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宏艷 楊明
【摘 要】長白山人參2009年作為區域品牌開始使用,其發展得到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但在發展中也存在生產不規范、加工不夠精深品牌附加值低、銷售渠道不健全、消費上“藥食同源”的觀念還沒有得到廣泛認可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政府應該合理規劃并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扶植大型龍頭企業、拓寬銷售渠道,加大力度推廣長白山人參在食品領域應用。
【關鍵詞】長白山人參;品牌發展;問題;對策
1 長白山人參品牌發展現狀
人參作為吉林省外交的一張名片,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其發展卻頗為波折,直到2010年吉林省發布19號文《關于振興人參產業的意見》,才開始逐漸對長白山人參品牌的發展重視起來。到2012年8月,國家批準長白山人參人工種植進入新資源食品領域, 給長白山人參品牌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帶來了新的機遇。自2010年長白山人參品牌開始使用,到2015年擁有“長白山人參”品牌的企業已經達到29戶,產品95種。
2 長白山人參品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生產上沒有規范的制度及流程
在人參的種植上,以農戶單獨經營為主,規模不一,標準不定,導致在管理上有很大的難度。雖然在種源的選擇上國家和吉林省都出臺了相關的標準和操作規程,但是卻未強制實施。農戶為了追求短期效益,濫用農藥、化肥的情況常有發生,導致人參的產量、質量參差不齊,很多指標不達標,賣不上高價錢,也影響了接下來的加工、銷售環節,從源頭上影響了長白山人參品牌的發展。
2.2 加工技術水平低,產品品種單一
長白山人參的加工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除了少數通過GMP的企業外,多數是參農自家加工。這樣加工出來的人參產品難以符合國際標準,也不能實現規模經濟。此外,長白山人參深加工品種較少,且科技含量較低,主要以生產藥材原材料為主,約占總數的80%。由于2012年才批準“藥食同源”,人參類食品、保健食品開發都比較少。其他人參深加工產品也比較少,產品附加值低。
2.3 銷售和流通上渠道覆蓋率低
長白山人參的最大交易集散地為撫松萬良人參交易市場,此外集安清河也是國內規模較大的人參專業交易市場。但是,這樣的市場主要經營的是鮮參批發,普通消費者購買量占比非常小。可供大眾消費的購買渠道很有限,慕名到長白山旅游的游客想買長白山人參作為旅游紀念品的選擇也很少,渠道覆蓋率和知名度還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2.4 消費上“藥食同源”理念淡薄
由于長白山人參在2012年才被批準進入新資源食品領域,中國人民在消費上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對于人參的用途大多還停留在會上火,不適宜用于日常食用上,在消費上“藥食同源”理念單薄。我國每年每人食用人參5g,作為一個有13億人口的國家,人參消費不足20億元。
3 提升長白山人參品牌競爭力的對策
3.1 規范人參的生產
3.1.1 注重統籌規劃生產布局
長白山人參的種植集中于吉林省的幾個縣鎮,種植面積以及種植時間都應該由政府嚴格把控,以免出現產量過大影響價格的問題,也要避免出現砍伐森林改成參地的情況出現,保證長白山人參種植的可持續發展。
3.1.2 規范良種、農藥、化肥的生產和使用
由于長白山人參屬于農產品,種植的品種非常重要,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對已經建有人參良種培育的基地進行監管并推廣使用。針對目前存在的農藥、重金屬超標等問題,本文認為應該統一對化肥、農藥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對種植戶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進行培訓。此外應該在長白山人參主產的鄉鎮設立良種、肥料、農藥等農用物資連鎖機構,保證重要生產資料的質量。
3.1.3 建立質量可追溯系統
對于長白山人參質量的管理,長遠來看,應該建立產品質量可追溯系統。對于人參的種植、加工、流通等各環節采用信息化手段記錄質量安全數據和責任主體的行為,這樣產品一旦發現問題馬上就能追蹤到具體的質量安全責任主體和相關信息,有效的促使各環節的企業和個人按質量要求標準進行生產銷售。
3.1.4 加強與農戶的深度合作,保證產品品質
農戶是品牌運營的起點,其產品水平對最終產品的品牌價值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對此政府和企業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工企業、銷售企業均應著力強化與農戶長期合作,通過簽署長期采購協議、規定種植規范要求,積極參與農戶選種、肥料、農藥的選擇,到指定連鎖機構購買生產資料,并提供技術支持,提高長白山人參原材料的品質,以此為基礎打造高質量長白山人參品牌。
3.2 人參加工上要扶持龍頭企業,加強產學研合作
3.2.1 用經濟利益驅動品牌,扶持龍頭企業
各級政府要兌現對注冊各類商標和爭創馳名、地理標志商標的獎勵與補貼政策,實現企業從被動對待商標到主動申請注冊商標的轉變,并扶持有潛力的龍頭企業。只有大型的龍頭企業才有資金、有實力、有動力研發新產品新技術,延長拓寬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
3.2.2 促進產學研合作
企業對市場需求的了解方面要多于高校和科研機構,但其技術創新能力方面不如高校和科研機構,這樣通過產學研合作便彌補了彼此的短板,企業的需求引領著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創新方向,而高校和科研機構可以為企業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形成雙方共贏的局面,為企業創建自主品牌提供了技術保障,促進長白山人參品牌的發展。
3.3 流通和銷售環節
3.3.1 政府加大對長白山人參品牌發展資金上的扶持力度
自2010年起,長白山人參產業的發展已經有吉林省政府專項資金的扶持,但是扶持力度還不夠大,吉林省政府可以向國家申請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長白山人參品牌的發展,如產品研發、對長白山人參實行價格保護、以及長白山人參的宣傳等。
3.3.2 增加長白山人參的購買渠道
截至到2015年,已經有8個長白山人參專營店建成,但是覆蓋面還遠遠不夠。在購買渠道上應該拓寬思路,不僅在全國范圍內開設長白山人參直營店,還應該發展加盟店,快速地鋪開全國的銷售網絡,擴大影響力,方便消費者購買。此外,在網絡快速發展的時代,也應該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包括微信公眾平臺等的銷售。
3.3.3 整合品牌傳播
長白山人參品牌整合傳播的前提是由政府建立一個專門的部門,專門組建一個團隊負責統籌制定品牌整合營銷傳播方案。首先要從戰略高度制定關于長白山人參品牌長遠發展的品牌傳播規劃,統一區域品牌傳播的品牌價值觀、品牌形象以及總體的品牌定位。然后,確定整合營銷傳播流程規劃、傳播媒介選擇與組合等戰術管理,將長白山人參品牌文化、品牌理念準確地傳遞給目標消費群體,進而促進長白山人參品牌的發展。
3.4 在消費環節著力宣傳“藥食同源”
我國對人參及人參制品的消費一直比較保守,對人參的功效也一直存在多食會上火等誤區。在這個問題上應該著力宣傳人參“藥食同源”理念,加大人參食品、保健食品的開發,引導公眾正確消費人參產品。在權威學術雜志、報紙上應該增加專家撰寫的對長白山人參保健作用的文章,并可以由有關部門組織贊助熱門電視劇宣傳長白山人參產品。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2]肖艷.基于灰色關聯分析的長白山地區品牌經濟影響因素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2016(1).
[3]田露,王軍.中國人很產業鏈分析——以吉林省為例[J].當代生態農業,2012(3).
[4]馮莫涵.吉林省綠色人參產業政策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4.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