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冰
家有家法,行有行規。國內的配音行業,大佬們豎起了銅墻鐵壁,圈內人享受頭部資源,圈外創業者無米下炊。同為后來者,北斗企鵝卻能從“小弟”進階為“大哥”,是時也運也,還是事在人為?
北斗企鵝即使不是中國最牛的配音公司,也是最勵志的。
《超能陸戰隊》《瘋狂動物城》《你的名字》《奇異博士》等耳熟能詳的電影作品海報掛滿了北斗企鵝的會客廳。2016年,幾乎每兩個月就有一部北斗企鵝參與配音的作品在影院與全國觀眾見面。
但可曾想,這支佳作傍身的團隊,幾年前還名不見經傳;團隊創始人多是草根出身,鮮有科班人員;企業現金流吃緊時,卻拿不到一筆投資……
從行業邊緣人,到頂級配音團隊,到如今使產業鏈末端的配音行業迸發出更多商業價值,北斗企鵝用了四年。
生活不是小說,商界尤為殘酷,北斗企鵝的逆襲故事應該如何解讀?
終結者問世
封閉、狹隘、草莽、江湖氣——北斗企鵝聯合創始人郝祥海評價聲優行業運作模式時,一連用了四個形容詞。
配音行業屬于典型作坊式生產,錄音棚棚主的地位類似于傳統作坊主,是項目的發起人。棚主之下還有班主,班主大多是個體配音導演。班主在接到項目后,會臨時搭班子,召集聲優進行錄音。
由于過去配音屬于體制內行業,行業門檻較高,外人很難進入,行業大佬們得以將項目資源牢牢攥在手中。通常,大佬們只會將項目交給親信的棚主,棚主再轉交給關系不錯的班主,班主將活兒派給熟悉的聲優。
這套構筑于人情關系之上的運作模式,也確定了倒金字塔型的利益分配格局。比如100萬元的項目,棚主能為自己預留50萬元以上。處在價值鏈下游的班主大多采用“單挑”的錄音方式:單個聲優連續工作3~4天,一口氣錄完自己的所有戲份,由配音導演最后統籌。比起召集所有聲優一起對戲的錄音方式,“單挑”能夠提高效率,增加產能。
2009年,北斗企鵝創始人山新還是一名“單挑”的聲優。一次,山新通過4天的錄音工作掙到了一萬八千元,這對于北漂的她來說是筆不小的收入。山新在電話中向父母匯報此事,正高興時,說著說著突然就哭了。站在朝陽區蕭瑟的街頭,山新第一次問自己,為什么選擇做一名聲優?
當時的山新是所有聲優新人的縮影。人情關系形成的行業藩籬,使新人難以進入核心圈層,只能重復機械的“單挑”工作,終日為溫飽奔波,感覺“還不如回家開店”。新人流失最嚴重的時候,整個配音行業只剩下1 000多名聲優,全是熟悉的面孔,行業愈發狹隘,一度淪為瀕危行業……
而對于企業來說,這套運作模式所帶來的問題,就不是“回家開店”能解決的了。
2012年,皇貞季、山新、藤新、郝祥海這四位結識于網絡的配音愛好者共同成立了北斗企鵝工作室。北斗企鵝成立之初一直在這套模式之下運作,采用導演負責制,由配音導演統籌一切事務。但慢慢地,問題開始凸顯,其中最致命的是報價混亂的問題。
由于不同導演的性格差異,與客戶關系親疏有別,導致北斗企鵝對外的報價不統一。有客戶甚至打電話質問皇貞季,“那人是你們公司的嗎?為什么他報價比你高這么多?”這使北斗企鵝一度遭受客戶冷落。同時,由于導演既要與片方接洽、協調演員時間、導戲,又要負責簽合同、租棚、催賬,使得配音質量無法保障,經營活動也陷入混亂。而資本對變現較慢的行業普遍熱情不高,融不到錢的北斗企鵝一度捉襟見肘,最困難的時候,連員工工資都難以支付。
為了保住工作室的星星之火,皇貞季于2014年將北斗企鵝工作室注冊為公司,正式采取公司化運營。
北斗企鵝成立了商務部,根據訂單的量級,劃分出高端商務、活動商務、小單子三個商務口,分別由專人負責。在制作環節,北斗企鵝推出制片人制度,由制片人負責與片方溝通分鏡頭腳本,確定錄制時間,協調演員檔期,以及后期的合同與收款事項,而配音導演只需專注于創作。
