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樂 重慶中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風險管理的分析
李樂樂 重慶中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完善經營理念,提高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是迎接市場競爭的基礎和前提。本文在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就建設企業內部有效風險管理體系提出了建議,希望相關研究可為企業內部機制優化提供參考。
企業內部控制 風險管理 內部監督機制
內部控制機制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部分,是企業內部多種控制形式的總和。而建立完善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是提升一個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缺陷、及此制度與風險管理關系的分析,給予企業以內部監督的建議。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在我國資本市場上接連被披露的中遠集團和深南電原油期權合約問題、外匯產品中的中信泰富投資問題、東航,上航等航油期權業務都發生了巨額虧損,引起各界廣泛的關注。我國公司投資金融衍生工具發生重大損失,雖然有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然而究其根本,與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缺陷、風險管理體系的不健全緊密相聯。而企業內部控制缺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的聯系越發緊密,我國企業在實現全球范圍內資源優化配置,得到切實發展的同時,也迎來了重大挑戰。企業面臨的情形更加復雜、競爭不斷擴大、風險度也持續升高。企業對市場的不了解,造成眼界狹窄,只關注財務,并且忽視風險。如之前提到的國航、東航等企業為面對外匯、原油等不確定因素,以及對金融衍生工具的不了解和投機心理,導致企業在投資國際金融衍生品環節中,產生了巨額虧損。
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建立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要求的產權明晰、責權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企業制度的觀念已經被絕大多數企業熟知。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雖然有企業董事會、監事會,但并沒有建立有效的治理結構。然而,企業治理結構是基礎與保障,當前的企業治理結構不能有效地監督約束的虛職,也不能制約經理人行為?;谝陨锨闆r將會造成了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執行的混亂,權利分配的混亂,使本應決策監督分離的公司制衡機制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由于企業面臨的不確定性風險越來越多,因此,建立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與實現對風險的全面評估顯得尤為重要。但大部分企業并沒有建立專業的風險管理部門,對變化性大、風險高的業務進行評識別、評估與應對。而有些企業,雖然已經建立了風險管理機制,但是并沒有可辨識、分析、管理的風險管理機制。并沒有意識到對一些如金融工具的選擇應在對其進行全面評估風險以后?;谝陨蠁栴}導致風險管理體系缺乏有效執行,形同虛設。如中信泰富購買金融衍生產品的案例“董事不懂事,監管無評估”導致沒有發現存在的巨大風險,造成嚴重損失。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都是一個過程,是要作為一種運營機制來建設的。目標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合理安全的保障。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實行的依據是風險,如風險越高,就要采取更多更嚴厲的內部控制機制,而全面風險管理貫穿了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在有利于企業風險偏好和發展戰略的一致性的同時,可最大程度上規避風險。
建立良好的風險意識,是企業風險管理得以生存發展的大環境。只有當企業管理者養成正確的風險管理理念,并把其帶入企業的整體經營理念與企業文化之中,才能從基礎上形成對于風險正確的態度,企業才得以健康快速發展。良好風險管理意識的培養必須自上而下,要求企業內部各崗位必須具有風險管理意識,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如:印制手冊,鼓勵員工參加風險管理培訓,獎勵在風險管理上為公司做出貢獻的員工等,培養企業整體的風險管理意識。
企業應建立健全內部治理結構。實現內部監督與反饋,應用行之有效的業務執行體系,制定民主、透明的管理與議事規則等都是一個優秀的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而與此同時,完善的企業治理結構也應該建立在有效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基礎上完善內部治理結構,要實現“政企分開”發揮獨立董事的作用。獨立董事由于不在公司內部任職,在決策上會更加注重公司本身的利益。因此,要增加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的占比,在最大程度上發揮獨立董事的作用。同時要將獨立董事的所得與承擔風險掛鉤,為了解決他們對公司業務專業度欠缺問題,可以加強培訓,建立人才庫,使公司可以根據需要選拔人才。同時,也可提高風險管理部門的“身份” ,將其設在董事會以下,以便于在企業風險把控等問題中起到及時、有力的作用。特別遇到公司重大投資問題時,其專業性可以確保公司的健康有序發展。
為防止公司內部舞弊現象的產生,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企業內部應強化內部監督機制。在企業內部應實行制度化、規范化的審計活動,對企業生產、經營、投資等各個環節進行測算與評估。由此,企業在專業人員的指點下,可以及時地將經營中可能發生的風險剔除,從而減少損失。為了保證內部監督機制的有效運行,保證監督機制的獨立性是必要的。此外,內部監督機制的獨立性與監督機構的獨立性息息相關,企業可以通過將監管部門設在董事會以下或采取分公司間相互審計的方法實現監督機制的獨立。同時,參考國外內部監督外包獲得成功的情況也可以將審計、監督、咨詢服務外包,從而實現監督獨立性。
結束語:綜上所述,通過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缺陷的分析與風險管理分析,我們在了解當代企業制度建設缺失的同時,也看到了大片可上升的空間。為規避風險,我們應加大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完善風險管理,實現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1]張穎,鄭洪濤.企業內部控制[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李明.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