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麗娜 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分公司北天集團辦公室
淺析做好新時期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
白麗娜 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分公司北天集團辦公室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強反腐敗建設,國有企業是重要的中堅力量。本文結合當前形勢,闡述了做好新時期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的措施,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水平。
黨風廉政建設 國有企業 措施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國有企業肩負著重大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責任。做好黨風廉政建設,保證企業健康發展,是企業需重視且抓好的一項重要工作。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從一系列案件中可以看到,正是由于思想道德防線沒有筑牢,主觀世界出了問題,部分領導干部才走上了違法違紀的道路。因此,在反腐倡廉工作中,首先要強調的就是從教育入手,把教育和學習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使廣大黨員干部從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變的堤壩,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
各級領導干部要將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境界,付諸行動,持之以恒。要堅持黨章、習總書記重要系列講話等先進思想理論為指導,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和黨性修養,深刻領會并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夢”。要掌握現代經濟、科技、法律、金融等各方面的知識,掌握與自己業務工作密切相關的知識,豐富知識儲備。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把黨的科學理論與改革發展穩定實踐緊密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不搞形式主義和花架子,著眼于解決實際問題,研究新情況,探索新途徑,總結新經驗,提高懲治和預防腐敗的能力,提高推動本職工作的能力。
開展好廉政教育與培訓。在內容上,要緊密結合干部的思想實際,搭準思想脈搏,多觸及靈魂和深層次的問題,對癥下藥,切實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形式上,要根據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方法。集中教育要堅持倡導性和警示性,旗幟鮮明地向黨員干部講清楚提倡什么,反對什么,規范其行為。日常教育要針對容易犯錯誤的環節和時間,采取戒勉談話等措施,經常敲警鐘、筑防線,開展預防性教育。要針對群眾來信來訪和干部考察中反映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發揮“點醒”的作用,主動開展提示性教育。在對象上,要以重點部門、關鍵崗位的干部為重點,有針對性地加強教育,促使他們“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要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覺悟、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營造以廉為美、以廉為樂、以廉為榮的良好風尚。
加強制度建設,形成反腐倡廉制度體系,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全面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強化懲防體系建設,堅持制度反腐。把制度建設貫穿于反腐倡廉的各個環節,健全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機制,充分發揮制度在預防腐敗中的重要作用。用科學的態度完善制度,針對制度建設中的薄弱環節,貼緊“源頭”建制度,貼緊“熱點”建制度,貼緊“空當”建制度,使制度具有防范力、約束力和生命力,使腐敗行為無“空”可鉆。
要強化黨內監督,嚴肅責任追究。堅持民主集中制,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特別要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堅決做到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大額度資金使用等企業經營核心問題,必須通過相應的程序集體研究決定,規范權力的運用,加強權力監督。層層落實責任,對違反制度的行為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紀檢監察戰線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力量,肩負著光榮而神圣的使命。要對紀檢監察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要給予全力支持。與此同時,紀檢監察工作人員要不斷強化自身能力培養。加強相關知識學習,不斷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努力做到嚴肅執紀、科學執紀。對腐敗行為旗幟鮮明地進行查處,不姑息、不手軟。同時,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態度,靈活運用紀律處分、組織處理等手段,最大限度地讓黨員干部少犯錯誤、不犯錯誤。只有這樣,才能純潔整個黨員干部隊伍,才能保護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
古人講,“廣廈千間,夜臥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三餐。”領導干部都是經過了黨組織地慎重考核、層層考評才被委以重任的。不僅凝聚著黨組織辛勤培養,也是凝聚著廣大職工的殷切希望。為此,“名利上要有滿足感,能力上要有危機感”才應是領導干部具備的價值觀和政績觀。在面對名利時,不防豁達一些,超脫一些;而實際工作中,不防“攀比”一些,斤斤計較一些。與其期許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如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在涉及國有財產的使用時,想想經濟危機下,要維持企業的利益、員工的收益,節流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在涉及員工利益時,想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權力來源于民,給予還是收回都在于民,不防時刻把群眾滿意作為行事辦事的第一標準,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
做好新時期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需要廣大領導干部權時,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更需要不斷與時俱進,完善制度、整改不足、堵塞漏洞。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應成為企業永葆健康發展的重要課題,不斷加以研究和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