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鵬 潘宇晨 崔傳真 何維
【摘 要】應用型人才培養對機械制造工藝學教學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分析各種教學模式的優缺點的基礎上,提出相互融合的教學模式。制造工藝理論知識通過傳統教學與案例教學相互融合,實踐動手能力培養通過學科競賽和金工實習相互融合滿足。這樣通過利用各教學模式的優點相互融合,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對機械制造工藝學教學提出的要求。
【關鍵詞】應用型;教學模式;機械制造工藝學
0 引言
機械制造工藝學[1-3]作為機械類以及近機械類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是學生了解機械加工工藝的通道,也是學生解決機械加工過程中各種問題的依據。作為轉型“應用型”大學的地方本科院校[4],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教機械制造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情況和相應解決方法,同時也要教相應的理論依據。而機械加工工程中出現問題各式各樣,相應的解決方面和理論依據繁多,這就必然導致傳統教學方法不能很好滿足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
1 現有工藝學教學中存在問題
機械工藝學教學過程中使用傳統教學法、案例教學法[5]配合金工實習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傳統教學法,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邊聽邊記筆記。由于機械制造工藝學都是一些實際問題及相應理論,比較枯燥,導致學生聽課積極性不高,很容易開小差,教學效果不好。案例教學法,可以調動一部分學生積極性,但是案例都是教師事先精選的一些案例,有些案例較為陳舊,跟不上時代發展,故學生的熱情度和參與度不高。金工實習是機械類學生必修的一門實踐類課程,而金工實習還沿用以往的教學模式,只能滿足學生對加工過程的了解,離應用型大學的要求相差甚遠。
2 應用型機械制造工藝學教學模式改革
2.1 案例的來源
對比與案例教學法,案例來源比較老舊,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基于“反推法”的教學模式中的案例來源主要有:1)合作企業中加工過程中的各種工藝問題;2)機械類學科競賽中的加工工藝問題;3)傳統經典案例。企業現有工藝問題,滿足學生了解真實加工過程中,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為學生以后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學科競賽[6]問題,由學生參加比賽過程遇見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制造過程中問題。傳統案例,對競賽制造加工中的問題和企業案例起到補充作用,讓學生在理解傳統案例加工的基礎上,對其有更深的理解。
2.2 組織形式
傳統教學法,組織形式就是學生在講臺下聽教師口述,學生參與度不高。案例教學法,適合小班教學,對于現今形式下的地方本科院校,機械類學生較多,很不適用,這兩種組織形式比較差。基于協會,輻射全體學生的組織形式就能很好的避免出現上述問題。機械類協會,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較高,動手欲望較高,通過機械協會輻射全體學生,提高學生參與度。通過不同等級的學科競賽以及校園競賽,讓全體學生參與到比賽中來,在此過程中發現制造的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解決問題的方法,及相應的理論依據。
2.3 方法的融合
無論哪種教學模式都不能很好的滿足現有應用型大學教學要求。對于應用型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既有理論水平,而且兼具動手能力,同時還要有發現問題的能力。對于制造工藝學中,公式的推導和純理論部分還是以傳統教學方法為主,這樣更能學生明白和理解其來源及推導的過程,在此基礎上達到對方法的運用。案例教學法可以很好的讓學生明白制造加工過程中流程,及相應問題的處理方法,經典案例的講授更能給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問題以啟發。金工實習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以鍛煉,同時明白加工的流程和加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相應解決方法。學科競賽是在此基礎上,根據相應的加工流程完成比賽作品,過程中難免不遇到問題,可以很好鍛煉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激發學生創新型思維。
3 結論
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式對機械制造工藝學的教學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現有各種教學模式不能很好滿足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出交互式教學模式,滿足應用型人才對教學模式的要求,傳統教學模式與案例教學模式相互融合對工藝學理論部分進行教學,學科競賽與金工實習相互融合對工藝學的實踐部分進行教學滿足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
【參考文獻】
[1]齊繼陽.“機械制造工藝學”教學模式的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12(2):42-44.
[2]呂小蓮,張孝瓊,呂小榮,林植慧,張青.應用型本科院校機械類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以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教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6(24):60-62.
[3]鹿玲,陳錦江,姚建濤,解明利.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基于項目的教學新模式探索與實踐[J].教學研究,2011(3):44-47+92.
[4]潘宇晨,吳彤峰,劉淵.北部灣地區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以欽州學院機械類專業為例[J].欽州學院學報,2014(2):43-45.
[5]張家軍,靳玉樂.論案例教學的本質與特點[J].中國教育學刊,2004(1):51-53+65.
[6]李國鋒,張世英,李彬.論基于學科競賽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24-26+34.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