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高職教育的課程開發中,專業課程特別是專業基礎課程如何實現職業性一直是困擾高職教師的一個難題。本文分析了當前高職經管類專業經濟法課程在職業性方面存在的四個問題,并從課程培養目標、課程內容的選取、課程的實施及課程的考評等四個方面著手開發和改革以凸顯和實現高職經管類專業經濟法課程的職業性。
關鍵詞 高職經管類專業 經濟法課程 職業性 凸顯和實現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1.019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nomic Law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U Jingwen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aogan, Hubei 432000)
Abstract In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 to realize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especially the basic courses,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the teacher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ur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law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occupation of the occup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o highlight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economic law course in four aspects of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content and curriculum from the selection, implementation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etc..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economics law course; professional; highlight and realize
職業性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特性,職業教育的基本目標是讓學生在校期間初步學會如何工作并為其職業發展奠定基礎,這種屬性決定了職業教育課程要能將學生的學習和將來的工作緊密聯系起來,因此,高職教育的課程的設置、開發和建設彰顯其職業性已然成為高職教育界普遍關注和研究的課題。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經濟法課程作為高職經管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有些專業教學標準還將經濟法課程定位為文化基礎課),其職業性遠沒能充分體現,這使得該課程在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高素質高技能型經管類專門人才的作用沒有有效發揮。
1 高職經管類專業經濟法課程職業性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職經管類專業的經濟法課程主要講述與企業經濟管理相關的一些經濟法律、法規,以培養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法律素質的既懂經濟又會管理的復合型經濟管理人才。然而,在高職教育中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開發和改革如火如荼的如今,經管類專業經濟法課程的學科課程特征依然明顯,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及課程考核等都沒有或缺少專業職業針對性,具體表現在:
(1)經濟法課程仍然帶有明顯的學科課程特征,缺乏職業的針對性。高職經管類專業涵蓋市場營銷、物流管理、工商企業管理、會計、財務管理、金融管理、國際貿易等專業,不同的專業面向的職業及其崗位不同,自然對法律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不同,但是在目前許多學校這類專業經濟法課程所教授的學習內容基本相同或差別不大,企業法律制度、市場管理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宏觀調控法律制度等面面俱到,過分強調學科的系統性和知識的完整性,與職業教育課程定向性的要求相距甚遠;課程內容理論性較強,與職業教育課程的應用性要求相距甚遠;而且該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相比具有明顯的獨立性,造成和加深了與專業課程的分離,不能較好地服務專業知識的學習,與職業教育課程整體性的要求相距甚遠。
(2)課程培養目標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有些脫離,職業能力培養明顯不足。高等職業教育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在課程特別是專業技能課程、專業核心課程的職業性開發和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作為經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經濟法課程開發卻明顯滯后,絕大多數高職經管專業經濟法課程仍主要為專業學習提供基礎性服務,即注重經濟法律知識的傳授,沒有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明確課程培養目標,更不可能針對專業所面向的經濟管理相應崗位去進行專業職業技能的培養。
(3)課程實施者教師沒有企業經濟管理相應的職業經歷,教學中很難針對職業崗位工作進行有效的工學結合。工學結合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特征已被廣大職業教育工作者認同和接受,近幾年,高職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養、課程改革和教材開發中對工學結合進行了深入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然而,由于經濟法課程教師大多由“兩課”教師兼任或直接由高校畢業到學校任教,沒有企業經濟管理相應的職業工作經歷,不了解經管專業所面向的職業崗位在完成崗位工作任務到底需要和具備哪些經濟法律知識和應用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只能注重法律知識的傳授,即使有些實踐教學那也只是案例分析等,而針對職業崗位任務的工學結合的“做”則幾乎完全沒有。
(4)在課程評價上,無論是評價主體、評價內容還是評價方式都沒能體現職業性。目前,高職經管專業經濟法課程的考核評價主體仍然是校內任課教師,盡管有些加入了學生小組評價或學生互評,但沒有企業管理人員參與;考核內容仍以知識考核為主,盡管有學習過程性考核和法律知識應用能力的考核,如平時考勤、作業、案例分析、模擬演示、課程結業小論文等,但該“過程”并非“工作過程”,該“應用”并非是基于“完成崗位工作任務”的應用。這種無職業性的課程考核評價不利于職業人才的培養。
2 高職經管類專業經濟法課程職業性開發對策
