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亞波
2016:中國反腐“國際觀”
■ 曾亞波

十八大以來,中國反腐力度不減,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本文綜合2016年各大媒體的報道,觀察世界輿論如何看待中國反腐。
2016年中國的反腐到底有多大效果?正如共同社指出的,中共的從嚴治黨,換言之就是打擊腐敗。這是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優先重點。習近平開展的大規模反腐行動令全國的許多官員膽寒。
從中國國內反腐看,“德國之聲”廣播電臺網站注意到中國政府部署的2016年反腐工作:保持“節奏不變、力度不變”。網站評論說,中國的反腐風暴“取得重大進展”,其中重點在于國有企業和軍隊層面。通過對關鍵領導人物的監督與查處,中國政府“正在逐步解決腐敗問題”。
從國際追逃看,美國《時代》雜志報道,2016年,中國進一步加大了反腐的力度。文章稱:“就算中國的頭等通緝犯們有機會逃出中國,他們也已經越來越無藏身之處。”果然,“紅通一號”人物楊秀珠于11月回國投案自首。
從示范效應看,2016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十四次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檢察長會議和2016金磚國家總檢察長會議在三亞舉行。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院副總檢察長馬林諾夫斯基表示:我們對中國正在進行的“天網行動”取得的成果很感興趣。中國遣返了1000多名刑事犯罪分子并追回了大量的資產,我們真誠祝賀中國同仁取得的成就。全球和地區的合作在大多數情況都能取得非常積極的成果。加強我們之間的合作,將有助于發展更有效的國際合作及執行更有效的措施。

中國反腐是一陣風嗎?是階段性運動式反腐嗎?十八大后“八項規定”剛施行時,外媒確實曾經多有懷疑。但是現在他們普遍相信中國的反腐“永遠在路上”。
德新社2016年10月27日報道,中共六次全會閉幕公報指出,將加大打擊腐敗力度并加強黨內紀律。由數百名高級領導人構成的中央委員會通過了一套用于約束全國8800多萬名黨員的行為準則,還批準了有關加強黨內監督的文件。中共領導人認為該黨目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所以必須確立新的行為準則。習近平在2012年上任后不久就開展了“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反腐行動,目的是懲處各級崗位上的腐敗官員,持續時間之久和打擊級別之高超出許多分析人士的預料。
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東亞和上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亞歷山大·盧金表示,中國目前正在開展大規模的反腐運動,這是習近平政策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腐敗在中國社會引起強烈不滿,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中國將繼續反腐運動和對高官的調查。亞歷山大·盧金說:“我認為,這一政策仍將繼續。這是中國現任領導層的主要工作方向之一。他(習近平)上臺后采取積極的外交政策,開啟了反腐大戰。”
俄羅斯《獨立報》評論稱,中國的“打虎”行動并不會“虎頭蛇尾”,相反,它將成為中國一個長期的行動計劃,以達到讓官員們“不敢貪”的目的。這場反腐行動已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受到廣大民眾的歡迎,并取得人民的信任。
中國反腐不僅治標,更治本。治本就是要切實治愈一些根深蒂固的制度性、系統性腐敗問題。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尤里·塔夫羅夫斯基認為,新形勢下中共從嚴治黨意義非凡。在黨內管理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不守紀律、渙散或腐敗現象,都將造成嚴重后果,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因此,加強黨內紀律、完善黨內管理體系和系統性打擊腐敗是六中全會非常及時而又必要的決定。
中國的反腐不是選擇性反腐,也不是打了幾個“大老虎”就了事,基層密密麻麻的“小蒼蠅”同樣引起輿論關注。新加坡《海峽時報》在年初就發表文章稱,中國2016年里將繼續對反腐保持“高壓態勢”,確保實現“不敢腐”的目標,并強化“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斗爭。2016年中國反腐的目標將向基層拓展,加大對地方“蒼蠅”的打擊力度,并將進一步擴大對逃亡海外的經濟犯罪人員的追捕行動。
清除低級別官員被認為是改善黨的執政形象的重要標志。日本《外交學者》雜志一篇題為“中國反腐的真正挑戰:拍死成千上萬的蒼蠅”的文章稱,雖然基層官員垮臺不像高官落馬那樣吸引媒體關注,但他們的命運可能更重要。他們是與中國老百姓接觸最密切的官員。眾所周知,改善黨的形象是反腐的主要目的之一,這只有通過清除低級別官員中的腐敗才能實現。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中國反腐具有廣泛而深入的群眾基礎。
2016年12月4日光明日報援引《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八項規定是腳踏實地、接地氣的,能夠實實在在地發揮作用。政府開會不再冗長,而是直奔主題。八項規定對政府官員的工作行為和個人行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公車使用、政府接待等方面,都有了嚴格的限定。八項規定自實施以來,受到了人們積極的歡迎。
老撾國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波西·占名說,中國共產黨把嚴格黨紀當作黨的建設的中心任務,在任何時候都堅持走群眾路線。他認為嚴格監督才能夠深入掌握情況,使黨員、黨組織保持廉潔并取得群眾信任。在他看來,中國反腐敗的群眾基礎來源于黨員扎根于群眾,且對黨員的要求比群眾高,有嚴格的約束,“要求黨員遵綱守紀絕不過分,否則我們就不要綱紀了。有了綱紀就要嚴格遵循,這是關鍵。”
肯尼亞內羅畢美國國際關系大學教授馬查理亞·穆內內說,中國共產黨從一大召開時只有幾十名黨員發展成為現今擁有8000多萬名黨員的執政大黨,這一成就舉世無雙。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為中國共產黨贏得了民心。

