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奕 宿遷市風景名勝區管理處
淺談開放式公園管理突出問題及其應對措施
劉奕 宿遷市風景名勝區管理處
通過對開放式公園管理中常見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應對措施,為城市開放性公園建設與長效管理提供參考。
開放式公園 公園管理 存在問題 應對措施
公園是城市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供公眾游覽、觀賞、休憩、娛樂及健身的重要場所,也是市民們防災避難的有效場所,具有極高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加強公園建設和管理工作,提升公園管理和服務水平,更好地為廣大市民服務,尤為重要。公園講究三分建七分管,建園容易養園難,隨著城市公園的不斷建設與發展,公園在安全管理、秩序維護、環境控制、設施維保等方面的壓力不斷加大,特別是開放式公園管理中遇到的諸多問題日益凸顯,制約了公園的健康發展。
公園的衛生整理和秩序維護是公園管理的基本內容。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群眾休閑健身的需求不斷增加,城區公園特別是開放性公園內游客量急速增長,節假日更是人流劇增。公園客流量的增加給公園管理帶來一系列管理問題。公園內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亂貼亂畫、摘花摘果、隨意破壞綠化、損壞設施設備、車輛隨意入園、帶寵物逛園等不文明現象也逐漸增多,公園垃圾清運、秩序維護、公共設施管理的壓力不斷增加。
造成這類問題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部分市民公德意識不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有待提高,游園時不能自覺遵守公園管理規定,愛護公園環境;二是開放性公園入口設置過多,且缺少必要的管控設施,無法對車輛與人員進出公園或園內通行進行有效約束;三是公園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或法律法規落實不到位。雖然部分城市已經出臺了公園管理相關辦法、條例,從法律層面為公園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但是部分辦法、條例中沒有明確執法權歸屬,或是執法權歸屬城管、公安等非公園管理單位。而公園管理單位與執法部門沒有能夠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建立長效管理工作機制,致使相關條例、辦法不能深入落實。因此,公園管理單位對于破壞公園設施、環境、秩序的不文明行為只能進行勸阻,不能進行處罰,降低了公園管理震懾力,加大了公園的管理難度。
城市公園中大多建有建亭、廊、橋、棧道等景觀設施,設有亮化、監控、噴泉、坐凳、垃圾桶等配套設施,且相關設施數量較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為設計施工、人為破壞、自然老化等因素,公園在交付使用后,園內各類設施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情況,既影響了設施的正常使用,又影響了公園景觀效果。
造成設施破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部分市民在游園過程中有意或無意的人為破壞;二是時間和氣候因素引起的設施設備自然老化;三是建園材料使用不當,部分公園在設計時,過度追求建園材料的美、新、奇等效果,而忽略了材料的耐久性。木質、普通玻璃等易腐爛、易破損材質的大量使用,縮短了設施的使用壽命,部分設施所使用材料較為新奇,給維修材料的采購增加了難度;四是公園建設時沒有嚴格把控施工質量,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或是施工質量沒有達到規范要求,增加了設施的壞損幾率,進而加大了公園設施維修的成本和難度。
城市公園中普遍存在公園景觀成型效果差、綠化維護不到位的情況,園內草坪雜化、地被、色塊退化嚴重,局部區域甚至出現黃土露天的情況。樹木長勢較差,生長緩慢,影響了公園植物生態景觀的持續發展。
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監管考核不到位。綠化養護公司為追逐經濟利益、降低管養成本,在管養過程中減少養護人員和機械投入,降低養護材料使用,造成植物養護不及時或措施不到位,而監管部門沒有及時發現問題并督促整改;二是市場化運作不良,因財政審批的預算資金有限,大多公園的管養利潤不足以吸引規模大、技術力量雄厚的綠化管養公司參與管養,而綠化管養公司大多為專業技術人才匱乏、先進設施設備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的小公司;三是招投標制度不完善,部分企業掛靠、借用其他公司資質,或是采用不正當競爭方式,低價中標,擾亂了綠化管養的市場;四是公園設計施工時沒有充分考慮植物生長特性,大量使用引進樹種,或植物配置不當,造成植物長勢差、退化快。
