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巧軍 徐嘯濤
[摘 要] 基于“互聯網+”的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平臺建立了學生與指導教師如何點對點的交流平臺,解決了學生在企業實踐過程中無法使用電腦及網絡上報信息的問題。對校企合作和頂崗實習數據進行科學高效的信息化管理。高效科學收集海量數據,進行有效統計分析。針對基礎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和深入挖掘。為構建校企合作企業信息平臺,完成合作企業分類信息庫建設工作提供了基礎數據與技術保障。
[關鍵詞] 數據管理;移動互聯網;信息采集;統計分析;質量優化;隱私風險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7) 02-0030-02
學校、企業、學生之間缺乏通暢的信息溝通交流平臺,學生和企業沒有有效對接,導致了一方面是企業招不到頂崗實習的學生,而另一方面是學生找不到合適的頂崗實習企業。其次浙江省中小企業眾多的產業結構導致了學生分散和集中相結合的崗位落實方式。學生分散在不同地域不同企業中參加實習,指導教師師生比低,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因素決定了師生指導及實習管理上存在漏洞[1]。實習管理無法實現大數據統計、分析與反饋、有效不斷推進。
一 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數據管理模式
現在,國內雖然對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體制機制有很多探索與研究,但如何利用現代技術來提高頂崗實習成效的研究并不多,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 傳統手工數據管理模式
80%的高校在頂崗實習管理中,沒有任何的技術手段予以支持和管理。基本沿用傳統的手工數據管理模式,即簡單的通過EXCEL辦公軟件收集相關基礎的、重要的、簡單的信息。通過excel文件的傳遞來進行數據的匯總,效率極其低下,數據的準確性和標準性無法達到統計分析的要求,無法做出數據分析。
2 傳統互聯網數據管理模式
部分高職院校自主開發了基于傳統互聯網技術的頂崗實習管理平臺,并在各類高職院校中推廣使用。其系統的信息收集能力相比傳統手工數據管理模式有了較大的改進,數據的準確性和標準性達到數據統計分析的要求。然而,學生分散在不同的企業參加頂崗實習,很大一部分學生在工作崗位上無法接觸到電腦及其網絡,無法快速便捷的提交信息。另外,企業招聘信息嚴重滯后[2];學生教師聯絡溝通指導信息嚴重滯后;系統域名的遺忘;每次登陸系統均需要輸入用戶名密碼進行身份認證;學生賬號密碼重置管理等繁重工作量都是系統推廣使用的現實瓶頸。很多系統名存實亡,逐漸被院校所放棄。
3 移動互聯網APP模式
隨著移動互聯網絡的高速發展[3],部分軟件開發企業開始關注到頂崗實習管理的實際需求,開始嘗試開發專門的APP手機軟件用于解決學生的頂崗實習企業匹配及實習管理。老師和學生潛意識里即認為安裝APP軟件存在拖慢手機運行速率、泄露個人安全隱私等隱患。以APP的方式雖然能達到平臺數據采集分析的功能,但老師、學生下載安裝APP積極性不高,乃至抵觸。在目前的現實情況下分析,采用移動互聯網APP模式開發頂崗實習管理平臺存在較大的推廣風險。
分析上述3種不同管理模式的缺點,本文擬依托目前最主流的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微信。通過對微信公眾平臺的二次開發,打造一個使用簡便、監控實時、管理有效并具有數據采集、實時統計、分析反饋、質量控制等多功能的管理平臺。通過我校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開展和實際管理機制研究,從學生動員、安全教育、信息采集、過程管理、溝通指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總結交流、評獎評優全方位需求分析、流程分析,建立數據信息庫、制定實施計劃、建立反饋與監督機制,不斷完善和推進管理系統的研究和設計工作。已初步完成工學結合頂崗實習軟件平臺的模型架構,部分功能模塊已投入試運行,得到了企業、學生、教師的認可。
二 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頂崗實習管理平臺數據管理模型
為了破解上述學生下企業頂崗實習存在的難點,采用新技術新方法研發一套基于“互聯網+”的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平臺,提高實習的效果,對頂崗實習過程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該平臺具有使用簡便、監控實時[4]、管理有效等特點,是一個具有數據采集、實時統計、分析反饋、質量控制等多功能的管理平臺。它改變了原有的金字塔型層層匯總,逐級遞交數據管理模型,提出了扁平化的新型數據管理型(如圖1)。
