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紅 周小宏
【摘 要】本文從心理健康的意義、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做一個心理健康的圖書館員應具備的條件等方面來探討圖書館員的心理健康。
【關鍵詞】圖書館員;心理健康;人際關系
21世紀經濟飛速發展,各行各業優勝劣汰,競爭激烈,很多人都感覺壓力很大,以至于有些人因為排解不了心理壓力而造成一些悲觀、厭世,對生活和工作都失去信心等一些心理疾病。所以,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現在很多高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
1 概說心理健康
1.1 所謂心理健康,主要指人的精神、情緒和意識方面的良好狀態,包括智力發育正常、情緒穩定樂觀、意志堅強、行為規范協調,精力充沛,應變較強,能適應環境和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壓力,人際關系協調、心理年齡相一致方面。
1.2 心理健康的意義
首先心理健康對生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生活中,兩者是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的,尤其心理健康時刻都在影響個體的生理健康。
其次,心理健康會影響到個體的行為健康,并關系到個體的生活質量。再次,心理健康是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2 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
2.1 工作環境
人員搭配、結構布局、機器設備等,人的工作積極性的保持,都是在一定的工作強度范圍內的,超出了這個強度界限,在短時間內尚可應付,但時間一長,超負荷的精力和體力的透支,就會產生厭惡情緒,出現副作用,于心理健康極其不利。
2.2 自身的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是一個人潛在的能力,它看似無形,卻都影響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決定著一個人的抗壓能力與情商指數。
2.3 社會和家庭的雙重壓力
2.4 復雜的人際關系
3 圖書館員當前存在有以下幾種心理障礙
3.1 職業倦怠現象
職業倦怠是指個體在工作重壓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
3.1.1 職業倦怠一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情感衰竭,去人格化;無力感或降低個人成就感。
表現出來的行為是:缺乏積極性、消極怠工、情緒低落,進而出現職業倦怠。
3.1.2 影響的原因
首先是讀者的要求不斷提高帶來壓力。其次是圖書館管理體制不夠完善。
與教師相比,館員缺乏深造的機會,這就不利于館員的素質提高和專業發展,從而不能挖掘自身的潛力,體現自己的價值。
3.2 人際關系惡化
館員受不良情緒的影響,會導致圖書館員與同事、學生之間的矛盾。比如說:有的人因為家庭矛盾,從而導致心情郁郁寡歡,脾氣暴躁,這樣一來,最容易引起與讀者之間發生口角,關系惡化。
4 做一個心理健康的圖書館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4.1 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融洽的人際關系將會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減少不必要的隔閡與誤會,有利于提高圖書館員的熱情。圖書館員應該知道如何與人和諧相處,如何進行有效溝通,既要把讀者當做朋友,又要把同事當做朋友,才能在一起愉快地工作。
4.1.1 人際關系是交往雙方在互動的基礎上所自愿形成的心理性聯結,它必須建立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任何一方不愿意或處于不平等的地位,這種良好的關系都難于建立,這是最根本的問題。
目前,圖書館員與大學生讀者之間的關系似乎并不樂觀。比如,有的大學生瞧不起圖書館員,認為我們沒什么文化,只知道借借還還,是低人一等的工作,而他們是天之驕子,來借書時明明有圖書館員在場,他們都視而不見,招呼也不打,直接闖進書庫找書看,你好好同他們解釋也不聽,反而出言不遜,振振有詞,要解決這個問題,學生的素質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要建立圖書館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互動實踐制度,培養和加強學生的文明行為養成意識,自覺改正和抵制圖書館不文明行為。雙方要換位思考,調整心態,這樣才能搞好館員和學生之間的關系。
4.1.2 退一步,海闊天空
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一味地辯論,爭搶、反對,你或許有時獲勝,但勝利是空洞的,因為你不能得到對方的好感”。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就需要一種“退一步”的平和心態,這樣看待工作中的不順和挫折,這是一種積極的態度。退一步,往往能夠達到海闊天空的效果。
4.1.3 處理人際關系要有一個“好尺寸”
所謂“好尺寸”,是指關于學習,仿效他人之長。這不但能使你與周圍的人們形成和睦的氣氛,有利于最佳心態的培養和穩固,也容易把周圍的事情處理好。
4.1.4 建立“讀者聯系網”是協調人際關系的紐帶
“讀者聯系網”由讀者和圖書館工作人員共同組成。成員定期以各種形式征求讀者意見,及時反饋給圖書館。圖書館則根據讀者意見加以改進,遇到讀者和圖書館員之間有些矛盾,也可通過這個網得到及時解決。比如,我館會舉辦讀書節活動和學生聽證會,每年會開展新生如何圖書館等系列講座,增進館員和學生之間的了解,消除一些誤會和矛盾,力求把人際關系搞得更好。
4.2 培養態度
20%的態度決定100%的成功。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一個態度問題。在高校圖書館工作也是如此,心理態度是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基礎條件之一。
