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諾 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第一中學
淺析低碳經濟理論下的居民消費問題
劉一諾 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第一中學
隨著低碳經濟逐漸滲入到人們的思維中,人們在消費的時候會越來越多的選擇低碳消費,這對于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本文通過在論述居民消費結構的基礎上,對于社會上的低碳消費行為中存在的問題,結合低碳經濟理論提出一系列創建低碳消費的舉措。
低碳經濟理論 居民消費結構 低碳經濟
(一)低碳經濟理論概述。2003年2月份,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在《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中提出“低碳經濟”。他還提出一個奮斗方向,是到2050年時,英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排量上縮減60%。低碳經濟是一種綠色經濟發展模式,主要特點是“三低三高”,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主要是想通過節能減排來形成一種綠色經濟發展模式。
(二)低碳經濟的意義。2016年下半年,螞蟻森林的使用和共享單車的興起都是人們對于減少碳排放量,形成綠色消費的一種方式。它們就是在積極倡導人們選擇低碳消費、綠色消費,鼓勵人們做到共享、綠色。
隨著山東省人數的增加、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經濟的發展,人們購買行為所引起的碳排放問題顯得非常明顯。因此,為了構建綠色、文明、和諧、可持續的社會,需要積極倡導居民形成低碳思維,積極加入到低碳消費的行列中來。
(一)低碳經濟下居民消費結構的現狀。由于受到低碳經濟的影響,居民的消費結構整體上是穩定的,但是每一時期又各具特色。例如:通過2011年《山東省統計年鑒》顯示,2010年山東省的局面消費結構主要表現在:在飲食上,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占比分別是32.06%和37.54%;在穿著上,城鎮居民的消費金額是農村居民的近六倍,達到1745.2元,并且對于衣服的質感要求更高;在居住上,不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消費所占比重都特別大,分別是10.74%和17.33%;在交通通訊上,所占比重也很大,分別是16.32%和13.51%;在文娛活動方面,更多地選擇一些低層次的精神文化消費。
(二)低碳經濟下居民消費結構的問題。通過分析比較,可以得出山東省居民消費結構出現了許多損耗大、排放多、污染嚴重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目前的居民消費結構會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傳統狀態下,人們在進行文化活動消費時往往會選擇那種層次比較低的文化活動,比如一些網絡游戲,這些活動只能滿足人們一時的玩樂需求,人們會在玩的過程中感覺到放松或者心情舒暢,有時候還會導致青少年產生暴力傾向,對于整個人的身心健康發展是不利的,它不能夠為一個人的發展提供一些所需的技能或者知識。因此,在進行消費時要選擇層次高的文化活動,例如秧歌、健美操、廣場舞、下棋、唱歌、看書、書法等。
2.目前的居民消費結構會影響到生態環境的改善?,F在社會已經步入到了信息化時代,人們在選擇時多會選擇一些高科技產品,而大多數高科技產品都有一個共性就是需要耗電或者其他能源,比如電子產品的使用和一次性用具的使用。這都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生態環境,也與低碳經濟所要求的理念相悖。
3.目前居民的消費結構與持續發展理念是不一致的。由于時代的進步,觀念的更新,人們熱衷于追求一些看起來美好的事物,如:“追星”。許多人會由于喜歡某個明星而瘋狂的購買他(她)代言的任何產品,做她(他)提倡的任何事情。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不理性的行為,也是一種不符合持續發展理念的社會活動。
通過分析低碳經濟下的消費結構存在的問題,可以發現當今我國人民的消費仍屬于高碳消費,這這種問題能夠通過一些方式手段來改善,創建低碳消費模式。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合理調整消費結構,促進消費結構優化。通過以上的問題分析可以發現,非物質消費占比不高,因此需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首先要做到合理調整文化產業的內部結構,推動圖書出版、影視音像的理性發展,同時鼓勵人們投身文化事業發展;其次,采取一些優惠政策吸引人們對于文化產品的選擇和喜愛,如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動漫、電視劇、電影、畫展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二)改變傳統消費觀念,選擇低碳消費方式。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目前的居民消費中還是有許多不合理的現象存在的,尤其是一些不良的消費方式,對于低碳消費的發展和推廣是不利的。以此,需要改變這種不利的方式,建構一種符合當今社會的消費形式。首先,在吃的方面,改變傳統的那種“大包大攬”、鋪張浪費的習慣,形成節儉節約的觀念;其次,在穿的方面,改變以往那種一味地追求奢侈品、高檔服飾的習慣,形成一種追求舒適度和簡單的生活方式;再次,在住的方面,對于裝修要提倡環保、綠色,不要一味地追求奢華和過度裝修,對于建筑材料的選擇要注意環保,選擇像多樂士這樣的環保品牌,做到低碳消費;最后,在行的方面,多使用公共交通或者共享單車,盡量不使用私家車。只有改變傳統的這些不良的習慣,才有利于養成低碳的消費方式,厲行節儉,低碳出行。
(三)創建新型消費引導,促進低碳消費發展。在思想上,要積極引導居民進行低碳消費,選擇綠色食品、節能燈、節能家電等產品。這些產品的使用對于形成低碳的消費方式是有利的,有利于構建低碳社會。然而,現實中,低碳產品的推廣力度不夠,人們對于其接受程度和使用都非常有限。為了擴大居民對與低碳產品的消費需求,政府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制定一些鼓勵政策或者優惠政策,倡導居民使用或者體驗,從而激發居民的使用欲望,使其形成低碳消費的方式。這樣有利于低碳社會的構建。
低碳消費并不是要求每個人都做到不消費或者說少消費,而是要求人們能夠做到環保消費、低碳消費,具備一種選擇低碳生活的理念,養成一種低碳消費的方式,共同奮斗,一起為了構建一個美好的家園而奮斗。
[1]章澍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低碳生態城市[M].中國知網.
[2]謝志祥,秦耀辰,沈威,榮培君.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績效評價及影響因素[J].經濟地理,2017,(03):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