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菱君 武漢理工大學
探討公司財務治理和財務管理的關系與對接
徐菱君 武漢理工大學
財務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中之重,而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與高效性對于公司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本文謹就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方面的理論認知進行闡述,并探討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之間的差別與共同點,繼而就如何實現二者之間的有效對接進行研究。
財務治理 財務管理 信息披露機制
前言: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各種規模的公司在財務工作方面也在逐漸進行完善與優化,公司逐漸認識到財務治理工作的重要性?,F代社會中,對于公司而言,如何實現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工作在生產與運營方面的作用,并且實現二者的有效對接,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經營與發展水平。
公司財務治理是委托—代理理論的一種體現方式,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環節。財務治理通過治理方法,對資源獲取與控制權進行重新配置,形成公司內部制約與均衡的財務關系,從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來保證公司的運營與決策效率?,F階段,對于公司財務治理方面的認知,學界各有不同看法,如何定義財務治理并明確財務治理方法,明確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的異同,在進行財務治理工作時,應當更加看重公司經營效率還是財務治理效果,成為國內外學者們普遍關注的問題。
事實上,無論是效率優先還是財務公平,都過于片面和武斷,財務治理更多地應該作為一種制度概念來看待,即將財務治理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落實下來,在運用財務治理手段來展開工作的時候,需要公司開展自上而下全員參與的治理活動,而不是單純地將其看做公司財務管理混亂時候的臨時補救措施。對于公司來說,財務治理工作的重點在于建立切實可行的財務制度并落實,不僅是公司合法經營的基礎,更是公司提高核心競爭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保障。
財務管理工作是任何一家公司都必須進行的,人們對于財務管理的認知,通常在于按照公司的發展目標,以會計六要素為基礎,對于資產、資本、現金及利潤的管理與分配,是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與工作原則所開展的經濟活動,財務管理的有效性對于公司的正常運轉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充分實現資源配置與經濟活動在推動公司長遠發展、提高公司經濟效益方面的作用,就成為公司決策者與經營者所關心的問題。某種程度上來看,公司財務管理工作是為公司生產運營活動提供經濟支撐的必要環節[1]。
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之間具有較大的差異之處。就主體而言,公司財務治理的主體在于人,在于公司的高層決策與管理人員,而公司財務管理的主體在于法人,關注法律實體的資金來源與流向。就管理角度而言,財務治理是宏觀上對于產權制度的分配與調控,而財務管理則深入公司運營的方方面面,細致地對公司的籌資、投資、資本運營、收益分配等日常財務活動進行管理與控制。
就研究理論而言,財務治理的發展背景在于委托代理理論所導致的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財務治理更加看重產權、制度及公司管理方面的經濟學理論,看重資源再分配的效率與成果,并著重考量如何解決財務管理方面產生的問題,運用財務治理的方式,能夠有效消除公司內部控制財政與管理權力帶來的弊端,并且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均衡。而財務管理則基于風險—收益原則、貨幣的時間價值等基本觀念,對公司日常財務活動及公司經營成果、財務狀況、現金流量進行管理。從權力分配方面而言,財務治理在于實現財務索取與控制平衡,包含財政管理、財政決策、財政監督和財政執行等各個方面,其涵蓋的范疇較為廣泛。而財務管理的權利分配則主要集中于財務部門。公司財務治理工作是一種制度性的固定工作,其工作方法也包含投資、籌資與資本分配,從這個角度來說,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在功能方面具有重疊之處,但從二者的工作目標方面來看待,財務管理目標在于利益最大化,財務治理的目標在于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協調好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利益訴求關系。
其一,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工作之間的共同點,在于二者共用一套經濟理論,即產權制度、經濟學與公司管理相關理論。公司的權力分為人事權、財權與行政權,這其中,財權是公司一切權力的核心,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工作通過資源整合與分配的方式,實現了公司權力的整合與分配,從而為公司的經濟活動提供制約與引導作用。
其二,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其主體有重疊之處,財務治理的主體為公司決策層與管理層,一般是公司的股東會、董事會、經理人等;財務管理的主體為經濟、運營與財權獨立的法律實體。其共通之處在于,二者的工作主體均與財權緊密相關。公司財務治理工作重點更加傾向于由財務衍生出來的責任,傾向于對權力的分配,公司財務管理工作重點更加傾向于對于資金來源與運用的管理。
其三,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的工作目標與公司發展的目標相同,均為追求公司價值的最大化,追求經濟效益。二者的工作方式也有很多相同之處,在工作中都是通過對公司運營與管理過程中產生的經濟數據信息進行處理與分析,如前文所述,在工作方式中,前者更加側重與決策層與管理層之間權責分配,后者側重與經濟活動[2]。
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的對接,首先需要明確二者的理論認知基礎。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都是財務工作的范疇,財務理論的認知基礎為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新古典主義的理論基礎包括充滿漸進性與和諧樂觀思維的發展過程論和價格至上的市場均衡論,強調市場的重要作用,并且認為市場的發展是平滑而無摩擦的。運用了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財務管理,更加看重以數學的方式,通過數學計算與模型構建的手段來規劃公司財務活動,這就容易失去財務管理的真實性與客觀性,也沒有實現對于財權的科學配置。
而科斯的產權理論認為,不同的權力配置方法會帶來資源配置的效率變化,因此產權制度對于資源配置的進一步優化而言至關重要,由產權衍生出的財權是公司一切權利的核心,在公司發展與運營的過程中,明確財權的邊界與分配,直接會影響到公司的生產與運營效率。
