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元


摘 要:農業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導致的碳排放量大幅度增加,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該文分析山東省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業機械化結構及區域農業碳排放特征,研究農業碳排放控制對策。研究顯示,山東省各市農業產值分布較為均勻,農業機械總動力逐年增加,各市農業機械擁有量和農業機械動力分布差異顯著,結構特征較為明顯;農業機械動力較大的地區農業用油和用電消耗大,二氧化碳產生量較高。山東省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提高農業機械效率、提高農業用電中清潔能源發電比例、發展低碳農業,使農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農業經濟 碳排放 山東省 控制對策
中圖分類號:X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0(a)-0069-02
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嚴重危及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碳排放量控制成為各國各領域的重要問題。農業作為國家重要的生產領域,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其所導致的碳排放量大幅度增加,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文章以山東省為例,分析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業機械化結構特征及區域農業碳排放差異,研究農業碳排放控制對策,以期為農業碳排放控制提供有益支撐。
1 山東省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及機械化特征分析
近年來,山東省農業經濟快速發展,2014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9 198.3億元,其中農業產值為4 765.8億元、林業產值為131.5億元、牧業產值為2 418.3億元、漁業產值為1 481.7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為400.9億元,農業占比最大為51.81%,牧業次之為26.29%,漁業占比為16.11%。山東省的17個市中,濰坊市的農業產值占比,占全省的10.69%;其次為濟寧市,占全省的10.62%;其他市的農業產值均低于10%,依次為聊城市(8.57%)、臨沂市(8.41%)、煙臺市(8.29%)、濟南市(6.99%)、德州市(6.96%)、菏澤市(6.35%)、青島市(6.29%)、泰安市(5.53%)、濱州市(6.35%)、棗莊市(4.09%)、淄博市(3.53%)、日照市(2.40%)、威海市(2.39%)、東營市(2.09%)、萊蕪市(1.30%)。統計數據顯示,沿海城市和經濟較為發達地區的農業產值占比較小,但總體來看,各市農業產值分布較為均勻。
隨著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山東省農業機械總動力也在逐年增加,2014年山東省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31億kW,比2013年增加了3.15%。各市農業機械擁有量和農業機械動力分布差異顯著,結構特征較為明顯。拖拉機方面,2014年德州市的拖拉機最多,為442.39萬輛,占山東省農業機械拖拉機總量的12.52%;其次為臨沂市,拖拉機數量為419.98萬輛,占山東省農業機械拖拉機總量的11.89%;其他地區的拖拉機數量均低于400萬輛,占比均不足10%。聯合收割機方面,2014年德州市、菏澤市、濰坊市和聊城市的聯合收割較多,分別為146.51萬臺、130.80萬臺、112.33萬臺、104.32萬臺,占比分別為14.67%、13.10%、11.25%和10.45%;其他市的聯合收割機數量均低于100萬臺,占比不足10%。農業機械總動力方面,與拖拉機數量和聯合收割機數量相關,2014年德州市的農業機械總動力最大,為1 522.89萬kW,占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的11.62%;其次為菏澤市,農業機械總動力為1 495.83萬kW,占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的11.42%;第三為濰坊市,農業機械總動力為1 371.35萬kW,占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的10.47%;其他地區的農業機械總動力均低于1 300萬kW,占比均低于10%。(見圖1)
2 山東省農業能源消費碳排放特征分析
2014年山東省農用柴油量為168.26萬t,農用用電量為480.04億kW·h。各市農用柴油用量中威海市和青島市的農用柴油用量超過20萬t,其中威海市為27.84萬t、青島市為21.20萬t,除此之外,日照市、煙臺市、濰坊市的農用柴油用量在10~20萬t之間,其他市的農用柴油量均低于10萬t,其中萊蕪市的農用柴油用量最新奧,僅為1.04萬t;統計數據顯示濱海城市比內陸城市的農用柴油使用量明顯偏高。農用用電方面,煙臺市用電量最高,為93.9億kW·h,明顯高于其他城市;濰坊市的用電量次之,為62.億kW·h,其他城市均低于50億kW·h,東營市的用電量最低,為4.85億kW·h。
2014年農用柴油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為520.25萬t、用電產生的二氧化碳為4 785.98萬t,農用電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明顯高于柴油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文中,用電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是從火力發電視角,核算沒產生1度電燃燒煤炭產生的二氧化碳量計)。各市農用柴油和用電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量存在較大差異,統計數據顯示,煙臺市農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占全省碳排放量的19%;其次為濰坊市,農用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省碳排放量的13%,兩個市的碳排放量超過了全省的30%;此外,淄博市和菏澤市的農業碳排放量分別占全省碳排放量的9%,棗莊和臨沂市各占6%,即,煙臺、濰坊、淄博、菏澤、棗莊和臨沂6個市的農用碳排放量超過了整個省的60%,如圖2所示,這與各市農業機械用油和用電緊密相關。
數據分析顯示,農業機械擁有量較多的市其農業機械動力相對較高。結合農業用油和用電產生的二氧化碳來分析,農業機械動力高的地區其農用能源消耗產生的二氧化碳不一定大,這與農業用油和用電效率緊密相關。各市中,煙臺市的用電量較高,其用電消費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其碳排放強度較高。
3 山東省農業碳排放控制對策
3.1 提高農業機械效率
農業碳排放主要源自農業機械使用的用油和用電,提高農業機械效率,促進單位農業用油和單位用電產生的農業產值的提高,降低單位農業產值的農業機械動力,從而降低農業用油和農業用電,進而減少農業機械使用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3.2 提高農業用電中清潔能源發電比例
火力發電消耗了大量的煤炭,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山東省應加大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降低火力發電比例,促使農業用電中的清潔能源發電比例增加,進而在提供相同電量的情況下,碳排放量明顯降低。
3.3 發展低碳農業
山東省各市農業機械化特征明顯,部分地區農業機械化效率較低,消耗了大量的柴油和電,導致大氣污染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正在走高碳農業的道路。山東省政府應該針對不同區域特色,發展生物多樣性農業,打造農業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耦合,從依靠化石能源向依靠太陽能等方向轉變,追求低耗能、低排放、高產出的低碳農業,促進山東省農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吳賢榮,張俊飚,田云,等.中國省域農業碳排放:測算、效率變動及影響因素研究[J].資源科學,2014(1):129-138.
[2] 曾大林.紀凡榮.李山峰.中國省際低碳農業發展的實證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1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