比如,大作曲家貝多芬,他的作品中既有對和平生活向往的《田園》,又有勇往直前的《英雄》,還有向生活、困難挑戰的《命運》。他的作品正反映出了他的不幸和對生活的態度。面對失聰,他沒有退縮,沒有悲觀,生活的饋贈激發了他的自強意志,生活的磨難化成了作品的源泉和靈魂,音樂塑造了一個偉大、樂觀不屈的生命。
對工作要細心,對得失要粗心。
“細心”是一種對工作的態度,也是每個單位都重點強調的。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細心,馬虎不得。比如,有的牙科醫生給病人拔牙,因為粗心大意,把好牙拔掉了,壞牙齒還留在口腔里,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倘若,這位牙醫在拔牙前仔細檢查再拔的話就不會出現這種事情了。
而對待個人得失就要粗心一點,想開點,從大局考慮,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從古至今,凡是能成就大業者,英雄模范大多都不計較個人得失,尤其是一些舍身救人的英雄,更是如此。
4.3 提高自身修養,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健康的心理會帶來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不健康的心理會讓心靈充滿垃圾,不僅會排斥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甚至會帶走你生命中一切美好的東西。
4.3.1 對工作要拿得起,放得下
在遭遇挫折或不公平時,要直接面對,不能逃避,也不能怨天憂人,應該端正好心態。積極面對。要保持一顆知足常樂的心態,當你春風得意的時候,不要忘乎所以,飄飄然,要有危機感,在你工作不順心時,要看得開,想想自己還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比起人家待業在家,每天為生活奔波操勞的人幸運多了,要惜福。
4.3.2 學會尊重
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尊重
古人云: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論在什么地方,不論你身份高低,只有你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尊重。比如,在高校圖書館、館員與大學生之間,如果彼此對對方都有一顆尊重的心,那么,溝通起來就容易多了,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4.3.3 圖書館員要學會減壓,提高抗壓能力
從心理學角度看,壓力是心理壓力源和心理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
具體到現實生活中,面對壓力,個體會產生如下心理反應:警覺、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精神振奮,這是適度的心理反應。過猶不及,過度的壓力就會帶來負面反應,甚至對個體心理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
心理學研究表明,以下幾個方面可以解壓。
1)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緩解壓力的社會支持系統的一部分,對于提高個體抗壓能力,緩解工作生活中不斷積累的壓力有重要作用。
2)學會傾訴,一吐為快,傾訴是減壓的良方。當一個人將瑣碎的生活片斷用語言串聯起來的時候,就是在仔細地梳理自己的內心世界。種種因為壓力而產生的狂野,消極的情緒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得到宣泄和釋放,人的心情也會慢慢地恢復平靜。
3)學會放松,降低生活期望值。
4)分散注意力。心理學研究表明,面對壓力,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比如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或者看看電影等,都可以從不同程度上淡化壓力。
4.4 繼續教育工作
繼續教育工作做得好,能夠有效調整館員的狀態,增強工作滿意度,提高館員的工作熱情和壓力應對能力,能預防,減少和杜絕職業倦怠的出現,如:為館員提供專業培訓的機會,以政策上提高館員的待遇和社會地位。
近年來,服務質量有了很大提高,可是公眾對館員的認知度并不很高。日常工作中,館員被讀者挑剔、指責等不尊重行為時有發生。通過“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享受圖書館”的引導,從社會的角度形成圖書館意識,提高圖書館地位,圖書館員這一職業最終成為受人尊敬的職業。
我們如果能把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做好的話,我堅信,是可以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圖書館員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圖書館的事業會越來越輝煌!圖書館員的精神面貌將煥然一新。
【參考文獻】
[1]任罡.淺談圖書館員的心理健康[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5(3):56
[2]陶莉.淺談圖書館員與讀者的人際關系[J].圖書館論壇,2004(5):209
[3]秦榆.心靈魔方——健康從心開始[M].朝華出版社,2010.
[4]王琤,高興.做一個心理健康的員工[M].新世界出版社,2011.
[5]莫筱梅.淺談信息時代圖書館員的心理健康[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1(6):81-83.
[6]歐燕,劉萬倫,阮麗麗.大學生讀者與圖書館員的人際關系[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19):113-114.
[7]《心理健康讀本》編委會.心理健康讀本[M].中國鐵道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