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黨的教育事業增添正能量,是高校老齡工作的價值取向,更是高校老齡服務部門主動轉型、科學發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項目組圍繞“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增添正能量”的精神,結合廣東嶺南師范學院老齡工作為例,通過“六個著力”打造了“亭、壇、隊、校、站”五個工作平臺,很好地吸引了廣大老同志和青年學生的積極參與,“點、線、面”有成效地為黨的教育事業增添滿滿的正能量,從而夯實了“建品牌、創特色、促發展”的立體化老齡服務格局基礎。本文意在用研究項目的階段性成果,拋磚引玉,爭取同行專家的指正,為更有效地做好高校老齡服務貢獻力量。
關鍵詞 五個平臺 黨建 教育事業 增添正能量
為黨的教育事業增添正能量,是高校老齡工作的價值取向,更是高校老齡服務部門主動轉型、科學發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嶺南師范學院離退休教職工服務課題組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陽光快樂,量力而為”的老齡工作指導思想,結合學校“五老”特點和優勢,全心打造的“亭、壇、隊、校、站”五個工作平臺,在一大批老同志的策劃帶動和青年學生們的積極參與下,“點、線、面”地為黨的教育事業增添滿滿的正能量,為嶺南師范學院老齡工作“建品牌、創特色、促發展”立體化工作格局夯實了基礎。
1搭建談心平臺,用心用情重塑學生自信心
嶺南師范學院“談心亭”成立于1998年,2003年拓展到“線下面談”和“知心友談心亭”網上談心相結合,遵循“疏導——宣泄——化解——重塑自信心”的談心規律,“以言暖人,以行導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網站有“時代新知”、“心理陽光”、“黨旗飄飄”等10個品牌欄目,把思想性、趣味性、知識性、服務性有機融為一體。18年來,“談心亭”平均每年談心13萬人次,曾幫助過30多位厭世輕生者振作起來,使100多例憂郁癥患者化解困惑,3例欲殺害老師同學者打消罪惡閃念,幫助貧困生提供5千多個勤工助學機會。近年開展的“頌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燕嶺美.中國夢”、“關愛明天,普法先行”、“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和堅持了8年的“大手牽小手”等活動,更是家喻戶曉,影響至深。談心亭多次被廣東省和教育部評為先進集體,網站2007年獲“全國高校校園人氣50強網站”稱號,2010、2012、2015年分別榮獲廣東省高校優秀宣傳思想工作網站,也是全省老齡工作唯一獲獎的網站。2016年該網站還獲得教育部優秀網站二等獎;網站現點擊率已超過250萬人次。
2舉辦教育論壇,讓生命的火花綻放光芒
嶺南師范學院教育論壇包括生命教育論壇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講壇。生命教育論壇創立于2007年,以“珍惜生命”為主旋律,每年開展“愛惜生命.激揚青春”、“雷鋒永恒的二十二歲”、“陽光養生.健康有為”等主題的論壇活動,引導青年學子珍惜青春年華,燃燒崢嶸歲月和鼓勵老年朋友煥發第二春,陽光心態、科學養生、有所作為。目前已開展過論壇33場,聽眾1萬5千多人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講壇創立于2013年,根據社會與大學生最關心的20多個熱點專題,邀請社會各界優秀工作者、模范人物、企業家、專家學者、名校友組成輔講隊伍,采取講壇、講座、訪談、咨詢等形式,開展了《如何規劃大學時光》、《畢業季·問》、《多彩人生——創業者的故事 》 等專題,回答了大學生“如何規劃大學時光”、“如何做好學問”、“如何發展自我”、“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踐行擇業、就業、創業和職業發展”等問題。目前已開講23多場,超過1萬人次師生參加了活動。
3組建老年服務隊,用各自所長融匯風景線
嶺南師范學院老年服務隊包括老年宣傳、教學督導和黨建組織員隊伍。老年宣傳隊主要通過講座和新媒體微博、QQ、微信等手段,在講好中國故事和“心靈溝通”的基礎上,引導廣大老同志立場堅定,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不貪小便宜,不受騙上當;積極點贊身邊好人好事,做生活和網絡上正能量宣傳員和“科學養生”輔導員。項目組編寫的《老年大學微課程》,教會廣大老同志簡易、快樂地或紀實生活,或出書立說,或傳承家風,幸福地享受互聯網技術紅利;“有能力、身體好、愿奉獻”的教學督導員,運用服務隊的網上平臺,提前掌握授課老師的備課情況,通過現場聽、課后視頻網評等方式,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黨性強、威望高、有辦法”的黨建組織員,通過服務隊網上平臺,與入黨對象談學習、談理想,“共讀一本好書、共建一個目標、共辦一件實事、共解一個困惑、共寫一份心得”等活動,穿梭于教室、宿舍和校園間,言傳身教,默默地為教育事業發光發熱。
4優化老年大學,用文藝傳播中國好聲音
