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芳,王建林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廣東 珠海 519090)
港口物流與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的實證研究—以珠海市為例
于桂芳,王建林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廣東 珠海 519090)
在對珠海港口物流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分析珠海市產業結構與港口物流發展的關聯關系,對珠海市產業結構優化提出具體的建議。
港口物流;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珠海;關聯度模型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優勢,以先進的軟硬環境為依托,強化其對港口周邊物流活動的輻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貨、存貨、配貨特長,以臨港工業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優化港口資源整合為目標,發展具有涵蓋物流產業鏈所有環節的港口綜合服務體系。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港口物流也隨之成為區域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支撐。
珠海位于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是廣東省的重要港口城市,區位優勢非常顯著。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珠海市港口產業城市一體化發展及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的港口建設規劃的實施,珠海市港口物流發展將迎來重要的歷史發展機遇。但是相對于發展成熟的廣州市和深圳市港口物流,珠海市港口物流發展還存著非常大的差距。有鑒于此,研究珠海港口物流與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有助于進一步明確港口物流在珠海市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對于新時期通過大力發展港口物流來推動珠海產業結構升級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珠海港位于珠江口西岸,臨海扼江,海路橫渡珠江口可達深圳和香港,已形成包括西部的高欄港區為主體,東部的萬山以及九洲、香洲、唐家、洪灣、斗門等港區共同發展的港口格局,規劃港口岸線長度110 560m。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生產性泊位147個,非生產性泊位5個,萬噸級以上生產性泊位27個,設計年通過能力1.52億t,集裝箱吞吐能力188萬sku。廣珠鐵路、高欄港高速、機場高速的通車以及珠三角西部城際天然氣管網建成,有效激活了珠海港海鐵聯運、江海聯運、海空聯運、海公聯運及管道運輸等多式聯運機制,使得珠海港成為華南地區中少數具備江-海-公-鐵-空全方位集疏運體系的港口。
近年來,港口物流發展非常迅速,2015年港口吞吐量達11 208.8萬t,再創新高。伴隨著港口物流的發展,珠海市經濟也得以快速發展,2015年全市GDP達2024.98億元,同比增長10.0%。同時,產業結構也不斷優化,全市三次產業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3.2:51.9:44.9,調整為2015年2.3:49.7:48.0,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2005-2015年間,珠海市港口貨物吞吐量與國民經濟發展基本呈正向相關關系。

圖1 珠海市港口物流與產業結構關系圖
從上述定性分析中可以看出,港口物流與區域產業結構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關系。為了驗證港口物流與區域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下面將對珠海市2005-2015年間的數據進行定量分析。
3.1 研究指標的選取和數據收集
根據相關文獻對現代物流衡量指標的研究,考慮到目前行業的通行規范以及數據資料的可獲性和可靠性,選用如下指標進行相關的研究:
(1)港口物流規模指標:港口貨物吞吐量(C*)可以近似代表港口物流的規模,即港口物流總量的大小。該指標基本上能全面反映區域經濟社會對港口物流的需求,也間接反映了對港口物流需求的近似規模。
(2)區域產業結構指標:本文考慮數據的可得性和有效性以及研究的可行性,選取地區生產總值GDP(C1)、第一產業產值(C2)第二產業產值(C3)、第三產業產值(C4)作為產業結構指標。本文的原始數據取自《珠海統計年鑒2015》和《2015年珠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產值和港口貨物吞吐量時間序列的樣本區間選擇為2005-2015年,共計11個樣本值,見表1。

表1 珠海市港口物流與產業結構指標數據
3.2 模型構建
灰色關聯分析是基于指標序列間的微觀或宏觀的幾何接近,以分析和確定各指標間的相互影響程度或指標對主序列貢獻測度而進行的一種分析方法,重點是對各序列指標發展動態及趨勢進行量化分析[7]。灰色關聯度模型可以根據各指標序列曲線幾何形狀的相似程度來判斷其彼此間的聯系緊密程度,很好地反映數據之間的相互關系,近幾十年來得到了廣泛應用。

其中,分辨系數ρ∈(0,1),一般取ρ=0.5。
關聯度系數為:

其中,n為序列的長度即數據個數。
若關聯度ri越大,說明兩個指標數列之間存在越高的相似性。
根據以上模型,結合表1數據,研究港口物流與產業結構之間的復雜關系。為了消除數據個體之間的差異,在計算之前首先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在此采用均值化法,即將各個序列每年的統計值與整條序列的均值作比值,結果見表2。