2.1 課程培養目標應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遵循職業能力本位原則
高等職業教育鮮明的職業性特征決定了專業課程設置應始終圍繞專業培養對象的職業能力這一主題,將課程培養目標與專業培養目標有機結合起來,不能單純追求學科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高職經管類專業經濟法課程在培養學生經濟法律基本理論知識、法律素質和經管類專業相關領域工作的崗位能力和專業技能,使學生能勝任企業經濟管理崗位或崗位群的工作、具有終身發展能力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如我校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主要面向武漢城市圈中小型制造和服務企業,培養從事企業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掌握從事本專業職業工作所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具備從事本專業職業工作所必需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養,能勝任企業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職業領域的基層管理崗位(或崗位群)工作,具有終身發展能力和一定的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該專業所面向的工作崗位是中小型企業的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職業領域的基層管理崗位(或崗位群),基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相應的就業崗位,其經濟法課程的培養目標應該是服務于企業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職業領域的基層管理崗位工作所需要的經濟法律知識和應用能力,使經濟法課程成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僅僅是定位于培養學生懂得一定的經濟法律知識,又具有一定的法律素養的專業基礎課程。
2.2 課程內容的選取應遵循職業成長規律原則
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其課程不僅僅是要反映企業崗位工作需要,而且還要遵循學習規律、人的職業成長和職業生涯發展規律。因此,經管類專業經濟法課程內容的選取:首先要提供職業入門教育,即讓學生學習本職業(專業)的基本工作內容,了解職業輪廓,完成從專業選擇向職業工作過渡并初步建立職業認同感。如市場營銷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就以完成市場營銷工作內容為主線選取:(1)熟悉營銷產品的相關法律法規,如產品質量法、價格法等內容;(2)促銷方面的法律法規,如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內容;(3)完成產品銷售中的合同事務的法律,如合同法等內容;(4)維護市場營銷秩序的法律,如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等內容;(5)了解營銷企業產品銷售的稅收繳納的法律,如增值稅法、營業稅法和企業所得稅法等內容。其次,課程內容的選取還要提供職業關聯性教育,即讓學生對工作系統、綜合性任務和復雜工作建立整體認識,這樣,市場營銷工作人員還要了解營銷主體即公司企業的運營管理,還要懂得在營銷工作中對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防止對其他企業知識產權的侵害以及經濟活動中糾紛的處理等復雜性工作,因此,市場營銷專業經濟法課程除了選取上述內容外,還要選取公司企業法、知識產權法律和仲裁訴訟等法律制度。以滿足學生在職業情景中完成一定難度的工作任務。再次,課程內容的選取還要滿足職業資格證的獲取的需要和創業的需要。職業教育的就業導向決定其課程還必須幫助學生獲取職業入門的資格證和職業發展資格證,如會計專業學生要想從事會計工作,必須獲取會計從業資格證,而經濟法課程是獲取會計從業資格證的重要考試內容之一。除此之外,會計專業學生要想獲取初級會計師以及之后獲取中級會計師等,經濟法課程都是其考試的重要內容。另外,創業教育是高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畢業后創業涉及到如何設立公司或企業?如何對公司企業進行運營管理?如何開展員工招聘及進行勞動關系管理?如何與其他企業開展經濟業務聯系?如何防范企業經營風險等等,要滿足以上創業需要,經管類專業經濟法課程可選取公司企業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等相應法律法規。
2.3 課程的實施應遵循工學結合原則
高職經管類專業經濟法課程基于完成職業實際工作任務而選取的教學內容要滿足職業綜合能力的培養,其課程實施必須實行工學結合,即由教師和企業相應管理崗位優秀工作人員共同基于完成相應工作任務來組織教學,在做中學、在做中教,以培養學生在完成相應崗位工作任務中運用經濟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完成崗位工作任務的能力。如企業營銷管理崗位經常要與客戶進行商務談判并簽訂經濟合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崗位工作人員如何簽訂勞動合同并進行勞動關系管理,建立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等等,都要求學生既需要相應的法律知識,又需要相應崗位工作的實踐經驗才能較好地完成上述工作,這是僅僅靠學校教師特別是缺乏經管企業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是無法完成相應教學任務的。
2.4 要構建實踐性、職業性的課程考評體系
目前絕大多數學校經濟法課程的考核還仍然以知識性、理論性考核為主,與崗位工作任務無關。要使經濟法課程真正在經管專業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中發揮作用,課程的考核也必須在實踐性、職業性上下功夫。即考核內容要與完成相應崗位工作任務即“做”的內容緊密聯系。法律知識只是一種工具,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即“做”,所以課程考核的主體應該包括學校教師和企業相應管理崗位工作人員。
3 結束語
高等職業教育的職業性決定了高職教育課程也必須具有職業性。高等職業教育中,不管是專業技能課程,還是專業基礎課程、文化素質課程,都要緊緊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服務于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精神的培養,因此,凸顯和實現課程的職業性是高職教育課程開發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持續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經濟法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4B39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 徐國慶.學科課程、任務本位課程與項目課程[J].職教論壇,2008(20):4-15.
[2] 李麗潔.美國營利性大學的職業性課程[J].國外職業教育,2011(1):44-46.
[3] 喻靖文.高職經管類專業經濟法職業能力培養的探索[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