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
淺論“一帶一路”背景下如何構建國際稅收征管新體系
李強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
“一帶一路”是指“十三五”時期我國提出的未來一個時期共同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和推進,將使得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去”,因此構建完善的國際稅收征管新體系迫在眉睫。本文通過對目前“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稅收征管體系與企業合作關系現狀的分析,提出國際稅收征管新體系構建的相關路徑。
一帶一路 國際稅收 征管 新體系
我國政府于2015年3月28日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一帶一路”建設成為我國非常重要的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戰略的一步步推進發展,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聯系將會更加緊密。“十三五”期間是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全面推進時期,通過國際稅收協調與戰略對接,與沿線國家形成利益“最大公約數”①,“一帶一路”有了戰略上的支撐。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總人口約 44 億,占全球人口總數的 65%,經濟總量 21 萬億美元,占全球 29%②,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十分巨大,中國傳統的優勢產業或新興產業都可以在“一帶一路”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框架中得到發展的空間。“一帶一路”提出的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人心相通的“五通”目標,是對中國與有關國家平等協商、互利合作、共贏發展模式的繼承與創新。③2001 年至 2014 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年均增速達 22.2%,高于我國外貿平均增速 4.4 個百分點④,相互間有著很大的互補性。中國對外投資和經濟往來增長為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打下了基礎。2015 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 7 130億美元(服務進出口按照《國際收支手冊(第六版)》標準統計,不含政府服務,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4.6%⑤。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不含銀行、證券、保險)7 351 億元,按美元計價為 1 180 億美元,比上年增長 14.7%,其中,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額達 148 億美元,增長18.2%⑥。
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構建國際稅收征管新體系將會推動國際稅收發展,將為我國“走出去”的企業創造一個更加公平的環境,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但由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水平,文化理念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勢必會造成一些利益沖突和矛盾。除此之外,曾經我國在國際稅收上僅有有限的話語權,我國現有的國際稅收體系不能完全與國際稅收體系相契合,構建和發展“一帶一路”背景下新的國際稅收征管體系也受到很多的限制。因此,依托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加對“一帶一路”的研究和評估,參與到國際稅收規則的制定中去,完善國際稅收利益協調機制,建立新的國際稅收征管體系,為國家“一帶一路”的發展保駕護航。
1.“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中國經濟合作持續深化。現階段“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中國的進出口規模不斷增大,經濟合作規模逐步擴大,雙邊涉稅相關事宜不斷增加。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走出去”企業截止2016年底,共建成77個推進合作區,共有1522家企業進區,其中加工制造區占到一半的比重,累積投資總額達241.9億美元,合作區總產值達到702.8億美元,向東道國上繳稅費總計 26.7億美元。
2.中國稅收協定網絡體系相對完備。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國際稅收協定網絡體系,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已經與我國簽訂了雙邊稅收協定,據有關數據統計,截止到到2016年底,我國與臺灣地區簽署了稅收協定,也同香港特區、澳門特區簽署了稅收安排,同時,對外簽署了一百多項雙邊稅收協議。這對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友好往來,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國際稅收協調機制有待完善。目前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主要是依托于其本國的稅法,本國的征管手段,當前的國際稅收管理體系也是建立在雙邊、多邊稅收合作協議得基礎上,國際征管合作還有待完善。但“一帶一路”發展背景下,今后的跨國企業進行全球的跨國經濟合作會變成一種常態,因此我們必須在構建國家稅收征管新體系的同時,也要積極參與到國際稅收規則的制定中去,切實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開展廣泛的國際稅收合作,完善國際稅收協調機制。從而切實保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整體稅收利益。
1.發揮稅收協議網絡對“一帶一路”的促進作用。我國應該盡快完善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稅收協議簽訂工作。對于還未簽訂相關協議的,要盡快加速談判簽署,對于之前已經簽訂了相關協議的,有不合適的條款,要盡快談判修訂。稅收主管部門要盡快完善雙邊稅收協定網絡,為我國“走出去”企業保駕護航,避免使他們陷入涉稅爭議,規避雙重征稅的風險,降低稅負,維護“走出去”企業的合法權益,為他們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保障。
2.提升“走出去”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走出去”企業要抓住投資的機會發展企業,同時也要注意保護自己,避免相關涉稅風險。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有很多國家與我國簽訂了稅收協議,但還有一些國家并未與我國簽訂稅收協定,并沒有完善的稅收制度,無法避免涉稅風險。因此,“走出去”的企業要多與國內的稅務部門多溝通,多了解相關政策,積極配合和推動國際稅收協議的完善和建立。國家稅務主管部門更應及早建立和完善國際涉稅風險體系,加強對“走出去”企業的涉稅風險的管理。
3.加強國際稅收征管合作,完善國際稅收協調機制。現階段,一些大型跨國集團和一些國際組織利用稅收籌劃侵蝕各個國家的稅基,使各個國家的稅收主權受到了很嚴重的侵害,因此,必須要完善國際稅收協調機制。首先,要廣泛并深入的參與到國際稅收規則的制定過程中去,不僅要參與規則制定,更要勇于成為規則的制定者,兼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的稅收權益,保障各國間稅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其次,對于已經確定的國際稅收合作協議內容,我們要盡快做好相關成果的轉化和落實,盡快實現國內相關法規的配合、協調和落實,維護好國際稅收合作的成果。對于暫未確定稅收合作協議的,可以盡快實地考察考證,推動稅收合作協議的落地。
“一帶一路”背景下構建國際稅收征管新體系是需要“一帶一路”沿路各國和各大“走出去”的企業都主動參與進來,共同努力構建,這是個長期的和循序漸進的過程。構建合理的公平的國際稅收征管體系,以保證各國和各企業之間的權益利益最大化,保證“一帶一路”戰略的順利發展。
注釋:
①新華社.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新格局 [EB/OL].http://www.chinatax.gov.cn/n810219/n810744/n1671176/n1671181/c2003599/content.html, 2016-01-15.
②張雁.“一帶一路”的視野與思路 [N].光明日報,2015-07-01.
③金亞萍.《國際稅收協調助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J].國際稅收,2016-10-17.
④商務部.《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新聞發布會[EB/OL].http://www.mofcom.gov.cn/fangtan/ztat/150528.shtml,2015-05-27.
⑤國家統計局.2015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EB/OL].2016-02-29.
⑥商務部.2015 年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經貿合作情況 [EB/OL].2016-01-21.
[1]金亞萍.國際稅收協調助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J].國際稅收,2016-10-17.
[2]張雁.“一帶一路”的視野與思路 [N].光明日報,2015-07-01.
[3]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課題組.服務“一帶一路”戰略稅收政策及征管研究[J].國際稅收,2015-12-06.
[4]張樵蘇.李克強:緊密結合“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動國際產能合作[EB/ OL].2015-06-19.
[5]劉明佳.“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稅收征管新體系的構建探究[J].財稅金融,2016-07-09.
[5]唐騰翔.國際稅收協定通論 [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2.86.
[6]張衛彬.國際稅收協定與國內稅法關系探討[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3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