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童
摘 要 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高等教育領域需要進行全面改革,實現大眾化教育模式,加大社會從業群體的素質水平、能力水平以及文化水平。對于改革中的高校教育,會出現很多矛盾與問題,大學生思想、行為等方面會受到大眾化的影響,這就需要高校政工工作發揮其作用。而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前提是要自身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包括法律素質。法律是社會發展所圍繞的基本規則,法律素質也就成為教育工作者適應現代發展所必備的基本條件。
關鍵詞 高等教育改革 政工工作 法律素質 提升的必要性
高校教育階段是大學生人生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只有不斷提高大學生個人素質、專業技能以及引導大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才能促進大學生在未來社會發展中有更好發展能力。而在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值得高校的重視。法律法規是維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其法律教育應該被融入到教學中,政工工作者更應該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采用科學、合法、有效的教育方式,進而加以引導與教育。
1提升高校思想政工工作法律素質的必要性
1.1滿足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基本要求
社會文化發展腳步逐漸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勢在必然,大眾化的發展形式是高校改革的第一步,是提升社會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的關鍵。此時,高等教育的改革也使得一些矛盾與問題涌出,如:大眾化的教育需要足夠的師資團隊,而師資力量的匱乏使之教育水平直線下降;招生群體面向社會,生源的生長環境差異性較大,素質水平參差不齊,使之原有的課程體系、考核制度與生源所能接受的程度存在不匹配的情況;實施繳費上學制度,使之原有的利益性質出現變化,利益與教育之間的關系有了明顯分歧等。眾多矛盾與問題的發生給高校思想政工工作施壓了一定的壓力,但同時也是迎接挑戰,迎接新機遇的開始。法律作為維護社會和諧,完善人與利益之間關系的主要工具,在高校改革與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工工作應嚴格遵循法律法規,以此為準繩,采用正確的方式、方法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引導與教育工作。而在政工工作中,更要以不斷提升自身法律素質為基本,嚴于律己,以身作則,依法辦事,在保護自己法律權益的同時,也使大學生的法律利益得到保障。
1.2是尊重學生人格、維護學生合法權益的需要
社會發展,高等教育改革,大中學生成為直接受教人。從法律的角度來分析,大學生已經擁有受教育權、人身自由權、獲得公正評價權以及申訴權等多種維護自我利益的法律權利,這些權利是需要高校給予尊重與維護的責任。而由于很多大學生社會經驗少、法律知識掌握不足,沒有學會正確的利用法律途徑保護自己,甚至受到外界因素的各種誘惑與影響,在行為、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偏激的想法,以至于行為脫離法律底線,這對大學生的未來發展無疑是種嚴重的影響。在高校政工工作中應該意識到法律權益對大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重要性,是人生發展方向的助推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從尊重學生人格、維護學生合法權益開始,讓大學生知道,相互尊重的重要性,懂得利用法律保護自己。而這些認知都需要政工工作具備一定的法律素質,用法律的規則去引導學生的行為與思想。
1.3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需要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政工工作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出現,是趨勢大學生附有思想觀、價值觀、馬克思主義觀的引領者。而作為一名思想政治的教育者,自身的公信力成為帶動大學生信服與尊重的關鍵。政工工作者展開教育工作的同時,應該從加強自身教育水平以及專業素質做起,更應該注重法律素質方面的提升,綜合能力強的政工工作者才能夠在高校改革過程中以適應法制社會發展來適應高效發展。特別是在新時期發展中,網絡信息已經深入到大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新的事物給大學生的判斷力帶來新的挑戰,正確的判斷能力是保證大學生不被惡劣事物誘惑所誤導的必備基本能力。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變得尤為重要,政工工作者在尊重大學生的思想與人格的同時,還更應該正確引導大學生利用法律途徑保護個人的合法權益,并規范自身行為,包括生活、學習中的點點滴滴都應將法律法規視為行為的基本原則,能夠學會尊重法律、理解法律、維護法律、應用法律。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中的法律特征
2.1行為上的規范
在法律法規的影響下,能夠正確的規范人的行為與道德。高校政工工作者作為教書育人的載體,作為引導大學生具備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思想觀的教育者,處于法律與教育共同發展的背景下,必須要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法律教育的影響力。
2.2本質上的強制性
法律對組織和個人具有最強的約束力。思政工作者既然以法律規范自己的教育活動,那么在本質上講必然具有強制性。這種強制性表現為思政工作者始終保持對自己的強制約束,以追求自身工作效益最大化為目標,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大學生的人生指導者和法制輔導員,通過各種針對性較強的有效舉措,提高大學生參與法律活動的能力。
2.3價值上的利導性
思政工作者在法律上享有相應的權利并承擔一定的義務,往往在教育的開始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價值歸屬感。權利和義務的雙向利導機制無不在影響著人們的意識并調節他們的活動。思政工作者只有承認其利益的存在,才不會侵犯大學生的自我決定權,也才有可能把大學生的個體智慧轉化到復雜的社會關系中,并變為調整大學生群體行為的動力。
3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還為法治社會的發展打造更多尊法、懂法的青年群體。提高政工工作者法律素質有一定的必要性,通過增強政工工作者的法制意識,強化政工工作者法治理念、培育政工工作者法治思維、注重法理研究,促使政工工作者成為遵紀守法的表率、依法管理的良師、法制教育的創新者、成果轉化的促進者。
參考文獻
[1] 羅志堅,萬高隆.具備和運用法治思維——法治社會的必備要素[J].長春大學學報,201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