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垣曲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楊可隆
聚焦主業 著力打造反腐鐵軍
■ 中共垣曲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楊可隆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紀檢監察機關只有遵循黨章,回歸本職,不斷深化對職責定位的認識,聚焦中心任務,創新工作方式,改變工作作風,全面履行職責,才能真正擔負起監督執紀問責的使命。
一要精準定位,實現“真轉”。定位要準。為了堅決糾正議事協調機構上明減暗不減、明退暗不退的問題,要在進一步明確7個議事協調機構工作內容的基礎上,建立約函、約電審核制度,對于今后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求紀檢監察機關參與的各類議事協調機構或專項階段性工作,進行嚴格審核,確保不失位、不越位、不錯位,真正做到不該管的事不管、不該參與的事不參與。要進一步推動各紀檢監察室由單純辦案向監督檢查轉變,加快制定《各紀檢監察室定期分析研判監督聯系鄉鎮(單位)黨風廉潔建設工作的制度》,重點對各鄉鎮(單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情況、作風建設情況、監督執紀情況和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情況進行分析研判,為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潔建設提供可靠依據。堅持用強硬的制度倒逼責任落實,著力解決鄉鎮紀委、派駐紀檢組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積極落實基層紀委和派駐機構“旬報告”制度,通過各鄉鎮紀委、派駐紀檢組每10天定期向縣紀委報告一次工作情況,著重報告落實監督責任情況、開展監督執紀情況和發現問題情況,促使鄉鎮紀委、派駐紀檢組掛圖作戰、主動出擊,切實解決監督執紀工作實效不明顯的問題。
二要挺紀在前,必須“實轉”。緊緊圍繞監督執紀問責,從“包打天下、無所不管”轉變為聚焦主業、回歸黨章,從“重點查違法”轉變為“重點盯違紀”,從緊盯“極極少數”轉變為管住大多數。要充分運用“四種形態”,既管住“常態”和“多數”,又堅決處理“少數”和“極極少數”。增強主動性,伸長耳朵,瞪大眼睛,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監督,結合日常監督執紀和各項專項檢查,廣泛搜集黨員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處置。增強針對性,重點對黨員干部在廉政勤政、履行職責、工作作風等方面確有苗頭性問題的,或違紀情節輕微,不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及時運用函詢、約談提醒、誡勉談話等方式,提醒并督促當事人立行立改、防微杜漸。增強實效性,要有效發揮紀律審查的懲戒功能,始終把“少數”和“極極少數”盯緊、抓牢,在確保質量前提下,快查快結、快進快出,在查清、查實查透違反“六大紀律”的問題后,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要加大“一案雙查”力度,對發生重大腐敗案件和不正之風長期滋生蔓延的單位和部門,既要追究當事人責任,又要追究相關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三要履職擔當,保證“常轉”。堅持以創建模范機關為載體,以提升綜合素質為目標,強化內部監管,打造過硬隊伍。要搭建有效平臺,促進紀檢干部綜合素質的大力提,在紀檢干部中廣泛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提升”等活動,使學習提高真正成為紀檢監察干部的常態;開設紀檢監察工作業務大講堂,堅持既有專家學者又有辦案能手,既有業務理論又有辦案實踐,爭取讓每一名紀檢干部都成為會辦案、辦好案、辦鐵案的行家里手。要嚴肅查處系統內部違紀問題,通過正風肅紀、強化自律,嚴厲查處紀檢干部違反政治紀律、辦案紀律、廉潔紀律、工作和生活紀律的行為,堅決把害群之馬清除出去,將枯枝爛葉打掃干凈。要在亮紅燈、明底線、敲警鐘的態勢下,促進作風轉變,增強紀律意識。強化對紀檢干部的責任考核,堅持把履職表現、監督執紀、遵守紀律等方面納入考核指標,通過比擔當、比作為、比實績,真正讓那些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的干部脫穎而出;把那些不作為、慢作為和不敢動真碰硬的干部,堅決調離紀檢監察崗位。

(責編:于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