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強 張媛媛 于淼
摘 要 隨著“90后”的研究生步入大學校園,對其思想政治教育將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本文分析了“90后”研究生的共性與個性,以其特有的普世價值觀為切入點,主張在做好基礎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探索對這一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順應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創新性和時代性。
關鍵詞 90后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新路徑
1 90后研究生的界定以其思想特點
近年的研究生已經進入90后階段,他們的思維模式與行為處事與往屆研究生有著極大的差異。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研究生的來源趨于多元化,除1990年至1999年出生進入碩士階段的應屆本科畢業生,還有一部分因工作壓力和遠大的理想而重新進入校園深造的85后,都被界定為90后研究生。這樣大的年齡跨度造就了兩代人思想和普世觀念不盡相同,前90后研究生(泛指85至90年生人)閱歷豐富,已經形成了穩定的世界觀,人生觀,讀研有明確的奮斗目標,主觀能動性強,目的性較強。但這部分學生由于讀研學習功利性較強,他們深知社會缺少什么以及自己某方面不足而努力奮斗,將學校開展的思想教育活動和班級活動放在末位且積極性不強。后90后研究生(泛指90年后生人)大多是本科應屆畢業生,他們年歲較小,社會經驗極少,他們大多生活在大學這個象牙塔里而不諳世事,看問題相對簡單,思想情緒易波動,容易出現某些極端情緒和行為等,同時,這部分研究生對新事物比較感興趣,每天生活在各種信息之中,容易被這些信息所左右,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沒有完全成型,可塑性較強。
總之,90后研究生是有別于往屆的一代,他們生活在經濟全球化、價值觀多元化、生活網絡虛擬化、教育大眾化的大背景下,我們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些行不通,我們必須在新時代發揚創新精神,探索出一條適合90后研究生的教育新模式,將其培養成高學歷、高文化、高素質、高標準的符合時代所需的研究生。
2 對90后研究生問卷調查情況分析
本論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電子科技大學部分90后研究生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然后再綜述處理數據,對數據反映的事實進行分析,從數據更直觀的反映這類研究生的狀況。整個調查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展開;橫向研究生涉及90后研究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事業觀、戀愛觀;縱向研究我們考察的更加深入細致,研究他們的個人素質、消費觀、個人發展、就業情況、戀愛看法等。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有哪些變化,揭示他們所代表這一代研究生的共性與個性。
調查過程中共發放調查表1000份,收回有效表893份,調查表回收率89.3%,80-84年生占0.2%,85-89年生占15.3%,90-94年生占83.2%,95-99年生占1.3%,前90后也占了相當比例所以不可忽視。在性別調查中,男性占78.3%,女性占21.7%,男女比例相差較大。從量表調查樣品組成情況看,樣本組成與本校實際情況相近,可以反映我校研究生的整體情況。
在形成“90后”這么名詞的初期,這一代青年通常被冠以“迷惘的一代”、“憤青”、“垮掉的一代”,到“新新人類”,而后,90后逐漸步入了時代的舞臺,他們逐漸被人們重新定義。通過我們的問卷調查可以知道,有37.5%的同學在性格選項中選擇了熱情奔放、豪爽直率、平易近人等外向性格,同時有32.3%的同學選擇中出現悶騷矜持、高冷傲嬌等內向性格。由于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90后普遍是獨生子女,所以他們性格多出現以自我為中心,親情觀相對淡薄,而在90后研究生一批人,他們通常是這一代中學習成績相對較好,但是在這樣的生長環境里,相對于前幾代的人更顯得孤僻與自閉。由于受到媒體報道的影響,他們在逐漸被同化和謹言慎行,65.7%的同學選擇了會主動與他人一起制止公交車扒竊的行為,有98.3%的同學選擇了在公交車上會無條件給老人、孕婦、殘疾人讓座,而對于闖紅燈與否,95%的同學選擇了否,這些結果都表明了,90后研究生有著與以往研究生的共性,他們都代表了高級知識分子的素質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責任感,但是他們也是富有獨立個性,雖然這是一個開放的,全球化的,信息橫飛的時代,但是在某些方面對于他們來說又是封閉的、局限的。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90后研究生的成長伴隨著信息革命的興起,網絡的迅速發展使得生活網絡虛擬化充斥著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對調查者消費情況的調查中,消遣娛樂費用占35.8%居于所調查內容的首位,而選擇學習費用只占9.8%,在對于資金不能支持自己購買一件物品的問題時,83.3%的調查者選擇了自己打零工做兼職賺錢,自力更生。在對于購物店鋪選擇時,89.58%的調查者選擇了網上購物。90后研究生伴隨著高科技成長,是自主消費的一代,是科技消費族,他們出生于網絡時代,天生親近網絡,對以網絡為主的新媒體非常熟悉,依賴性強,熱衷于網絡購物,網絡是他們生活的一個場,在這個場中,他們游刃有余,而這個場也是我們后續工作的一個媒介。
對于2014屆的研究生,他們即將畢業進入社會工作,對于很多學生來說,他們都是第一次真正的面對這個復雜紛呈的世界,我們對他們的事業觀與戀愛觀也做了一些調查。在畢業后對待工作的態度中,31.8%的調查者選擇了從基層開始,哪怕是清潔工,有58.3%的調查者選擇了繼續奔波尋找合意的工作。在對待買房的態度方面,74.2%的同學選擇了目前積蓄不足,暫時用父母的積蓄將來償還,63%的調查者選擇去北上廣等大城市發展,而對于自己比較理想也有現實可能的工作單位,37%的調查者選擇在國有企業工作,23.1%的調查者選擇了熱衷于外貿企業,11.8%的調查者選擇了大型民營企業。對待就業的態度,30%調查者的選項含有薪資待遇、發展前景、興趣愛好,35.6%的調查者更希望在未來的工作中獲得個人潛能發揮和自我價值實現、良好的發展前景、完善的福利待遇等。在對90后研究生戀愛觀的調查中,82%的調查者認為在求學過程中應該談戀愛,并且有50%的調查者求學期間談過戀愛,他們希望自己的戀愛對象擁有出色的個人能力和良好的性情為人,65%的調查者覺得相親這種方法挺好的,很樂意去接受。