法新社報道稱,民眾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中國領導人對腐敗問題的零容忍態度,政府也將會越來越受到民眾的歡迎。
反腐是“家里的事”,但也事關外界。中國通過反腐倡廉,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幫助,并且中國也在幫助其他國家。2016年有兩次國際性反腐會議在中國召開,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到中國倡導的國際反腐協作中來。
2016年1月,二十國集團反腐敗工作組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二十國集團成員國、6個嘉賓國、聯合國毒品與犯罪辦公室、國際刑警組織等4個國際組織百余名代表參加。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十四次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檢察長會議和2016金磚國家總檢察長會議在海南三亞舉行。
除了國際會議,國際多邊和雙邊的反腐合作也日益頻繁。多位外國反腐工作領導人來華交流。
5月9日,印度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喬杜里訪華時表示,愿與中方在反腐敗領域互學互鑒,共同推動反腐敗國際合作。
6月20日,柬埔寨國務大臣兼反腐敗委員會主席翁仁典訪華,就加強兩國反腐敗合作交換了意見。
7月7日,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紀委書記、政府副總理本通率老撾人民革命黨代表團訪問中國時說,愿與中方在反腐敗工作上加強交流合作,學習借鑒中方的經驗。
11月9日,巴基斯坦國家問責局局長喬杜里在訪華時向王岐山介紹了巴反腐敗制度建設和工作情況,對中國反腐敗工作采取的措施和成就表示贊賞,愿與中方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
11月21日,波蘭最高監察院院長克維亞特科夫斯基在訪華時表示,深深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和使命感,期待與中方加強反腐敗合作。
12月1日,王岐山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基辛格表示,中國共產黨在加強自身建設和反腐敗方面取得的成績令人矚目,愿意為美中關系的健康發展作出貢獻。
正如肯尼亞內羅畢大學國際經濟學講師、前肯尼亞交通部副部長蓋里雄·伊基亞拉所說,從嚴治黨、堅決反腐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中共在新形勢下繼續肩負好使命提出的一項重大舉措。打贏反腐戰,將助力中國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無論是反腐還是發展經濟,我們的朋友圈都在一步步壯大。
(責編:許樹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