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冰 蔣兆榮
(珠海市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珠海 519000)
糖尿病屬于代謝性異常疾病,近些年有逐漸遞增的趨勢,不僅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誘發諸多眼部疾病。干眼癥指的是任何原因導致的淚液動力學異常[1],淚膜穩定性下降,同時合并眼表組織病變或者眼部不適特征的疾病。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完善,眼前節相干光斷層掃描(AS-OCT)因其可靠安全的優點在淚河檢查中的應用愈來愈廣泛。本次主要探究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干眼癥患者行AS-OCT診斷的臨床價值,結果如下。
選取204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診斷后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A組女17例,男23例,平均年齡(52.67±4.92)歲;B組女18例,男22例,平均年齡(52.74±4.58)歲。同一時間選取40例健康志愿者,其中女20例,男20例,平均年齡(53.02±3.57)歲。三組臨床基礎性資料(性別、年齡)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比較。
檢查前需將室內的溫度調控在20~25℃,光線適宜,而濕度則控制在30%至50%,受檢者入室休息15 min后即可開始檢查。選用日本公司提供的TOPCON2000頻域OCT非接觸式掃描受檢者下眼瞼中央以及角膜6點部位的淚河,重復進行三次掃描,最后選取平均值;以軟件測徑工具對受檢者TMH(下淚河高度)進行測量。為確保檢查的可靠性,本次診斷均由同一位醫生以同一臺檢查儀器在同一時間段進行。
干眼癥診斷標準:(1)主觀癥狀:眼紅、視疲勞、干澀感和異物感等,每周至少出現一次干眼癥陽性。(2) SIt(淚液功能試驗):通過淚液分泌測試濾紙進行測定,以淚液浸濕長度不超過10 min/5 min為準。(3) BUT(淚膜破裂時間):不低于10 s為異常。滿足上述三項即判定為干眼癥[2]。
匯總實驗數據,納入統計學軟件SPSS22.0數據包中處理,x±s(均數±平方差)表示計量資料,t值檢驗表示組間差異,P值小于0.05統計學意義成立。
對照組 SIt(17.64±6.13)mm,BUT(13.59±3.63)s;A 組上述指標為(7.00±4.30)mm,(5.35±3.97)s;B 組為(13.38±5.27)mm,(11.98±4.61)s。A 組與 B 組上述指標比較后有明顯統計學意義,對照組SIt顯著高于A組和B組(P<0.05),各組間數據比較構成顯著統計學意義。
A組TMH值(0.167±0.060)mm,B組(0.194±0.020)mm,對照組(0.231±0.038)mm,A組與B組兩組數據對比以及單組與對照組對比差異均存在差異性(P<0.05)。
據資料顯示[3],糖尿病患者誘發干眼癥的機制為;長期性高血糖對機體正常的免疫反應、生理代謝以及細胞凋亡等產生影響,進而促使眼表結構出現改變,最終發生干眼癥。
淚液分泌試驗屬于常見診斷方式,能將淚液基礎分泌量反應出。本研究顯示A組與B組與參照組相比,SIt值明顯較小,提示糖尿病降低了基礎淚液的分泌;BUT的水平能夠將淚膜穩定性參數反應出,在本研究中參照組與研究組相比BUT水平變化明顯,提示高血糖會降低淚液的穩定性。需注意的是,檢測BUT時極易受到環境、熒光素以及年齡等因素的影響。AS-OCT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可重復性高、非接觸性等方面,為盡量避免正常淚河高度受到影響,因此在此次檢查中,對光線、濕度以及溫度等均進行了嚴格的把控。
總之,糖尿病干眼癥患者采取AS-OCT診斷屬于全新的檢查方式,因本次研究樣本較少,AS-OCT通過檢測患者淚河高度來診斷糖尿病干眼癥是否可作為一項可靠的標準尚待深入研究驗證。
[1] 楊曉偉,王萍,張薇,等.眼前節相干光斷層掃描對糖尿病患者淚河的臨床觀察[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6,26(4):49-50.
[2] 戴馨.相干光斷層掃描儀對糖尿病患者下淚河高度的測量[J].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15,23(2):10-11,36.
[3] 于海娟,張天資.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干眼癥的機制和研究進展[J]. 當代醫藥論叢,2014,21(4):2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