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穎
【摘 要】本文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以TEM-4聽力新題型為切入點來探討新一輪的高校專業英語四級考試改革對英語教學的反撥作用,分析了 TEM-4 聽力題型的調整對教學策略的反撥作用,并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TEM-4聽力;聽力新題型;反撥作用
0 引言
高校英語專業四級考試(TEM-4)是全國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的檢查英語專業本科基礎階段教學情況的尺度參照性考試。自1990年開始實施至今,TEM-4受眾面不斷拓寬,社會影響也愈加深遠,越來越受到相關機構、各個高校和廣大師生的重視,因為該考試能有效幫助學??陀^地了解教學質量情況,衡量學習者的語言水平,也為促進校際交流提供了一定的平臺。二十多年來,這一全國性的水平考試在考試題型和考試內容上幾度作出調整以適應新的形勢需要,其中聽力題型是變化最大的測試單項。通過分析歷年的考試試題,我們發現 TEM-4 聽力考試的難度也比之前有所增加[1]。2004年TEM-4 聽力考試取消 Statements,增加Passages,測試題目在數量上也有所增加。2016年 TEM-4 聽力測試內容和試卷結構再次做出重大調整,并縮短了考試時間。為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針對性考試的新動向,調整教學內容、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手段,促進聽力教學更加貼近考試大綱的要求,幫助學生有效備考。
1 TEM-4聽力測試的新變化
通過以上數據對比發現:聽寫題型保留,但考試時間將由原來的 15分鐘縮短為 10 分鐘,分值由原來的 15 分降低至 10 分;聽力材料長度大幅縮短,由150 單詞降至80-90單詞;題材范圍更為具體。聽力理解部分題型變化較大,降低了多項選擇題的比例,取消了新聞(News)和短文( Passages)部分,改為短文填空( Listening & Gap Filling)、聽講座做筆記,完成 10 道填空題,會話部分為 10 道選擇題,兩個約 450 個單詞的會話,本部分考試時間由15分鐘增加到20分鐘。此外,聽寫檢查時間也由原來的 2 分鐘調整為1 分鐘。此外,新的題型代表了新的觀念,新的發展趨勢,為了順應時代發展,切實幫助學生提高聽力水平,在教學一線的聽力課堂中也應作出相應調整。
2 聽力新題型對教學的反撥效應
測試對教與學的影響稱為反撥效應或反撥作用。近年來,國內外對反撥效應進行了大量研究,特別是重大測試的相關研究更是層出不窮。我國反撥效應研究起步較晚,總體呈現上升趨勢,這一領域日益豐富的理論和實證研究促進了教學實踐。但是不斷向縱深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平衡性。相關研究大多聚焦于關于CET-4的反撥效應研究,而對于TEM-4的反撥效應研究較少。據統計,全國最有影響力外語類專業核心刊物上關于CET-4反撥效應研究的文章占反撥效應文章總數的66%之多。在最新一輪的TEM-4改革中,對于聽力部分的變革幅度是最大的,測試題型和測試內容測試要求都有所調整。因此,在新的背景下有必要對聽力的新題型、新變化、新要求作出解析,來促進這一考試對教學的正面反撥效應。研究TEM-4聽力部分的反撥效應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構念效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撥效應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教師及教學和學生及學習兩部分。本文主要從教師方面來具體探討TEM-4改革后聽力新題型對英語教學的反撥效應。
2.1 聽力新題型對教學策略的反撥效應
在新題型中,減少了多項選擇題的比例,增加了一個微型講座和聽寫填空任務。這一新題型對語言輸入理解的全面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2],針對這一情況,我校(寧夏大學)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了TEM-4考前強化訓練。
第一,注重語言輸入的全面性。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互動式方式教學。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等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語言深層結構的能力以及邊聽邊抽取意群主干的能力[3],以精聽、復述為主要教學策略,加大聽力練習的準確性訓練。同時,教師根據聽力材料內容,精心設計略高于學生現有水平的問題或話題,訓練學生對篇章內容進行歸納的能力和短時記憶能力,提高聽力水平。
第二,注重語言輸出的多樣性。用幾乎同步或稍慢的速度對原語發言人的講話進行跟讀。在這一訓練過程中,學生對原語的語音語調進行模仿,并糾正不正確的發音,提高語音語調水平。正確流暢的語言輸出練習有利于提高聽力理解的準確性。同時,筆記訓練作為聽力課的重要一環,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教師選擇語速適中、難度適宜、邏輯清晰、語音準確的錄音材料作為練習內容。另外,筆記有助于減輕聽者的記憶負擔,從而保證聽力理解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2.2 TEM-4考前輔導訓練的成效
在進行了為期一個學期的TEM-4考前輔導后,筆者就輔導前后的兩次TEM-4模擬聽力測試成績進行了兩獨立樣本T檢驗(見表3)。研究的假設是:如果相伴概率值小于或等于顯著性水平0.05,則拒絕零假設,認為兩次聽力測試的均值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相反,如果相伴概率值大于顯著性水平0.05,則不能拒絕零假設,可以認為兩次聽力測試的均值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4]。
表3 輔導前和輔導后的兩次TEM-4模擬聽力測試成績兩獨立樣本T檢驗表
表3的數據顯示,T統計量的相伴概率是-0.396,小于顯著性水平0.05,拒絕了零假設,我們可以認為兩次聽力測試的均值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由此可知,輔導后學生的聽力測試成績明顯高于輔導前的聽力成績,TEM-4考前輔導訓練卓有成效。
3 啟示與思考
綜上所述,TEM-4聽力新題型對英語教學具有的極強的正面反撥效應。TEM-4考試既是針對全國綜合性大學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的水平測試,也是全國高校英語專業教學質量評估的重要標尺,更是推動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一種有效手段??傊?,TEM-4改革對基礎英語課程教學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任課教師應該據此有針對性適時地調整教學策略,以便適應新的英語教學要求。但也應該清楚,教學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考試,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這樣,才能為學生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英語專業人才。如何充分發揮考試的正面反撥效應,并盡量規避其負面影響,是值得廣大一線教師深思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曹丹丹.淺析2016年 TEM—4 聽力考試內容分析[J].山西青年,2016(14):149.
[2]劉甲元.2016年英語專業四級考試題型調整對聽力教學的啟示[J].校園英語,2016(6):7-8.
[3]鄒申,孔菊芳.2013年全國高校英語專業四級考試聽寫項目——分析及建議[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3(4):1-6.
[4]余建英,何旭宏.數據統計分析與SPSS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134-136.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