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海躍
沈子丞的書畫藝術
季海躍


青煙裊裊,長袖飄飄,許多年前蘇州城的某條小巷深處,總有一位鶴發童顏的長者,準時出現在日落時分的瓜棚豆架,濡墨揮毫、紋枰自弈,頓時,翰墨世界氣象萬千,黑白乾坤見招拆招。
在那個萬馬齊喑的動蕩歲月,因為找不到對手,他總是自己與自己下棋,因為找不到伙伴,他只能自己與自己推敲……在他生前,吳門棋壇,難遇敵手,在他腕下,吳門畫派,風光無限。
在滄桑與恍惚中,今天,那些生動靈驗的金石書畫依然是那么的美麗動人且獨領風騷。
他就是沈子丞(1904-1996),亦作之淳,號淳然居士、聽蛙翁,浙江嘉興人,早年定居上海,十七歲考進中華書局,三十年代即馳名海上畫壇,出版有《歷代繪畫概述》《古代畫家》《圖畫的鑒賞》《沈子丞書畫集》《圍棋與棋話》《古今圍棋名局匯選》等專著,年逾半百后定居蘇州,與蘇州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蘇州,他迎來了藝術生涯的“第二春”,飲譽海內外,并培養了許多新吳門弟子,為蘇州的美術、工藝事業作出了令人景仰的貢獻。
沈子丞先生堅持傳統中國畫的寫意手法,著眼于意境的表現,在文人畫的基礎上融匯了新的繪畫元素,賦予了作品可貴的生活氣息。其中僅剩于世的巨幅畫《群雄大戰黃天蕩》就是典型一例,該作品高0.54米,長10米,現藏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這幅洋洋大觀的長卷描繪的是上世紀60年代初數萬名知識青年參加黃天蕩填湖造田的情景,圖中多達1998人,船只千余艘,在這幅作品創作中,沈子丞使用的線條在傳統人物畫十八描的基礎上融合了金石味,人物造型準確,姿態各異,表情豐富,且人物之間既呼應唱和,又各自獨立,人物與環境融為一體。《群雄大戰黃天蕩》不僅是沈子丞在中國畫創新道路上的代表作,也是建國以后中國畫家在國畫創作上最高水平的代表作之一。

在選材上,沈老的人物畫創作不因襲前人,突破了傳統的程式,線條柔和、沉著有力,造型準確、動感強烈,勾勒純熟、頓挫感強,氣息高古、生活氣息濃郁,人物面部表情及心理特征的描繪惟妙惟肖。他雖然以人物畫傳世,但精通花鳥,旁及山水,在花鳥畫中,他觀察入微,出現在他筆下的花草鳥蟲,無不形象生動,姿態美妙。他筆下的山水畫,取法傳統,又別開新境,探索以自己的筆墨語言去表現山水的幽靜和深邃,亦別具一格、獨出心裁。
以書法入畫,這更是沈子丞先生的一貫追求,潛心書法,探索書法用筆,使他的創作有了更多的收獲,他認為,中國畫是依賴書法線條造型的藝術,縱觀沈子丞先生的繪畫創作,無一不是講究書法用筆的。
正因為沈子丞先生在繪畫創作上有著如此精深的造詣,所以他的拍賣紀錄屢創新高,行情看好。2013年12月他的《秋游圖》立軸被上海崇源公司以26.4萬元價格拍出,同年12月他的十開小冊頁也被上海天衡公司以22.45萬元的價格成交。從沈老的藝術成就和藝術地位來看,目前他的作品價格仍屬偏低,筆者堅信未來沈老的作品定會走俏市場。
由于沈子丞先生的繪畫藝術價值逐步得到重視,所以假畫一直絡繹不絕,尤其是近兩年,更有甚囂塵上之勢。不過,沈子丞先生的畫技高入云霄,并非等閑之輩可以輕易仿造的,因此只要仔細鑒別,市場上眾多的假畫,還是難藏其狐貍尾巴的。筆者曾經看到一批沈老的假畫,造型生硬、線條刻板、小心翼翼、筆力松散,根本沒有老到生動、爽利的精神,根本沒有爐火純青的畫技和風采。沈子丞先生的畫落筆果斷大膽,個人風格強烈,假畫為怕露出馬腳,難免有刻意做作、弄巧成拙的地方,大家只要細心觀察,反復比較,相信還是能夠煉就一雙火眼金睛的。著名書畫家、鑒賞家蕭平老師認為:沈子丞先生是一流的書畫,二流的名頭,三流的價位。因此,他的書畫藝術品,后市孕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近年來,現代吳門書畫家的作品不斷受到全國眾多藏家的追捧,藏家和市場特別青睞有強烈藝術個性和扎實傳統功底的書畫作品,而沈子丞先生的作品源于傳統,又自成面目,正符合市場的需求,這就是藏家們熱烈追捧和收藏的原因。
沈子丞先生留存于世的作品雖然不多也不大,但很精、很美、很有個性,這就是現在書畫收藏的理念;沈子丞先生留存于世的作品雖然不奇也不怪,但很靜、很雅,很有書卷氣,這就是現在文人追求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