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瀅瀅
摘 要:通過對高校圖書館員職業倦怠現狀的研究,對職業倦怠形成的社會、高校內部管理機制及自身3個方面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改善圖書館館員職業倦怠提出了3點建議,在一定程度上對高校預防和減輕職業倦怠有啟發作用,能幫助改善圖書館館員心理狀態和業務水平,同時也有利于高校教學質量、科研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員 職業倦怠 改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c)-0172-02
職業倦怠(burnout)也稱“工作倦怠、職業衰竭、職業枯竭”。它是個體由于長期處于工作壓力狀態下而出現的一種身心消耗過度,精力衰竭的綜合癥狀[1],最早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弗魯登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年在《職業心理學》雜志上提出。皮特斯(Peters)在1981年將職業倦怠定義為“燃盡或耗竭個人的心智、生理、情緒資源,其主要特征為疲乏、冷漠、理想幻滅、沮喪,顯示個人已耗盡其能源或適應的能量[2]。”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職業倦怠是指從事某種或某類工作的個體在長期的工作壓力或單調乏味及對人際關系的不適應、不理解或者在種種不良社會環境的影響等情形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而對該工作松懈、輕慢的消極性心理與工作狀態[3]。
《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規定: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機構,它的工作是學校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圖書館的生存和發展中,館員又是其構成諸要素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也是圖書館工作成敗的關鍵[4],其重要性可見一斑。然而,目前國內高校圖書館員普遍存在“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職業倦怠心理,他們對工作缺乏熱情、耐心,感受不到個人職業的榮譽感和價值感。“整個圖書館員隊伍的精神狀態長期處于萎靡不振、缺少自信和職業榮譽感的壓抑之下。”[5]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外界環境影響,也離不開高校內部管理機制,還與館員的自身身心因素有關。
1 高校圖書館員產生職業倦怠感的原因
1.1 社會原因
長期以來,圖書館在大多數人眼中,是清閑、枯燥的地方,是照顧教職工家屬的“收容所,養老院”。“不需要過高文化程度,不需要專業要求,什么人都可以勝任”這些標簽在圖書館員身上也被貼得比比皆是,他們的工作被看作是簡單的“借書-登記-還書-登記”,是低層次的簡單循環勞動。這些社會偏見和輕視原因,成為影響圖書館員職業榮譽感和歸屬感的主要因素,也間接影響了他們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和興趣。而當對所從事的工作缺乏興趣,卻又不得不為之時,人就會感到厭煩,產生一種身心俱憊的心理狀態,導致自身潛能難以充分發揮,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6],也便極其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感。
1.2 高校內部管理機制原因
高校圖書館作為文獻情報中心,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機構,與一線教學科研部門只有分工的不同,而無貴賤輕重之別[7]。然而,事實上,高校圖書館在高校內部更多是被視為教輔單位而存在。雖然在引進人才時,除安置的教職工家屬外,諸多館員招聘條件是與專任教師、行政教師一致,可是在工資待遇、職稱評定、高校內部地位上卻相差懸殊,館員普遍覺得自己的潛力無從施展,得不到領導重視,看不到未來的職業生涯有何提升空間,也體驗不到職業給自己帶來的成功感,消極倦怠的心理也就產生了。
1.3 自身原因
作為一名圖書館員,首先應該具備一定的圖書情報專業知識和咨詢學知識,熟悉圖書館的各項業務工作流程,熟悉館藏文獻的收藏及分布情況,熟悉圖書的分類及編目知識。這是一名圖書館員最基本的業務素質配備。而在信息、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館員的業務素質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比如,至少要精通一門外語,熟悉計算機操作,長于知識的管理與組織,善于服務[8]。但是縱觀國內高校圖書館,摒除個別一流高校圖書館員外,大部分圖書館員基本停留在基本業務素質配備層次,甚至小眾圖書館員還不配備,其專業結構、業務熟悉程度、學識程度離合格的圖書館員還有一定距離。因此,這些硬傷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圖書館員工作上的低效率和力不從心。因此,由于低素質和圖書館工作的高要求的矛盾突出,給館員造成技能更新的壓力,強烈的職業危機感給館員帶來更多的緊張和不適感,以至于產生心理焦慮和挫折感,失去工作信心,以至進一步發展為職業倦怠[9]。
造成圖書館員心理倦怠的因素是多樣的,除以上列舉的3大點外,職業本身原因,比如工作內容單一、環境條件、人際關系以及圖書館員個人品行、心理素質也都有一定關聯。
2 如何改善圖書館員職業倦怠心理
(1)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提高圖書館員的社會地位。正確宣傳圖書館及圖書館員的社會作用,引導社會成員正確看待這兩者,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例如,可采用定期某時間開放圖書館,邀請熱愛閱讀的社會民眾參觀圖書館,參與閱讀,讓他們對圖書館員的工作進一步深入了解,了解其工作流程及其工作強度,增加對館員工作的認可和尊重。
(2)改善圖書館員的福利待遇,在職稱評定、工資福利等方面做出有效改善。讓圖書管理員也參與職稱評定、工資改革,引入有效的考評機制,將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等福利待遇與考評結果掛鉤,讓圖書館員的工作有發展的方向。同時,對圖書館軟硬件條件進行改善,給師生建立一個舒適、現代化的知識環境,讓圖書館員感受到學校對于圖書館工作的重視,提高圖書館員對于圖書館工作的歸屬感和榮譽感。
(3)嚴格把關圖書館員的聘任要求。例如,采用競聘上崗制度,即讓圖書館工作人員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性格特點、愛好對希望從事的崗位進行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的一種方式[10]。增加館員進修、培訓、考察,例如增加與兄弟單位之間的交流,汲取其他圖書館好的經驗,逐步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以及運行機制,使得館員業務素質、文化素質、信息素質等專業水平不斷提升。
總之,只有正確分析困擾圖書館員職業倦怠原因并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改善,才能使館員以積極向上的態度進行工作,活躍圖書館工作氣氛和提高工作效率,這樣,高校圖書館才能發揮其作用,為師生服務,也才能在信息化時代中發揮其信息傳播和導航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陸昌勤.影響工作倦怠感的社會與心理因素[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4(3):345-346.
[2] 楊秀玉,楊秀梅.教師職業倦怠解析[J].外國教育研究,2002(2):56-57.
[3] 張軍華.高校圖書館館員職業倦怠的現狀及其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
[4] 邱圣暉.高校圖書館員的職業倦怠與心理資本干預[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11-112.
[5] 范興坤.圖書館發展過程中的內部阻滯因素分析[J].圖書館學,2005(3):131-132.
[6] 尹虹娟.高校圖書館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館員的職業倦怠[J].圖書館學研究,2002(1):12-13,18.
[7] 殷占兵.職業倦怠:高校圖書館員的隱形殺手[D].淮陰師范學院,2004.
[8] 李靜.高校圖書館員職業倦怠狀況的成因分析[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8,26(3):119.
[9] 郭慧虹.論高校圖書館員職業倦怠的成因及其抑制[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7(3):27.
[10] 陸榮雙.地方高校圖書館人才隊伍現狀分析[D].江西理工大學,2012(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