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明,秦 峰,鄢 晶,姚佳新
·醫院管理·
“兩改”形勢下軍隊醫院建設發展的思考
夏文明1,秦 峰2,鄢 晶3,姚佳新1
文章從國家醫改和國防軍隊改革的方向目標入手,客觀分析了新形勢下的軍隊醫院建設發展優勢、劣勢、機會及威脅,結合“兩改”的趨勢和方向,對如何提升軍隊醫院保障能力,創新軍民融合發展,提出了軍隊醫院在新形勢下需要準確定位、加快融合、優化管理、抓住關鍵等持續發展的幾點思考。
改革;軍隊醫院;發展;思考
隨著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國防軍隊改革的推進,軍隊醫院的建設發展在“兩改”形勢下面臨著新的課題,如何準確把握改革方向,結合軍隊醫院當前形勢,進一步提升軍隊衛勤保障水平,持續保持特色優勢,加快軍民融合發展,創新軍隊醫院管理模式,是當前軍隊醫院管理的新命題。
1.1國家醫改的趨勢 國家醫藥衛生改革已進入深水區,“三醫”聯動改革探索出多種模式,并向縱深推進。醫改的總目標是:衛生資源配置更加科學,醫聯體協作更加緊密,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醫藥衛生人員待遇逐漸改善[1]。醫藥衛生行業的新局面可能是:①格局更優:公立醫療機構公益性逐步回歸,社會資本辦醫比例不斷增加,醫療、養老和保險資源的有效整合,將建立并完善不同層次醫療需求的醫療服務體系。②效率提高:藥品流通和價格機制有重大調整,藥品、耗材流通環節更加合理;分級診療和醫聯體管理更加完善,基層醫療機構和家庭醫生的功能得到有效發揮,醫生執業更加自由。③患者受益:通過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醫保水平逐漸均等化或差距縮小,多樣化的醫療保障體系形成,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得到有效保證。
1.2軍隊醫院改革方向 軍隊改革政策、編制、體制的重大調整,其途徑是優化軍事力量體系,組織形態更加現代化,實現強軍興軍目標[2];后勤改革的要點是實現改革強軍和保障打贏,途徑之一是軍民融合深度發展。①結構規模更加合理:軍隊醫院結構規模更加合理,軍隊衛生資源配置更加科學,區域保障銜接更加順暢,官兵和家屬醫療保障更加便捷。②保障職能更加突出:編制力量調整更加注重保障職能的發揮,軍隊醫院作為后勤保障部隊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服務部隊、服務戰場、維護官兵健康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援的職責和宗旨更加突出。 ③運營管理更加規范: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大政策背景下,軍隊醫院既要主動融入推動軍民融合,又需轉變運營理念,效率管理和精細化管理更加規范。
2.1優勢 軍隊醫院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發展,在管理機制、醫學技術、人才培養及服務保障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3]。管理執行力和突發事件應急保障具有優勢,部分特色專科彌補了國內乃至國際空白,擁有一批知名度較高的醫學人才,部分醫療設備配置效率優于地方醫院。十幾年來,軍隊醫院在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及地方醫療衛生服務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具有較好的社會影響和美譽度[4]。
2.2劣勢 國家醫藥衛生改革政策持續沖擊,在分級診療和醫聯體建設、藥品零差率和醫保政策、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地方保護性政策的影響下,軍隊醫院逐漸被邊緣化,出現了醫療市場萎縮、收益空間縮減、人才來源受限,少數醫院因地域經濟特點或衛生資源配置等多重影響,醫院運營壓力驟增,人才不斷流失,學科建設遲緩。
