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勝飛 張瑩 孫穎 婁玉印
[摘 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需求,地方院校應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的。本文通過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應用到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中,通過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考核方法的改變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復合型人才,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應用技術型;理實一體化;機械制圖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7) 02-0076-02
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和部分工科專業中比較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讀圖和制圖的能力[1-2]。該課程是一門對實踐和理論同時要求較高的課程,也是后續專業課程的一個基礎和鋪墊,因此對學生的掌握程度要求較高,是學生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基礎[3]。傳統的本科教學以理論為主、實踐為輔,主要考慮到本科教學中知識結構的系統性。但此類教學方式在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企業需要應用型人才能夠解決實際工程問題,這就要求學校必須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因此,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中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對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 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實踐
1 課程內容體系重構
傳統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在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時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課程內容上沒有進行創新,教學模塊還是照搬教材上的內容體系。為方便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筆者嘗試對機械制圖學時少的課程內容進行了重構,設計出新的課程結構,如表1所示。
重構的課程內容將課程體系劃分為9個學習任務,以任務的形式進行課程教學。任務之間循序漸進、層層遞進、邏輯性強,最后通過所有學習任務保證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在新構建的學習任務中淡化了畫法幾何方面的知識內容,重點突出了機械制圖中制圖能力與讀圖能力的培養,每個學習任務中均設有理論教學和實踐鍛煉兩部分內容,理論教學和實踐鍛煉部分又分別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
在理論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為目標,在實踐環節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職業素養為目標,通過兩個環節的相互配合,使學生具備基本的工程圖樣識讀和表達能力,為將來從事工程設計和設備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有機結合,這樣既能保證機械制圖本科教學中知識體系的系統性與完整性,又能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達到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目標。
2 教學形式組織
機械制圖課程知識點較多,內容復雜。例如,畫法幾何部分的知識點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有些知識點需要大量的實踐練習;此外還有些知識點需要學生既要理解又要記下來,這就給課程教學帶來了很大困難,很多往往是其中的某幾個內容上沒有跟上,以后的就直接放棄了。因此,教師要正確引導,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進行課程教學需要在教學組織形式上有所改變和突破。
(1) 教學形式
課堂教學有講授法、練習法、演示法、參與式、互動式等多種形式[4],這些教學形式都是課程教學的有效方法,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的選用。一般情況下,理論課可發揮講授式的優勢,同時可融入參與式等形式教學方法。
(2)教學組織
通過課程內容的重新構建,已經將課程教學劃分為不同的任務,因此在組織教學時,教師可根據不同的任務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項目[5],通過項目組形式組織教學。項目組形式開展教學,不同的項目組之間存在競爭關系,同時,項目組內部需要學生相互配合,達到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敢于突破等職業素質的目標。
(3)教學環節
課程有課上和課下兩個環節,課上環節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課下環節可通過微課、慕課、微信、作業等方式鞏固和擴展課程知識點,并提高動手能力。
二 課程改革配套
為使機械制圖理實一體化教學能夠順利進行并能有較好的教學效果,很多與課程相關的各類軟、硬件已經不適合用在此類教學模式中,因此需要做出適當調整和進行改革。
1 一體化教室建設
教室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場所,是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要活動場所,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要求既能傳授理論知識又需要進行實踐活動,而傳統的教室在這方面無法滿足教學的要求。首先一體化教室應具備多媒體演示、黑板等設施方便教師進行理論講授;其次一體化教室的學生位置應方便教師與學生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分組溝通并且方便調整,教室的課桌椅應滿足學生快速進行圖紙繪制;再次教室內應配套相關資料、工具以及繪制所需的各類模型、優秀作品展覽柜等。
2 配套教具
教具是教學過程的一項重要輔助設備,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的開展,使得一些傳統的教具不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因此,需要對傳統的教具修改或者教師自行開發教具。特別是在一些項目式的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具的地位更顯得重要,提前自制教具或者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制作教具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3 案例項目
教學改革的目標是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更貼合企業的用人需求,因此在實踐教學環節中的教學案例項目最好是源于企業實際生產開發項目。這需要授課教師在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之前能夠提前研究、選用、改造并制作出合適的課程案例,提高教學質量,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
三 課程考核與評價
課程考核是衡量教學質量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學質量的保障。而傳統的考核方式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不適用于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這就要求建立與之相配套的課程考核與評價方法。鑒于理實一體化教學很大一部分教學環節是實踐環節,因此過程考核是整個課程和考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可將課程整體考核分為過程考核、答辯考核、期末筆試考核幾部分,通過多種考核方式評價學生的參與度、工作態度、團隊合作溝通能力、知識技能掌握程度等。
過程考核包括平時的課程表現、平時作業等,通過課程考核及時評價反饋,注重現場評價和作業的及時評價;答辯考核可以考核學生的整體知識的把握程度、自身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等。期末筆試考核是對學生最終對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的一種直觀體現,課程結束考試作為總結性評價,課外以學院科技創新活動等形式作為參考性評價[6]。
總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對應用型技能人才需求進一步加大,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上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不僅要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掌握實踐技能,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本文以機械制圖的課程教學為試點,在課程教學改革中主要從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質量等幾個方面進行探索,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項目中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孜勤.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機械制圖中的應用[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06).
[2]鄧曉斌, 胡正奇. 理實一體化教學在中職機械制圖課程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5(08).
[3]武昭暉,陳彩萍. 理實一體化教學在制圖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3).
[4]王鳳維.淺談高職學生《工程制圖》的理實一體化教學[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2).
[5]王秀梅.械制圖實訓課理實一體化項目教學改革的探究[J]. 成功(教育),2012(03).
[6]周玲, 權建洲, 許平勇. 《工程制圖》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實施研究[J]. 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