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昀 臨沂職業學院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建設難點與對策
孫麗昀 臨沂職業學院
近年來人們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業單位要想提升自身的管理效率,必須要加強內控制度的建設。本文剖析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工作的建設難點,并從五個方面提出了相關的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難點 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建設,是為了增強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意識,更好地發揮行政資源的職能效用,規范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建設行為,改變其內部會計控制建設的混亂局面和滯后狀態;也是我國政府為了推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進程,促使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而采取的重大舉措,對我國的經濟和政治生活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對內部會計控制建設的正確認識,內部會計控制建設的意識淡薄。行政事業單位認為自己行使的是公共服務的職能,不需要進行內部會計控制的建設,因此導致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建設制度上的不健全,或者即使存在這樣的規章制度也會因認識上的不到位而導致執行上流于形式。
其次,對內部會計控制建設的錯誤理解導致風險防范意識不足。行政事業單位認為自己不是企業,不具備生產的功能,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的時候既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也沒有必要承擔相應的經營風險。這種錯誤的定位導致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對社會、經濟和政治風險的防范意識,缺乏對相應風險的科學評估,因此沒有制定合理的相應的風險預警方案以及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在控制建設方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建設還體現在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會計的基礎工作有待加強等方面。行政事業單位各部門林立,職責交叉現象較為普遍,無法真正做到職責分明。因此這種行政的弊端就導致了財務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存在著管理的漏洞和管理的隨意性。制度的缺失和管理上的疏漏使得會計資料不完整、程序不規范、人員分工職責不明、印鑒管理存在漏洞等嚴重問題,使得會計的基礎工作無法有序規范地完成,更不用說實行對財務管理的制約和有效監控了。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建設不到位體現在國有資產的管理方面,就是國有資產的損毀和流失現象較為嚴重。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行政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購置、管理和處置的不當。沒有完善的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就無法保證固定資產在購置后進行及時的財務入賬和核查,也無法保證對固定資產進行有效的閑置管理和維修保管工作,使用手續的缺失和資產轉移、損毀現象使得國有資產流失嚴重,國有資產的規范化管理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
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應該改變對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建設的態度,糾正以往的錯誤認識,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的管理機構,實行責任到人和責任追究機制,讓每個人都充分意識到建立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性并執行到位。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風險防范意識,制定科學合理的風控規避措施以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安全有序進行。同時還要強化內部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人員風險知識的培訓與教育,提升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健全單位風險管理文化,讓單位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員都可以意識到風險的存在,并制定完善的風險評估制度。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參與經濟活動各個環節中存在的風險,要進行系統、全面、客觀的評估,遵循“應評盡評”、“風險可控”的原則,重點防控機構運轉、預算編制、公共關系、崗位利益上存在的沖突,并做好內部會計控制指導與監督工作,作為財務部門要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指導,撥出經費為內控制度提供財政支持。此外各個行政事業單位還要強化責任追究制度,制定第一責任人,如果由于內控制度缺失出現腐敗和舞弊問題,除了處罰當事人之外還要對一把手進行問責,只有這種完善的風險評估制度,才能夠將各類風險問題扼殺在搖籃外。
要做到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建設的順利開展,就必須發揮財務管理的監督職能。因此必須建立健全財務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并保證人員分工職責分明,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財務的管理工作。加強會計的基礎工作,規范相關財務出入賬的流程,加強印鑒的管理工作,實行一定的規避制度,保障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由于各類因素的影響,行政事業單位存在“產權人虛位”的問題,影響了單位內部的內控動力,而動力是一個單位發展的核心因素,各個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制定“加油”機制,完善相關的規范,強化外部的監督,檢查內控制度的建設進程與效果。在外部監管機制上要重點落實單位內部的內控制度,提高監管機制的操作性,明確監督人、監督方式、監督時間、監督結果、激勵方式、處罰機制等等,尤其要注意到這一項工作屬于一把手工程,如果制度執行效果不佳,要落實追責制度,保證內控建設可以取得理想的成效,朝著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方向發展。
重視并規范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對固定資產的購置要進行科學的調研和民主的評議,盡量做到資源配置的合理和結構的優化。對閑置資產要進行定期的清點和核查,保障必要的維修和保養。可以通過租賃等方式對閑置資產進行有效盤活,盡量減少國有資產的流失和損毀。關于日常財產的購置,要杜絕盲目購買的問題,“需要什么,就買什么”,對于需要購置的資產要提前進行調查和研究,保證資產的購買符合市場規律的要求,避免出現價格虛高的問題。購置的資產要加強管理,盡可能的延長資產使用壽命,發揮出資產的效用。
由于人才的缺失嚴重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開展效果,要解決人才問題在內控制度建設初期先要引進外部人才,借助外部人才的力量來順利完成各類建設目標,并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為內控制度的實施提供人才保障。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到,專家起到的是監督作用而不是建設主體,建設主體應該是行政事業單位本身。為了優化管控效果需要對單位內部的組織結構、崗位涉及、職責權限進行分析,對內控風險進行系統的評估,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解決問題,讓內控制度可以發揮出應有的價值。
內部會計控制風險受內部會計控制環境的因素影響,正確處理內控環境和內控風險的關系是內部會計控制有效執行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要優化內部會計控制環境,分析、防范和控制行政事業單位的風險。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日常工作中,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把工作成果以及工作的進度等對民眾進行及時有效的公開,自覺接受來自社會的個人及單位的監督,保障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而且在公開的內容、范圍、方式及頻率上都要有所規范,對于公眾所質疑的問題要及時反饋和解釋,真正實現公開到民眾都能看懂、看透徹,單位內部也要加強信息溝通和信息化建設。
綜上所述,行政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工作難就難在領導的不重視和各相關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無法保證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對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建設的有效監督以及實現對國有資產的科學管理。因此必須轉變領導觀念,創新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并實現崗位責任制以實現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建設的有效管理以及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1]陳菡,陳愛華.行政事業單位與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差異分析——基于COSO內部會計控制整合框架視角[J].生產力研究.2013(10).
[2]李梅英.再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試行)》——寫在實施一周年之際[J].時代金融.2015(02).
[3]王秀英.以內部會計控制建設提升行政事業單位風險防范水平方式探析[J].財政監督.2013(09).
[4]劉玉廷,王宏.美國加強政府部門控制內部建設的有關情況及其啟示[J].會計研究.2008(03).
[5]杜滕滕.COSO框架下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問題探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