表2 數據無量綱化處理結果
最終計算出珠海市港口物流與產業結構的關聯度矩陣為:

對于灰色關聯度模型而言,只要其關聯度系數超過0.5,可以認為兩大系統之間存在較強的相關性。從以上關聯度數據中可以看出,港口物流與區域生產總值、區域三次產業之間的關聯系數均大于0.5,說明港口物流與區域產業結構之間存在著較強的相關關系。
(1)港口物流與地區生產總值GDP的關聯度為0.69,大于0.5,說明珠海市港口物流與國民經濟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港口物流的發展對珠海市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
(2)港口物流與第一產業的關聯度為0.57,比其與GDP的關聯度低0.12,說明珠海市農業發展對港口物流的依賴性在三次產業中較低,這與珠海市改革開放以來的工業化發展相適應,農產品的種值面積與出口貿易量增幅不大,隨著工業化程度的推進,第一產業的產值比重一直保持下降趨勢。因此,與港口物流的關聯度較小,但大于0.5的判斷系數,說明珠海市第一產業與港口物流的發展具有相關性。
(3)港口物流與第二產業的關聯度為0.62,顯示出較強的關聯性,因為珠海市目前已經基本進入工業化社會,在繼續推進輕工業為主的經濟發展的同時,提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等區域重點產業。珠海市港口物流的發展為第二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從數據中也可以看出,其關聯度高于第一產業,說明當前珠海市三次產業內部結構正在趨于合理化,但作為珠海第二產業的重要角色高新技術產業結構有待優化,環境有待改善。
(4)港口物流與第三產業的關聯度高達為0.76,比前三個指標都高,充分說明,近年來珠海市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現代金融業、IT產業、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業等現代服務型企業比重增大,對港口物流的依存度較大,直接影響港口物流對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
(1)珠海市三次產業與港口物都存在較強的關聯度,要優化珠海市的產業結構,必須優先發展港口物流產業,以此推動二次產業、三次產業的更快發展,使珠海市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的優化。
(2)2015年三次產業比重為2.3:49.7:48.0,第二產業仍然超過第三產業近2個百分點,因此,珠海市在產業結構中存在著第二產業比重較大,第三產業有待繼續提高的結構偏差。珠海市需要積極推動產業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空間,做大做強現有企業,以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服務業為重點,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3)隨著珠海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現代港口的發展,傳統港口物流功能已不能滿足其需求,這需要港口物流的增值功能來發揮作用。要積極推進建設珠海市高欄港保稅港區、臨空物流園區和珠海保稅區、斗門跨境綜合物流基地等,重點發展鐵路物流、港口物流、航空物流、國際物流和保稅物流,建立集裝箱、油氣化學品、煤炭、鐵礦石、建筑材料、糧食及凍品六大物流體系,以促進珠海市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1]珠海市統計局.珠海市統計年鑒2014[M].2014.
[2]珠海市統計局.珠海市統計年鑒2015[M].2015.
[3]珠海統計信息網.2015年珠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Stass-zh.gov.cn/tjzl/tjgb/201603/t20160330_ 325988.htm.
[4]王青芳.環渤海地區港口綜合競爭力評價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8.
[5]侯波.港口物流競爭力評價方法研究[J].科技創新,2010,2 (17):1 050-1 051.
[6]杜榮海.大連港港口物流發展綜合評價[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1.
[7]劉思鋒,謝乃明.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8]方照琪.寧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現狀與發展對策[J].物流科技, 2009,32(5):39-40.
[9]夏恒良.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發展關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2.
[10]吳天佑.珠海港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2.
[11]吳艷云.遼寧沿海經濟帶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度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2.
Empirical Study on Port Logistics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In the Case of Zhuhai
Yu Guifang,Wang Jianlin
(School of Economics&Management,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Science&Technology,Zhuhai 519090,China)
In 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logistics industry in Zhuhai,we applied the grey correlation analytic process to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Zhuhai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n proposed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Zhuhai.
portlogistics;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Zhuhai;correlation model
F224.0;U695.2
A
1005-152X(2017)02-0114-03
10.3969/j.issn.1005-152X.2017.02.027
2016-12-06
于桂芳(1979-),女,內蒙古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高職教育、物流管理;王建林(1967-),男,甘肅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運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