綜上所述,我們能了解到90后研究生的特點,他們擁有雙重的性格,有時外向活潑,有時內向自閉,他們接受了高等素質教育,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在網絡信息化時代,他們易于接受網絡信息的傳播,樂于使日常生活網絡簡單化,而對待關鍵事情,例如事業與戀愛,他們又是腳踏實地、實事求是、開放理解。
3 探索90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基于90后研究生的特點,我們在實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發揮基礎教育工作與網絡平臺相結合的方式,創建網絡班級、微博咨詢平臺、學生交流論壇等,只有通過這些生動有趣又符合他們理念的方式,才能更大的提高他們學習能動性和交流的積極性,才能將他們存在的問題反饋出來,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才能更加直接的找到突破口,幫助他們走出困境,走向成才。
3.1 創新研究生網絡班級管理新模式
所謂“網絡班級”,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網絡,在同學們熟知且常用的軟件,例如QQ、微信,建立一個全體成員組,充分利用軟件的班級共享、班級相冊、班級留言、班級交流等網絡功能,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種新方式。隨著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其逐漸改變著人們的交往方式。目前,研究生的社會交流已經走向網絡化,這種程度正是由于計算機網絡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網絡在社會范圍內得到普及和極大的推廣,尤其是隨著高校校園網絡的建設,網絡進入了學生生活,這給研究生的社會交往和溝通提供了全新的方式,研究生足不出戶,就能知曉天下大事,就能購物,就能跟社會進行交流,可以這樣說,研究生已經成為90后乃至后來的研究生的生活學習必需品,研究生網絡班級與網絡交流的平臺發展已經是形勢發展的必然。網絡班級并非建立一個管理,通知事務的討論組,它應該被老師所引導,老師在做好日常教育工作的前提下,時常組織一些話題讓大家進行交流溝通,讓大家能暢所欲言,老師隨堂記錄同學們反饋出來的信息,并且可以適當的布置一些小論文,例如有償征集這些類型,提高同學們的交流積極性。由于研究生的時間比較緊張,他們不僅要完成學習任務,而且還要完成導師給的科研任務,所以為了簡化流程,網上班級還能進行一些正式的網上班會,討論有關班級工作,從而有效克服了研究生因為教研室分散和時間難以統一的問題。
3.2 自媒體時代關于90后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的探索
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個人化、平民化、廣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化及非規范信息的新媒體總稱。微博,作為自媒體中的佼佼者,已經成為了如今研究生閱讀消遣娛樂的一種新模式,能隨時隨地分享咨詢的一種便攜的移動終端。另外,微博倡導博主個性化的自由行為,這與90后研究生的人生理念是想吻合的,這也是微博在90后研究生中如此受歡迎的一個原因。微博用戶可以將身邊的各種新鮮事物和內心想法在第一時間發布到互聯網上,其他用戶也能查看,評論,轉發,同時也能迅速的了解外界的新聞事件,其體現出來的即時性、真實性、影響力及快捷性已逐漸超可大多數傳統媒體。作為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每次課堂教學任務完成后,通常課堂上的內容大多比較空泛,即使講的比較生動,學生們也難免有所怠倦,可以講課堂上沒有提及的知識點通過發送微博的方式公布出來,公布的內容應該包含圖文或視頻,這樣針對課堂上的內容,學生們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下更能夠了解學習的更加深刻。同時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如果在實際生活學習中遇到任何方面的困惑,可以通過微博給老師發私信,這樣既保證學生的私密性,又給學生提供了方便與直接性的幫助,這樣不僅增進了師生友誼,還有效的解決了學生的困難,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通過網絡班級與微博咨詢相結合的新模式,不僅解決了集體問題,而且也解決了個人問題。這種新模式,對于老師來說是簡單易行,對于學生來說是樂于接受,對于社會來說是健康積極的。在這種新模式下,我們就能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90后研究生中很好的展開,才能收到應有的反饋效果,而不是一味的輸出。
參考文獻
[1] 劉西華.“9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現狀與教育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
[2 ]張基建.淺談擴招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J].科技視界,2012,7(21).
[3] 張偉強.探索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6,9,1(5).
[4] 于淑華,莊巖,于德華.發揮網絡優勢 加強研究生班級建設[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9).
[5] 牟欣.微博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在教育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甘肅科技,201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