這是北斗企鵝的一小步,卻是配音行業正本清源的一大步。重度人情關系導致新人難以成長,作坊式生產導致經營活動混亂,配音行業的兩大頑疾在北斗企鵝流水線、工業化的運作體系下都能找到解決的突破口。
首先,導演的工作更純粹了,可以給新人更多試戲的機會,挖掘新人特質,加速其成長。其次,專人專項的管理制度讓制作過程有條不紊。北斗企鵝采取系統化運營一年后,產能提高1.5~2倍,每周能完成8、9部動畫的配音工作,營業額達1 200萬元,即使在動畫上市的高峰期也能保證制作不出亂子。
聲優厚黑學
2012年,《十萬個冷笑話》一夜爆紅,漫畫、動畫點擊量雙雙突破20億。為其配音的北斗企鵝名聲大噪,從默默無聞到待價而沽,商業地位連跳數級。
寶馬遇伯樂,所有創業者都夢想遇到這樣的契機。但實際上,北斗企鵝在可能存在的機會旁早已有計劃,有預謀地設下了“捕獸夾”——這才是好運的來源。
皇貞季曾有幸為動畫導演盧恒宇的作品配音,從此便黏上盧導,極盡“巴結”之能事。在錄音棚,皇貞季“眼力見”十足,總是圍著盧導忙里忙外,端茶遞水,險些搶了助理的飯碗。私下,皇貞季常用搞笑段子打開話匣子,借此向盧導請教專業知識。2006年,動畫導演李姝潔在網上為作品征集配音,皇貞季富于創新的配音表演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李姝潔又是盧恒宇的妻子,所以在2012年,盧恒宇、李姝潔為《十萬個冷笑話》挑選聲優團隊時,毫無爭議地選擇了皇貞季的北斗企鵝,“一定是他,沒別人了”。
始于“心計”,成于專業。皇貞季在酒香還怕巷子深的時代,憑著八面玲瓏的本事,將北斗企鵝搬到了巷子口——用現在的話說,叫風口。
《十萬個冷笑話》的走紅,打開了國內動畫市場的開關。北斗企鵝憑借《十萬個冷笑話》帶來的知名度,又先后參與了《尸兄》《雛蜂》《鎮魂街》《從前有座靈劍山》等知名動畫的配音,與有妖氣、騰訊動漫、好傳動畫達成長期合作關系。現在,北斗企鵝常收到來自老師、前輩們的配音請求,由于訂單太多,北斗企鵝只能量力幫忙。
而企業的另一位創始人藤新,與皇貞季同樣左右逢源。不同的是,比起“網配”出身的皇貞季,科班畢業的藤新能接觸到行業更頂端的資源。
在配音行業,為大銀幕上的影片配音是一項殿堂級工作。藤新在學徒期就常跟著上海電影譯制廠、八一電影制片廠、長春電影譯制片廠的幾位配音導演接活兒,憑借踏實好學,能說會哄的性格,藤新逐漸與幾位前輩打好了關系。其中,八一電影的制片主任王進喜對藤新尤為看好。
2016年,王進喜接到動畫電影《哆啦A夢:新·大雄的日本誕生》的譯制工作。藤新得知消息后主動請纓,希望由北斗企鵝獨立完成配音。但譯制工作責任重大,王進喜不放心向年輕團隊委以重任,遂拒絕了他的請求。
隨后,藤新向王主任展開了猛烈的攻勢,先是團隊集體表決心,而后煽動群眾力量進行勸說,甚至動員王進喜家屬做功課,總之軟磨硬泡死纏爛打,每天在王主任面前出現不下十次。有趣的是,藤新的行為不僅沒有惹惱王進喜,其對配音的熱愛反而讓王進喜暗自贊嘆。最后藤新破釜沉舟,立下軍令狀:“如果辦事不力,北斗企鵝從此不再涉足譯制片領域。”王進喜徹底被這個“娃娃”的精神所折服,將《哆啦A夢》全盤托付給北斗企鵝。
錄制過程自然艱辛,但效果尚佳。經過此次淬煉,北斗企鵝在譯制片領域也有了話語權。2016年,北斗企業參與配音的作品有《海賊王之黃金城》《你的名字》《超能陸戰隊》《瘋狂動物城》《復仇者聯盟2》《奇異博士》等。一年時間內,北斗企鵝從漫威到迪士尼,從東映到集英社,有了眾多重量級作品的加持,悄然成為國內配音行業執牛耳者。
