故提供的文化服務也具有不同的側重點。因此,呈現給社會公眾的文化服務是百家爭鳴、花團錦簇的。從而使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極大程度的豐富,服務種類包羅萬象,在服務大眾的同時,文化志愿者無形中還對正確色社會主義價值觀進行了推廣和宣傳,對于社會不文明、不正確的思想觀念進行了糾正。因此對于凈化社會風氣及抵制社會不良現象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由于文化志愿者在服務過程中是全公益性質的,因此對于社會公眾更加具有公信力和感召力。志愿者本身均來自于社會各界的專業人才,素質及專業水平具有一定的水準,因此在公共服務中也具有極強的公信力。
隨著文化志愿者對于公共文化服務的作用日益重要,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文化志愿服務團隊中,為廣大民眾提供優質的文化服務,從而帶動了文化事業的發展。通過文化志愿者對新產生的藝術形式進行公益性傳播,可以廣泛被大眾接受和認知。這使得我國在提升物質文明發展的同時,精神文明也能通過文化志愿服務進行帶動升級,從而達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同發展的局面。
為引領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發展,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在增強志愿文化服務團隊的社會地位,給予文化志愿者以必要的法律保障及政策依據。因此,國家文化部出臺了《文化志愿服務管理辦法》[1]對志愿文化服務事業進行大力扶植。《辦法》中規定:“鼓勵社會各界對文化志愿服務團隊捐助設備及贊助,同時對于表現良好的文化志愿者可獲得藝術培訓方面的優惠待遇[2]。”這在極大程度上鼓勵了文化志愿團體的組建,同時促進了文化藝術人才的培養。使文化團體趨于正規化、合法化、規模化。從而使我國民眾的精神文明生活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改善和豐富。
一個優秀的團隊需要嚴格的紀律和約束,志愿文化服務團隊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構成部分,具有極大的社會公眾影響力。因此要求廣大志愿服務者要本著“無私奉獻,民眾為本”的服務宗旨,招募德才兼備的文藝人才。對文化志愿者實施登記管理,可以通過自行進入志愿者官網填寫信息的方式進行信息采集,建立志愿者信息數據庫[3]。同時由各地區文化局定期組織志愿者團隊開展文化技能培訓或思想道德專題講座,提升志愿者的文藝技能和思想境界。各志愿者的文化活動組織分配應遵循志愿者意愿,活動開展形式可有志愿者自行決定。但是對于文化內容應當積極向上,既能滿足大眾文化需求,又能結合實事寓教于樂。同時志愿團隊應出臺激勵與考評相結合的行政機制。針對熱心參加公演,活動積極的志愿者應當定期予以物質獎勵及精神激勵,通過樹立先進榜樣帶動廣大文化志愿者積極開展公益性文化服務。在活動開展前,應做好對志愿者的后勤保障服務,同時財務制度要公開透明。通過上述管理措施的綜合運用,增強對志愿者隊伍的優質管理,從而打造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公益性團隊。
在團隊建設和政府扶植的前提下,社會各界應對文化志愿服務事業進行廣泛宣傳。通過網絡自媒體、電視、社交溝通軟件、平面廣告等多種途徑,對于志愿團隊的服務理念進行大力推廣和人才招募。對別有用心冒充志愿團體的非法人員堅決予以打擊,社會各界應形成有效的監督制度,保證志愿團體的公信力和純潔性。從而為廣大民眾的精神文明事業建設提供堅實的保障基礎。同時由于志愿文化服務的場地有限,因此多選在公園、廣場、體育館等開闊性場所,因此通過媒體的報道能夠提高公益演出的廣告效果,增強了民眾的參與性。
經國家數據統計,以我國華東中部某市為例,一年至少開展公益性文化服務130余次。其中有60%的演出能夠深入到農村基層,并且形式多樣。如送書下鄉、愛心捐贈等知識性活動能夠給農村居民提升養殖、種植技術,幫扶貧困小學解決教學用具;開展鄉鎮公益性電影展映,豐富鄉村文化生活;小型文化匯演活動能夠宣傳社會正能量。期間還帶動了醫院等其他社會服務團體,以結合文化服務的形式,下鄉惠及廣大農村居民。而公益性文藝演出的40%則主要是針對城市演出,內容主要是推廣文明公約。通過不同的表演形式,對遵守交通法規、文明禮讓等良好道德行為準則進行宣傳,有效的改善了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城市干道出車擁堵等現象。對于城市環境的維持,垃圾清理、文明出行等均有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善。可見,以文化志愿者推進文化服務,能顯著改善居民道德觀和價值觀,優化城鎮和農村的生活質量。通過民眾接受的方式,潛移默化的糾正了不良的社會行為,提高的我國民眾的綜合素質。
通過深化文化志愿者的作用及促進團隊建設,不僅豐富了民眾的精神生活,同時對于推進精神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化志愿者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傳播者和推廣者,對于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于糾正社會不良風氣和改善道德觀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1]唐碩.關于仁化縣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南風,2016,(35):128.
[2]尚億琴.文化志愿者建設之我見——以安吉縣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為例[J].大眾文藝,2016,(17):21.
[3]羅莉媚.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思考[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7,(5):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