1.城區開放式公園主要是依靠政府財政撥款維持日常開支,財政部門對公園的經費審批大多較為嚴苛,資金核算沿用多年前的核算標準,沒有充分考慮公園設施損壞頻率的增加和人工材料成本的上漲,每年所審批的資金,只能勉強維持公園的正常運作,沒有足夠資金用于公園的進一步改造和提升。
2.園林體制改革致使編制急劇減縮,公園管理機構管理人員不足,再加上近年來城市園林事業的飛速發展,管理項目不斷增多,管理面積逐年增大,公園管理部門在管理過程中已明顯力不從心,限制了公園總體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造成開放性公園諸多管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確保城市公園的健康運行,持續發揮公園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就必須抓住問題重點,找出問題根源,逐一破除。
要根據公園管理的實際情況,積極采取措施,完善公園管理體制,理順公園管理機制,合理增加人員編制。公園管理部門應嚴格履行自身自責,確保公園管理及時、到位。
1.加快制定公園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從法律層面為公園管理提供有力支撐。通過多種方式向市民宣傳和普及公園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形成濃厚的法制教育氛圍,強化廣大市民的愛園意識,提高人們愛綠護綠的自覺性,讓市民在耳濡目染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主動制止和糾正各種破壞公園綠化和設施的行為。
2.向公安、城管部門借力,制定聯合執法機制,依據相應的法規、條例,明確權責分工,制定詳細、規范、操作性強的執法程序,加大查處力度和頻次,堅決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有效形成震懾作用。
1.開放式公園不等于敞開式公園,公園在設計時有必要對非入口區域使用敞開式或隱蔽式欄桿進行圍閉,在公園出入口合理布置圍欄,在保障行人通行的情況下,阻擋車輛入園,有利與公園的安全管理和秩序維護。
2.在設計和建園時,應注重基礎設施的技術性與實用性的結合,找到合適的平衡點,在滿足景觀效果、使用功能的同時,要最大限度地考慮景觀設施的可維護性和耐久性,為后期的管理維護提供便利。
除公園物業管理、綠化管養外,公園管理部門應當將公園的景觀設施、配套設施設備的維修保養也納入到市場化運作中來,即便于統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減少維護成本。要注重服務公司的選擇,在招標時,應制定詳細的資格標準和技術響應要求,擇優選擇物業服務公司、綠化養護公司和設施維修維保隊伍。若是在養護管理過程中發現掛靠、借用資質行為,要會同招標行政管理機構,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并給予管護企業以相應處罰,逐漸壓縮并消除無資質、水平低的不良企業的生存空間。
要本著“三分建設七分管養”的原則,一是從實際出發,切實加大公園養護管理投入,要落實專項資金,保證公園綠地的維護管理經費,為公園管理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要注重加強公園管理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為公園管理提供技術支持,保證公園管理的專業化管養水準,促進管理方式的進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要大力推行公園標準化管理,全面推進公園管養專業化、精細化。在公園綠化管養方面,養護單位要根據各地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標準,結合公園自身特點,制訂詳細的年度養護計劃,嚴格按照公園養護管理標準進行養護。在公園物業管理方面,各公園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操作程序和規范標準,劃片管理、重點控制,落實責任到人,全面落實公園環境整理、秩序維護、安全控制等工作。要建立完善的監督考核機制,嚴格落實考核制度,做好日常檢查和記錄,確保各項管護工作落實到位,對于服務單位違反約定的行為,嚴格處罰到位。
公園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社會性強的工作,只有不斷提高認識,加強公園各項基礎管理工作,在管理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全面提升公園管理水平,才能推動城市公園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進而為城市的生態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夯實基礎。
[1]王昊.淺談開放式公園的管理[J].現代園藝,2012(24).
[2]牛春梁,巴愛利.開放式公園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園藝文摘,2013(11).
[3]李璐.免費公園管理問題剖析及發展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