國內影視劇,尤其是動畫市場增長迅猛,2016年,國內二次元內容消費者達到8 028萬人。“打入行業內部”的北斗企鵝,可以充分享受市場增長帶來的紅利。而大多數游離于“圈外”的從業者,依然處于單打獨斗,“看天吃飯”的狀態。新人進,舊人出,生生死死。
突破次元壁
航道的選擇,比航行更重要。在電視劇配音需求量遠大于動畫的今天,北斗企鵝卻選擇專注于相對小眾的ACG(動畫、漫畫、游戲)垂直領域,是趨勢使然。
目前,中國的前端市場受日韓文化影響較大,“網生”一代對二次元跳脫、新穎的表達方式青睞有加,傳統配音演員相對刻板的表演形式日漸式微。
其次,ACG領域的聲優,地位迥別于影視劇配音演員。影視劇配音演員需要盡量模仿明星的口型與聲音,弱化自身存在感,其工作更像是為臺詞功底不好的明星“擦屁股”。
而動畫則給了聲優更大的發揮空間和存在感。蠟筆小新說話是什么聲音,哆啦A夢說話是什么聲音,都由聲優自己定義,導演甚至會根據聲優的演繹修改人物原本的設定。同時,聲優還是聯結二次元世界與三次元受眾的紐帶,觀眾很容易把對作品與角色的熱愛移情到聲優身上。
這也給了北斗企鵝更大的資本,從ACG領域起兵,謀劃一場產業鏈末端的逆襲。
遙看鄰國,日本的聲優事務所是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在日本,有LoveLive這樣的二次元偶像企劃,以手游、動畫、漫畫、音樂CD、電視和廣播節目、演唱會等形式向市場輸出聲優藝人。每年,聲優的衍生品銷售額達數億元,影響力完全不輸傳統影視明星。聲優事務所也發展成娛樂公司,從配音行業進階聲優經紀。
配音行業利潤微薄,聲優錄制一集動畫平均只有300元左右的片酬。即便北斗企鵝做到如今的影響力,天花板也顯而易見。駛入聲優藝人的新航道,是北斗企鵝的必然選擇。
目前中國的聲優經紀尚處于萌芽期,北斗企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撞擊次元壁”,向三次元的受眾普及聲優概念。
在配音行業深耕多年,山新早已成為一名頂尖聲優,具備粉絲基礎。她先是在網絡上為自己設定“吃貨”的人設,然后將自己推出去。線下,山新常出席漫展簽售、讀書會和飲食方面的商務活動,線上則在YY平臺進行直播。北斗企鵝通過拓展前端市場,比如錄制CD,制作廣播劇等方式輔助山新的推廣活動。目前,山新的粉絲數已經突破100萬,還與HIFIMAN合作推出山新限定款耳機進行銷售。
接下來,北斗企鵝開始“復制”山新。
2016年11月,北斗企鵝第一屆聲優培訓班開課,北斗企鵝希望通過培訓,打造具有一專多能的藝人預備隊。學員中,有的具備良好的外形,有的主打蘿莉音,有的擅長宅舞。北斗企鵝先夯實他們的配音專業知識,再根據他們的特點培養多能。目前,公司已有簽約藝人30余人。
“不完美的才是最真實的。”最后的輸出環節,北斗企鵝參照“養成模式”,先把藝人推出去,讓他們在高頻的握手會、劇場演出、角色歌演唱會等活動中逐漸完善自己的人設,讓藝人與粉絲一同成長。
2016年,北斗企鵝獲得由磐谷創投領投,樂游資本跟投的1 000萬元天使輪融資,主要用于推進聲優藝人業務。
接下來的幾年里,北斗企鵝能否成功“突破次元壁”或未可知。已知的是,它成功突破了行業的隱形壁壘。配音行業至少在北斗企鵝的運營中,不再封閉、狹隘、草莽,充滿江湖氣。雖無臥薪嘗膽熬成王的痛快轉折,北斗企鵝也是步步為營,在行業大佬的夾縫中成長起來,為譜寫傳奇做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