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月娥
都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藝術無法企及,但是說起遺憾還真是郁悶、真切。
緣 起
話說三年前一日,忽得一令——上交一張教學紀實光盤作為遴選全國閱讀大賽參賽資格的憑證。從區到校甚是重視,命我精心準備。在眾教材中挑挑揀揀、尋尋覓覓,終確定將《威尼斯的小艇》作為教學內容,從此便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
《威尼斯的小艇》結構清晰,文字淺顯,可是,就是這樣一篇看似淺顯的文章在接下來的備課過程中卻讓我屢屢受挫。
課文以“威尼斯的小艇”為題,可是作者只用一個自然段介紹小艇的特點,卻用了大量的筆墨寫人物活動,這是為什么呢?這正是本文獨特的寫作特點,正是本文寫法的秘妙所在,因此,把發現、探究為什么寫景物的文章要寫那么多的人物活動作為本課的重點可以說是對這篇課文價值的最好體現。但是在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的途中我始終沒有找到巧妙的辦法,仍然是笨笨地、澀澀地逐段學習。錄制完畢的那一刻,我沒有任何輕松與愉悅,自己都不滿意,自然無緣大賽。
再 續
一年前,工作室內的一位老師要參加教學比賽,對我《威尼斯的小艇》一課的教學設計很喜歡,自己也想上上試試。一方面往事不堪回首,一方面又心有不甘,很想站在另一個角度重新審視這節課的設計,幾分糾結后,我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
時隔兩年,當我作為一個旁觀者冷靜觀察課堂中每一個問題的提出、每一個活動的設計時,越發感覺當時設計的拙劣、乏味,教學效果不好是必然的。于是,用我兩年來的積攢和思索我們大刀闊斧進行修改、嘗試。教學內容和目標仍然是學習作者把人物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進行描寫的方法。但是,我們開拓視野,遵循學生學習的規律,引入《滿井游記》中的片段引導學生發現“景為人存,人為景醉”,引入公園美景中人物活動描寫的片段引導學生感受“景美在于人,人在景更美”。這樣課內帶課外、舉三反一,作者是怎樣寫出景物特點的,不言而喻,水到渠成。而且,通過對文本的細致研讀,我們又涉及了新穎的讀書方式,表示快的詞語快點讀、帶著動作讀、男女生對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形式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這樣得意的設計讓我興奮不已,每次研究后、試教前,我都很憧憬那充滿趣味的課堂,那充滿思考氣息的氛圍。最終,這位老師取得了優秀的成績,我甚至比她還要高興呢!
破 立
半年前,忽又得到參加全國閱讀教學大賽的消息。兩年一屆,時間過得可真快啊!我毫不猶豫地還是選擇了《威尼斯的小艇》,滿心歡喜地打算用我的親身實踐把這得意的設計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但是試教后志得意滿的我得到的卻是全盤的否定。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指向表達的目標味道太濃導致課型界限不清,其次,策略不新,創新不足。
忍痛割愛,推翻重來!
這好比我如此鐘情于一個人,尚在熱戀中,卻要我與“他”決裂一般。我,做不到啊!
做不到也得做!
我使勁忘記原有設計,重頭再來。可是,越是想忘記越難以忘記,“他”深深地印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幸好有省市區教研員做我強大的智囊團,把跑偏的我帶回正路。我們在一次次的討論中破了立,立了破,破了又立。“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詞兒雖然有點老,但是我卻從未有過這樣真切的體驗。每當覺得走投無路的時候總是能在大家集思廣益下閃出新創意。于是,教學的基調更加情趣化了,朗讀的形式更加多樣化了,學習的方式更加現代化了。巧妙地以“情趣”一詞統整全篇,引導學生盡情感受、享受威尼斯的情調趣味和異國風情,以對比閱讀的策略引導學生通過詞語的比較、句子的比較、段落的比較、篇章的比較發現文本的秘妙。
未 果
又一得意設計出爐,但是,當我滿是憧憬和希望,使出渾身解數付諸實踐之后,仍然感覺自己教得累,學生學得木,我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沒能放下自己教師的身份真正和學生一起探尋、享受情調和趣味。遺憾于慚愧的成績,遺憾于沒能將精巧的預設演變成精彩的生成,遺憾于三年的研究最終留下的還是遺憾。
不知道這份遺憾何時能解,也許有些遺憾也好。遺憾就像一把雙刃劍,我們看見的也許是哀愁,也許是困難,也許是迷茫,但是在遺憾的深處卻孕育著美麗的畫,芳香的草,燦爛的星辰,皎潔的明月……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