嶺南師范學院老年大學是我校離退休教職工知識的加油站和“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搖籃。目前開設有舞蹈、歌詠、書畫等8門課程和8個文體協會,廣大離退休教職工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任選2-3門課程和1-2個協會,年年有計劃,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新意,天天喜洋洋。老同志們身心怡悅,陽光上進。在各自協會章程的規范內,配合離退工作辦公室分月交替主導活動開展,八仙過海,用舞蹈、書畫、聲樂等自己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中國好聲音。
5開辟教育輔導站,傳遞社會主義社會正能量
2003年來,嶺南師范學院陸陸續續在校內外聯合建立了14個教育輔導分站,既通過網上平臺輔導中小學生文化知識,又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期,組織大學生輔導員到輔導站免費開展“一對一”和“一對多”的實地輔導和“快樂陽光”幫扶活動,有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有英語口語輔導和手工制作教學活動,有各類文體興趣培訓活動等,深受學生的喜愛和家長的認可。
2013年與赤坎區關工委、赤坎區婦聯合共建“全國留守流動兒童快樂家園”項目,成果豐碩,被廣東省婦聯高度好評。
整個活動,項目組堅持以老同志為思想指導,大學生為業務主導,對留守兒童、中小學校第二課堂活動和文化精品建設,參與而不主導、建議而不命令、服務而不插手,不喧賓奪主,不反客為主,呈現出“中心突出、特色顯著、品牌優勢”可喜的成績和社會影響。
6圍繞中心目標,“六個著力”為平臺護航
為有效建設和確保“五個平臺”的正常運轉,項目組認真領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離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見》和嶺南師范學院黨政年度工作要點,圍繞中心,以為黨的教育事業增添正能量為目標,“六個著力”推工作開展。具體是:
著力落實國家老齡政策,及時準確貫徹廣大老同志的生活待遇、政治待遇和醫藥報銷機制,充分調動校內外關心老齡工作的力量,積極開展走訪、慰問、困難幫扶和精神慰藉工作,傳遞校領導的關心和組織溫暖,讓廣大老同志相信組織、依靠組織、緊跟組織。
著力做好老年人才二次開發,服務人才工作大局。分類建立老年人才數據庫,推動樹立科學養生、文化養老、服務社會的理念,不斷完善嶺南師范學院老年人才繼續培訓工作,以活動促交流、以活動促健康、以活動促和諧,引導“五老”轉變養老觀念,陽光心態,健康養老。在高校試點“居家養老”或“抱團養老”,為社會老齡事業發展提供經驗借鑒,服務老齡工作大局。
著力把持發展方向,遵循自愿量力原則、安全至上原則、健康向上原則和適度適當原則,變過去單一的向嶺南師范學院“要”為“既要又給”,引導他們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和長者大度風范展示;多談苦難發展歷程,點贊身邊好人好事;分享養生心得體會,積極互尊互助互勉。把廣大老同志身上的正能量釋放出來,讓他們積極主動為學校出主意、解難題,為黨的事業增添正能量。
著力創新工作載體,夯實建言獻策,每個季度定期舉辦座談會,聆聽廣大老同志心聲,收集廣大老同志意見;通過微信群、公眾號,把握廣大老同志的思想動態,化解疑惑困難,為廣大老同志發揮正能量提供群眾基礎保障。
著力健全保障機制,出臺《嶺師老年團體扶持辦法》和《嶺師老年社團管理辦法》,創建互助幫扶機制,組織黨委委員聯系支部委員、支部委員聯系普通黨員、普通黨員聯系群眾的“生活互助隊”,以愛換心、以善正氣、以學養顏、以動強體、以德延壽,用先進的理念為廣大老同志的幸福晚年保駕護航和提供制度保障。
著力筑牢宣傳陣地,強化老年典范和愛老助老事跡報道,加大退休銜接教育、人才二次開發技能培訓和牽線搭橋人才二次就業的報道力度,突出活力特色,激發廣大老同志增添正能量的參與熱情。
另外,項目組將不斷優化平臺,扎實推進傳統活動的同時,針對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傳經綬道和師德建設等方面開展系列講座和座談會,使嶺南師范學院的優良傳統和教學辦法得到傳承,回歸大學的本源,為黨的教育事業增添正能量。
作者簡介:龐景才,管理學碩士,高校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老齡服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在全國離退休“雙先”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Z].
[2] 澎湃.組織引導老同志為黨的事業增添正能量[N].人民日報2014-11-27(01).
[3] 史可.充分發揮老干部工作傳統優勢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增添正能量[J].晚霞,2015(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