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湖南省岳陽市學齡前幼兒體質監測結果分析與比較
王 亮
探討學齡前幼兒形態、機能和素質指標的城鄉差異,為制訂幼兒工作政策提供依據。方法:采取隨機整群抽樣的原則選取監測對象,按照《2014年國民體質檢測標準》進行監測。選取各形態指標、機能指標、素質指標對城鄉男女幼兒的體質狀況進行分析。結果:3~6歲男性城鎮幼兒與鄉村幼兒在身體形態指標方面, 除5歲幼兒身高有明顯差異外,其余無明顯差異。在身體機能方面,除3歲男童組和4歲女童組出現明顯的城鄉差異(p≤0.01)外,其余年齡段均無明顯差異。在身體素質方面,除4~6歲女幼兒立定跳遠城鎮高于鄉村外,女幼兒其他素質指標和男幼兒素質指標相比,均是鄉村優于城鎮或無明顯差異。結論:城鎮幼兒身體形態水平明顯高于鄉村幼兒,而素質指標則是鄉村幼兒水平明顯高于城鎮幼兒。
體質;學齡前幼兒;國民體質監測;比較
體質是形態、機能、身體素質及健康營養狀況的綜合體現。國民體質不僅僅是單純的個人健康問題,更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國家富強文明的標志。3~6歲的幼兒處于生長發育快速增長期,幼兒階段發育水平不僅影響著其學齡期、青春期的體質狀態,對其成年后體質也有著深遠影響。目前岳陽市3~6歲年齡段幼兒35.1萬,其中城鎮幼兒18.35萬,農村幼兒16.75萬。基于我國城鄉發展差異的國情,為系統掌握岳陽市幼兒體質現狀和變化規律,了解3~6歲城鄉幼兒體質發育特征與差異,改善城鄉幼兒發展環境,縮小城鄉幼兒教育保健差距,促進岳陽市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現將2014年第四次國民體質監測中湖南省岳陽市3~6歲城鎮幼兒與農村幼兒有關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的結果與分析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2014年岳陽市國民體質監測中3~6歲男女城鄉幼兒,抽測對象為身體健康、發育健全、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并能從事簡單身體活動的幼兒。按照國民體質監測方法在岳陽樓區、云溪區、君山區、岳陽縣、平江縣、華容縣、湘陰縣、臨湘市、汨羅市等9個縣市區隨機抽取了共1709名幼兒(3~6歲),其中男幼兒871人,女幼兒838人。
1.2 年齡分組
幼兒分為城鎮幼兒和農村幼兒兩種人群,按性別分四類樣本,以每歲為一組,四類樣本共計16個年齡組。
城鎮幼兒:指父母擁有非農業戶口,本人生活在城市的幼兒。
農村幼兒:指父母擁有農業戶口,本人生活在農村的幼兒。
2014年岳陽市國民體質監測幼兒組樣本分布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幼兒(3~6歲)人數分布情況
1.3 監測指標與方法
1.3.1 監測指標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國民體質監測工作規定》的測試項目、器材、要求以及評價體系對幼兒(3~6歲)身高、坐高、體重、胸圍、上臂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安靜心率、立定跳遠、網球擲遠、坐位體前屈、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雙腳連續跳等指標進行測試和評價。
1.3.2 數理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程序要求輸入電腦,在此基礎上自行編程進行常規統計、分析比較在錄入程序中已設置效度檢驗,不合要求的數據在統計之前已完全刪除。
2.1 岳陽市城鄉幼兒(3-6歲)身體形態、機能指標分析與比較
形態機能構成身體素質的生理基礎。幼兒身體主要形態指標包括身高、坐高、體重、胸圍、皮褶厚度;主要機能測試指標為安靜心率。主要數據報告見表2。

表2 2014年岳陽市不同年齡組幼兒形態和機能指標數據
注:*=p≤0.05:;**=p≤0.01
結果分析:3~6歲幼兒的身高及坐高隨年齡增長均明顯增加,且在同齡之間男童高于女童,表現出明顯的性別差異;從身高年度增長值來看,男童年均增長值為5.71cm,女童年均增長值為4.73cm,與2010年湖南省國民體質監測報告報道的男童5.70cm和女童4.76cm的年均增長值無顯著差異,在4 ~5歲階段,男童和女童的年度增長相對較快,而在6歲時二者的年度增速明顯減緩;體重隨年齡增長而顯著增長,均值范圍男幼兒為17.02~21.99kg,增長幅度4.68kg;女幼兒為15.26~20.57kg,增長幅度為4.37kg,各年齡組男幼兒均大于女幼兒;岳陽市城鄉幼兒胸圍隨年齡明顯增長,均值范圍男幼兒52.47-59.36cm,增長幅度為6.22cm;女幼兒為51.27-58.64cm,增長幅度為5.84cm,其中,男女幼兒在5-6歲間增幅最為明顯;4歲組和6歲組女幼兒在上臂皮褶等指標上大于同齡男幼兒。
3~6歲男性城鎮幼兒與鄉村幼兒在身體形態指標方面, 除5歲幼兒身高有明顯差異外,其余無明顯差異。在身體機能方面,除3歲男童組和4歲女童組出現明顯的城鄉差異(p≤0.01)外,其余年齡段均無明顯差異。影響幼兒生長發育的因素很多,除遺傳因素以外,自然環境、生活條件、營養水平、體育鍛煉和文化教育等都直接影響生長發育。從本研究對象身體形態的比較結果上來看,以往普遍存在的城鄉差異,在總體上已不再具有顯著性,這可能與近年來農村社會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城鄉自然環境、生活條件、營養水平、體育鍛煉和文化教育等差異縮小密切相關。

表3 2014年岳陽市不同年齡組幼兒素質指標數據
注:*=p≤0.05:;**=p≤0.01
2.2 岳陽市幼兒身體素質分析與比較
表3為岳陽市幼兒(3~6歲)體質健康監測各年齡階段機能和和素質指標比較結果。結果分析:,岳陽市幼兒(3~6歲)立定跳遠能力隨年齡增長呈直線上升趨勢,且在各年齡組表現出明顯的男女差異,即男童的立定跳遠能力明顯優于女童,這說明男童的下肢肌肉力量發展好于女童;網球擲遠能力也隨年齡增長呈直線上升趨勢,且在各年齡組均表現出明顯的男女差異;坐位體前屈測試值隨年齡增長表現為趨減,女幼兒(3~6歲)坐位體前屈隨年齡增長表現出前增后減的趨勢;10米折返跑的速度均隨年齡增長不斷增加,但女童的快去增長較男童更加明顯;走平衡木的速度均隨年齡增長不斷增加,完成動作的時間明顯減少,男童和女童在4歲和5歲兩個年齡階段表現出明顯的快速增長特征;雙腳連續跳的速度均隨年齡增長不斷增加,完成動作的時間明顯縮短,男童在3~5歲階段增速明顯快于男童而6歲組的增速明顯下降表現出“前快后慢”的趨勢。
岳陽市學齡前男女幼兒(3~6歲)的立定跳遠測試男童組無明顯的城鄉差異,而在女童組中存在隔年(即3歲和4歲年齡組)出現明顯城鄉差異的現象;網球擲遠均值,雖表現農村優于城鎮,但這種城鄉差異在大部分年齡組中均無顯著性意義;坐位體前屈均值,在6歲男童組合3歲女童組中出現明顯的城鄉差異;10米折返跑均值,在3歲男童組和3歲女童組中表現為農村優于城鎮趨勢,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農村優于城鎮的趨勢迅速變化,表現為城鄉幼兒的差距不僅縮小且表現出交替領先現象,只是這交替領先并不具有顯著性;走平衡木時間均值,除在3歲男童和3歲女童組中未表現為明顯的城鄉差異外,其他年齡組均值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表現出明顯的城鄉差異(p≤0.05~0.01),這種農村優于城鎮的趨勢表明,農村幼兒在速度素質和平衡能力的發展上明顯優于城鎮幼兒。
