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海 王雙
前言
——加強糖尿病合并老年綜合征的識別,提高糖尿病照護水平
覃海 王雙

王雙 教授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社會環境的變化,人口老齡化和糖尿病的高患病率幾乎同步出現。我國在2000年時,≥60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7%,2012年時這個比例上升為14.3%,已處于快速老齡化階段[1]。另一方面,1980年我國糖尿病患病率<1%,到 2010年時已升至11.6%[2],而糖尿病人群中有一半為≥65歲老年病人[3]。由于老年人常常罹患多病,因此高齡的糖尿病病人不僅會出現在糖尿病科,還會出現在綜合性醫院的各大臨床科室,如急診科、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外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骨科、腫瘤科等。因此,如何甄別高齡糖尿病病人合并的各種老年綜合征并給予恰當的處理顯得很有必要。對臨床醫生來說,更新以功能復健、維系生活質量為核心的老年綜合評估管理觀念是提高老年糖尿病照護水平的關鍵所在。
老年綜合征是指老年人由于多種疾病或多種原因造成的同一種臨床表現或問題的征候群,常見的綜合征有衰弱、營養不良、癡呆、尿失禁、譫妄、暈厥、抑郁癥等[4]。進入老年期的糖尿病病人無論是否為新診斷,均有可能受到上述老年綜合征的嚴重影響。此外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與社會支持和社會接觸度有關。社會支持和社會接觸良好的老人對治療的依從性好,完成度高。隨著機體老化和罹患疾病,照顧處于終末期的老人也是巨大挑戰。上述問題識別、處理不當會增加病人和家人的痛苦,并導致不當醫療費用的產生,是目前最具研究價值的老年醫學臨床課題之一。
歐美學者最早關注到糖尿病照護中的老年特殊性。2003年美國加州醫療基金會和美國老年病學會(the California healthcare foundation and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公布了首個涉及認知、情緒、跌倒、尿失禁等老年人特殊問題的老年糖尿病個性化治療指南[5]。隨后,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美國臨床內分泌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 AACE)和美國老年病學會(American geriatric society, AGS)聯合推出了老年2型糖尿病指南,提出了建立多學科團隊的老年2型糖尿病綜合評估管理理念[6-7],即多學科(初級保健醫生、營養學家、康復醫師、內分泌專家、眼科專家、腎臟疾病專家、泌尿系統疾病專家、心血管疾病專家、護理團隊、社會工作者等)團隊合作老年糖尿病管理。此理念不同于以往針對某項疾病的危險因素、臨床特點、治療方案及相關并發癥的防治所建立的專項疾病的“分裂式的健康保健方案”[8]。此方法依據病人病情特點和個人治療意愿,通過多學科專家之間相互協作而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因而提高了疾病管理質量,降低病人疾病負擔和多種不良反應風險,避免治療的不完整及醫療資源的浪費,使病人真正受益。具體內容包括血糖、血脂、血壓的控制,戒煙,適當的眼睛及足部保健,心血管并發癥及老年綜合征的識別、預防和管理。到2013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在循證的基礎上發布了《國際糖尿病聯盟老年糖尿病管理全球指南(2013版)》[9]。這版指南從老年醫學的視角,將老年糖尿病病人分為功能獨立、功能依賴(此類別又分為合并衰弱綜合征和癡呆2個亞類)和終末期3個階段進行管理,針對不同情況確定了血糖、血脂、血壓、生活方式及營養建議等目標。中國老年學會內分泌代謝專業委員會隨后在2014年《中華內科雜志》上發表了《老年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2013版)》[10]。至此,中國與國際老年糖尿病的管理在指南共識方面步調一致。
但實際上,將專家共識指南或者研究證據應用到普通臨床醫生的臨床實踐中還需要解決如下問題:(1)理念提升,著重解決管理糖尿病的醫生對老年綜合征視而不見的問題。(2)方法明確,由于不明晰老年綜合征的概念、沒有掌握老年綜合評估的方法而導致醫生不能正確分析結果和合理進行臨床干預。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老年醫學中心從2008年開設建立老年糖尿病綜合評估管理團隊,團隊成員包括老年科醫生、糖尿病/糖尿病足科醫生、康復醫生、營養科醫生、老年精神科醫生和社區醫生。先后建立了老年糖尿病住院病人綜合評估管理(2009年)、老年糖代謝益處人群社區綜合評估管理(2014年)2個數據庫。通過這些臨床研究對糖尿病合并老年綜合征進行了系統的文獻復習。本專題將從老年糖尿病合并衰弱綜合征[11]、老年營養不良與糖尿病[12]、老年認知功能障礙與糖尿病[13]、臨終照護過程中老年糖尿病的管理原則[14]、老年糖尿病的照料者負擔[15]等5個方面對這一領域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目的在于為臨床一線醫生理清診療思路,明晰處理方案,為提高老年糖尿病的照護水平提供參考。
[1] 胡乃軍. 中國人口老齡化與老年人口醫療費用研究[J]. 老齡化研究, 2014, 1(1): 34-43.
[2] Xu Y, Wang L, He J, et al.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 JAMA, 2013, 310(9): 948-959.
[3] Morley JE. Diabetes and aging: epidemiologic overview[J]. Clin Geriatric Med, 2008, 24(3): 395-405.
[4] Inouye SK, Studenski SA, Tinetti ME, et al. Geriatric syndromes: Clinical, Research,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a Core Geriatric Concept[J]. J Am Geriatr Soc, 2007, 55(5): 780-791.
[5] Brown AF, Mangione CM, Saliba D, et al. Guidelines for improving the care of the older person with diabetes mellitus[J]. J Am Geriatr Soc, 2003, 51(S5): S265-S280.
[6] Marquess JG. Managing special populations among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Pharmacotherapy, 2011, 31(S12): S65-S72.
[7] Grossman S.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elderly: role of the pharmacist in a multidisciplinary health care team[J]. J Multidiscip Healthc, 2011, 4: 149-154.
[8] Versnel N, Welschen LM, Baan CA,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case management for comorbid diabetes type 2 patients; the Casco study. Design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BMC Fam Pract, 2011, 12: 68.
[9] Dunning T, Sinclair A, Colagiuri S. New IDF Guideline for managing type 2 diabetes in older people[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4, 103(3): 538-540.
[10]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醫學會老年內分泌代謝專業委員會,老年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編寫組.老年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2013版)[J].中華內科雜志,2014,53(3):243-251.
[11]聶雙雙,李海鷹,王雙. 衰弱綜合征與老年糖尿病[J]. 實用老年醫學,2017,31(3): 209-207.
[12]于鳳梅,胡雯. 老年糖尿病營養治療的特殊性[J]. 實用老年醫學,2017, 31(3): 2017, 31(3): 216-218.
[13]劉佳霓, 郭萬軍. 老年認知功能障礙的糖尿病相關危險因素[J]. 實用老年醫學, 2017, 31(3): 208-210.
[14]陳楊, 蔣建軍. 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姑息治療原則[J]. 實用老年醫學, 2017, 31(3): 211-215.
[15]孫倩倩, 覃海, 康林. 老年糖尿病照料者負擔的研究進展[J]. 實用老年醫學, 2017, 31(3): 219-223.
611830四川省都江堰市,都江堰市平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覃海);610041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老年醫學中心 (王雙)
王雙,Email:Wangs0211@hotmail.com
R 587.1
A
10.3969/j.issn.1003-9198.2017.03.001
2017-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