制度經濟學認為,社會制度與人際規則乃至經濟組織中的規則與機制,對于經濟活動與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公司具有平衡資本結構的屬性,而如何平衡資本結構就需要通過制度的形式來進行,從而為新制度經濟學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環境。公司的財務工作,需要盡可能滿足財務主體的利益,要想實現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的有效對接,就需要充分重視財務工作的理論基礎,重視制度經濟學與產權制度的重要性。
1.明確財務工作目標,實現權力合理配置
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的有效對接,需要首先明確財務工作目標,并且實現責-權—利的合理配置。公司財務目標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生產與運營工作,合理的財務目標的制定,就會為公司生產與運營提供明確的發展方向。財務目標的制定必須以制度的形式明確下來,從而保證財務治理與管理工作的有效運行。公司要想實現長遠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注意多元契約關系的平衡與問題,要完善組織架構,并且實現公司的均衡發展[3]。
我國的一家上市公司——西安宏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成功上市之后,公司的發展就趨于乏力,1998年,公司進行重組,大幅度地提升了公司的收入,卻無法提高公司的毛利率,其主要原因在于,該公司對于大客戶的過度依賴,導致資金回籠不暢,發展后勁不足。宏盛科技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一度瀕臨解體。究其原因,在于公司財務治理方面的失誤。宏盛科技的財權為大股東所獨攬,財權配置嚴重失衡,而高級管理層對于財權與財務狀況諱莫如深,既沒有制定合理的財務目標,也沒有密切關注公司的財務境況,缺少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這些都是該公司走向沒落的根本原因。
2.建立信息交互平臺,實現信息順暢交流
公司要想實現財務治理與管理工作的成功對接,需要充分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建立并完善信息交互平臺,加深公司對于市場的了解程度,保證公司所了解到的數據與信息具有真實性與可靠性,從而為風險規避提供數據支撐。信息交流平臺還能夠為公司財務信息的共享提供有效渠道,避免財務信息的篡改與造假情況,從而幫助公司合法經營。
3.健全監督管理制度,建立戰略激勵機制
公司需要制定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與戰略激勵機制,并在日常運營與管理工作中貫徹并落實下去。監督、約束與激勵是解決公司內部利益沖突的主要方式,對于公司而言,對其資本架構的有效管理與監督,是保障組織結構完整與平衡發展的重要手段,同時,健全監督機制還會加強公司內部控制,從而實現公司的高效治理,幫助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的對接工作,并且進一步推進財務目標與公司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而戰略機制機制的完善,是在戰略上提升公司職工工作熱情與凝聚力的重要方法,對于實現公司的財務與發展目標而言也有很大的效果[4]。
同樣以宏盛科技為例,該公司長久以來,在生產與運營的過程中,自買自賣、詐騙銀行、編造財務數據等情況十分猖獗,這是公司內部監督與管理機制失效的結果。宏盛科技經歷一段時間的輝煌之后,其管理與監督工作就流于形式,內部審計工作也沒有落實下去,并且存在內部審計報告隱瞞與造假的情況。宏盛科技缺乏有效的戰略激勵手段,認為激勵機制對于公司發展而言并無意義,公司高管利用職權謀取私利,而枉顧普通員工的收入與績效,使員工收入增長的效率遠遠低于公司收入增長的效率,員工缺乏工作熱情,人才大量流失。由此可見,健全公司監督管理制度并完善戰略激勵機制對于公司發展的重要性。
4.監控公司財務信息,加強公司風險控制
市場經濟的快速變化使得公司時刻面臨著經營風險,這種情況下,實現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對接的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就體現出來。公司在開展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工作時,需要加強對于財務信息的監控工作,時刻關注公司的運營狀況及內外風險,對于判斷公司自身發展水平,并評估公司外部市場環境而言非常重要。公司需要明確經營風險與風險控制的權責,并對財務信息進行實時監控,明確財務信息監控系統與風險控制手段的重要性,提高公司整體的抗風險能力。
5.發揮戰略財務作用,完善信息披露機制
公司需要發揮戰略財務作用,將財務工作與發展戰略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使之成為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之間的樞紐,優化公司生產鏈,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充分實現財務工作與組織架構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并建立與之對應的管理策略。此外,公司需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這是保障信息通暢、維護員工與小股東利益的重要方式。前文述及的宏盛科技,在公司信息披露方面具有重大漏洞,這就導致公司中小股東與員工無法意識到公司發展的問題,無法從日常工作中與公司整體發展戰略保持一致,從而進一步加速了公司的危機。除了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公司在經營發展、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嚴格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減少公司體制與運營過程中出現的欺詐、舞弊等問題。
在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方面,許多公司由于未能及時意識到其重要性,沒能夠制定科學的財務目標并以科學的監督管理制度落實下來,而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逐漸落敗。由此看來,對于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的關系與對接方式的研究和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F代化的公司想要實現長遠、可持續的發展,必須通過二者之間的有效對接,才能夠提升公司財務水平與運營效率。
[1]李豹.論公司財務治理和財務管理的關系與對接[J].經貿實踐,2017,06:203.
[2]伍子卿.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的比較探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7,08:49-50.
[3]衣龍新.財務治理內涵的再認識[J].會計之友(上旬刊),2010,02:35-36.
[4]吳君民,史政杰.公司治理、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關系的辨析[J].會計之友,2012,09: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