3.1 岳陽市幼兒(3-6歲)的身體形態指標隨年齡增長均逐年明顯增加,表明出男童明顯高于女童的性別差異,且具有3-5歲階段增速較快而6歲階段增速變緩的“愉快后慢”的增長特征。此外,本研究發現,過去研究普遍存在的城鄉差異,在本研究中已不再有顯著性,這可能與近年來農村社會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城鄉自然環境、生活條件、營養水平、體育鍛煉和文化教育等差異縮小密切相關。與2005年湖南省同類研究對象比較分析發現,本研究對象的身體形態指標在3-5歲階段總體優于2005年湖南省同類研究對象,但在6歲階段因增長變緩而不能保持明顯優勢,這種情況是否與本研究對象發育較早有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比較研究還發現,本研究對象的坐高明顯高于2005年湖南省同類研究對象,這種現象提示,岳陽市幼兒可能具有“軀干長下肢段”的體形特征。
3.2 岳陽市幼兒(3-6歲)的身體素質指標隨年齡增長均逐年明顯增長,表現出男童明顯高于女童的性別差異。本研究發現,過去研究普遍存在的城鄉差異,在本研究中已有所變化,城鄉差距在縮小,部分指標二者之間不再具有顯著性。與2005年湖南省同類研究對象比較分析發現,本研究對象的身體素質指標總體優于2005年湖南省同類研究對象,但在6歲階段因增長變緩而不能保持明顯優勢這種情況是否與本研究對象發育較早有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比較研究還發現,本研究對象的下肢運動能力明顯好于2005年湖南省同類研究對象,而上肢運動能力明顯低于2005年湖南省同類研究對象,這種現象是否與岳陽市幼兒“軀干長下肢段”的體形特征有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 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組.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研究工作手冊[Z].北京,2014:36-38.
[2] 湖南省體育局,湖南省國民體質監測中心,湖南省體育科學協會.2005年國民體質檢測報告[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3] 張路.估算青少兒標準體重3種常用模型的實效性研究及其改進[J].體育科學,2000,20(2):65-68.
[4] 方愛蓮.學校體育工作質量綜合評價(評分)方法比較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4(2):42-44.
[5] 國民體質監測中心.2014年國民體質監測手冊[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4:26-61.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n Health Condition of Preschoolers in Yueyang City of Hunan Province
Wang Liang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ifferences of indicator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of preschoolers’ body shape, function and quality index,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evidence for policy formulation of kids work. Methods: According to National Physical Testing Standards of 2014, the monitoring respondents are selected by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principles. The analysis involves indicators of preschoolers’ form,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preschoolers’ physique conditions in urban area. Results: In indicators of preschoolers (3 to 6 years’ old)’ form, boys show no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part from the height of five-year-old boys. In indicators of preschoolers’ function, the group of three-year-old boys and four-year-old girls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0.01), and no other differences. In indicators of preschoolers’ quality, the level of four to six years old girls in urban area is better than that of rural area in terms of standing long jump. For other indicators of preschoolers’ quality,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r the indicators in rural area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urban area. Conclusion: The indicator of preschoolers’ physical form is much higher than rural area. However, the indicator of preschoolers’ quality of rural area is much higher than urban area. Key words: health condition; preschoolers; national physical testing standards; comparison
王亮(1975-),男,湖南岳陽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健康管理與運動醫學。
湖南理工學院體育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0 Sport School of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eyang 414000,Hunan,China.
G804.49
A
1005-0256(2017)03-0106-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