1 溝通交流
企業學生交流:企業可快速發布崗位招聘信息,學生通過手機快速查閱并選擇理想企業投遞簡歷。學生即時添加企業HR個人微信,實現手機在線遠程視頻面試,節約企業招聘、學生應聘成本。
教師學生交流:學生可隨時使用手機通過微信平臺提交個人周記信息,指導教師在教師中心進行及時的查閱,并給出指導意見,并通過系統進行點對點的溝通指導[5]。
2 管理功能
按學院、按專業、按班級實時統計已實習學生數量和比例,對整體進度提供數據依據。
3 統計分析
系統具有快速收集海量數據并進行匯總分析的功能,作為后續頂崗實習管理工作提升的依據。
4 問卷調查
給出更為具體的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問卷調查模塊,學生使用手機在碎片時間提供更為詳細準確的信息作為調查樣本,給出統計分析報表,并可實時跟蹤調查進度及調查結果[6]。
三 實習管理平臺開發與應用意義
國內雖然對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體制機制有很多探索與研究,但如何利用現代技術來提高頂崗實習成效的研究并不多,主要有以下幾種數據管理模式:第一種,傳統手工數據管理模式。80%的高校在頂崗實習管理中,沒有任何的技術手段予以支持和管理。基本沿用傳統的手工數據管理模式,通過excel文件的傳遞來進行數據的匯總,效率極其低下,數據的準確性和標準性無法達到統計分析的要求,很難為后續的數據分析改進提供依據[7]。第二種,傳統互聯網數據管理模式。部分高職院校自主開發了基于傳統互聯網技術的頂崗實習管理平臺,并在各類高職院校中推廣使用。其系統的信息收集能力相比傳統手工數據管理模式有了較大的改進,數據的準確性和標準性達到數據統計分析的要求。然而使用不便、信息滯后、登錄繁瑣等客觀原因都是系統推廣使用的現實瓶頸,逐漸被院校所放棄。第三種,移動互聯網APP模式。隨著移動互聯網絡的高速發展,部分軟件開發企業開始關注到頂崗實習管理的實際需求,開始嘗試開發專門的APP手機軟件用于解決學生的頂崗實習企業匹配及實習管理。然而APP體量大、下載安裝不便、拖慢手機運行速度、泄露安全隱私風險等客觀原因容易引起教師學生抵觸,應用效果并不良好。針對上述3種不同管理模式的優缺點分析,學校首創了基于“互聯網+”的學生工學結合管理平臺。
結合用戶體驗調查,依托主流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微信,打造全新的“互聯網+”模式。通過對微信公眾平臺的二次開發,平臺具有使用簡便、監控實時、管理有效等特點。平臺除了使用簡便、監控實時、有效管理等特點,還具有大數據采集、實時統計、分析反饋、質量優化等多種功能,構建了校企對話窗口和平臺,可互相及時了解需求和溝通,對每年學生實習的數據,如實習工資收入、實習崗位、實習對口率、實習企業性質等進行統計分析,有效反饋,以便在下一輪實習中提出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法。
總之,基于破解上述學生下企業頂崗實習的存在的難點,采用了新技術新方法研發了一套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頂崗實習管理平臺,提高了實習效果,對頂崗實習過程進行了科學有效的管理。
參考文獻
[1]陳樹彬,陳罡,張淑敏.校企聯盟——工學結合人才
培養模式研究[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5):51-53.
[2]李紅賢.高職教育工學結合模式下生產型實訓基地
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0(3):32-34.
[3]許晉仙.高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D].華
東師范大學,2011:12-14.
[4]殷紅.我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綜[J].職教論壇,2011
(12):11-13.
[5]蔣波.創新技能型人才培養與高職院校教學改革[J].百
家論苑,2012(5):43-44.
[6]徐磊.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生就業能力培養研究[D].蘭
州大學,2012:12-14.
[7]牛艷莉.高職院校“多學期、分階段”頂崗實習模式實踐
探索[J].繼續教育研究,2012(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