2.3機會 軍隊醫院納入地方屬地化管理,醫療、科研、教學等方面實行軍民深度融合發展,醫師多點執業及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部分利好政策,部分軍隊醫院承擔著國家和省級醫學救援任務,社會衛生資源緊缺和患者醫療服務需求不斷增長之間的矛盾,軍隊醫院規模結構優化和資源再配置。在不同視角上看,以上政策和形勢可能為軍隊醫院會帶來發展空間。2.4威脅 有關“兩改”政策,如軍隊停止有償服務、實行收支兩條線、軍隊醫院績效津貼政策;又如地方分級診療、醫藥分開等政策,勢必給軍隊醫院帶來管理和運營方面矛盾問題,倒逼軍隊醫院改革運營機制,少數軍隊醫院可能因政策和機制影響,導致人員積極性受挫,人才流失風險增加,醫院建設發展受阻。
3.1準確定位 全面推進軍隊醫院建設發展,首先是突出服務保障部隊官兵這個根本職能,始終樹牢姓軍為兵這個建院宗旨,一切定位須圍繞“能打仗、打勝仗,能打贏、保打贏”這個目標[5]。再次是要準確定位,明確軍隊各級醫院在平戰時基本職能任務,如在區分教學培訓、科研攻關、基地保障、訓練保障、應急支援、專項支援等任務;最后,將戰略地位、保障數量、保障需求作為衛生資源配置的參考因素,優化隊屬醫院、中心醫院、區域總醫院配置,減少重復建設;同時,須明確區域內軍隊醫院層級幫帶關系,注重區域內特色差異化發展;總的說來,軍隊衛生系統建設要從機構編制、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方面加強頂層設計和宏觀調控,形成點面一體建設保障格局和功能互補的一體化保障基礎。
3.2加快融合 習主席將軍民融合上升至國家戰略層次,軍隊醫院建設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重要突破[6]。如何依托地方優質平臺,發揮優質資源效應,將軍隊醫院建設推向新的高度,成為軍隊衛生系統重點思考的問題。在人才培養上,可借助地方醫學院校和科研院所平臺,加快通用型醫學人才培養[7];建強軍隊衛勤專業的在職培訓力量,強化衛勤專業的在職教育;在管理層面上,軍隊醫院要實行屬地化管理,融入地方醫療保障政策制度,享受到地方衛生政策的同等待遇,防止逐漸被邊緣化和孤立化,失去醫療市場和病源;在體系建設上,注重和地方衛生系統建立緊密型關系,逐步固化雙贏的協作局面,促進軍隊醫院科學持續發展。
3.3優化管理 面臨廣大官兵老干部日益增長的醫療保障需求,醫院科學管理是關鍵,質量內涵建設是基礎,優質周到服務是保證。如何提高精細化化管理水平,將有限的衛生資源發揮最大效能;如何緊貼現代醫院管理新理念,優化質量績效管理;如何更加方便軍隊患者就醫,更好的提供優質服務,成為軍隊醫院在今后一段時期內需要關注的問題。在精細管理方面,要推行全成本核算,強化全員的成本意識和經營意識;在質量內涵方面,要注重全程質量管控,創新質量考核模式;在服務保障方面,樹立精品服務和全程服務理念,挖掘醫療大數據功能,加快建立慢病管理和健康信息平臺,為廣大官兵和患者提供精準化醫療服務[8],培育忠實患者群,拓展醫療市場。
3.4抓住關鍵 當今醫學技術飛速發展,醫療設備不斷革新,信息技術應用,對傳統醫學思維、診治手段、就診流程帶來新的變化。如何樹立新的醫學理念,緊跟醫學發展前沿,占領技術制高點,更新配置醫療設備,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這是推動醫院持續創新發展的關鍵。在人才梯隊建設方面,健全軍隊醫院聘用人員的管理機制,在職稱考評、薪酬體系方面與地方接軌,目的是增強技術骨干的歸屬感,建強穩定的人才梯隊[9]。在技術創新方面,一方面要保留傳統特色優勢,另一方面要在發展中創新,在戰創傷救治等新技術方面不斷突破,彰顯軍事醫學拳頭力量。在設備更新配置方面,緊緊圍繞技術發展方向,重點在微創外科、內科介入及診斷技術方面,須突破傳統思維,采取區域技術協作、軍民融合發展等模式。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瞄準信息技術應用趨勢,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在互聯網醫療、遠程會診、流程再造等方面滿足患者需求。
[1] 郭連增, 孫 梅, 勵曉紅. 醫改方案有序推進的前提:解決問題求得突破[J]. 中國衛生資源 , 2011,14(1):41-43.
[2] 何曉鍵.基于強軍目標要求的軍隊醫院發展問題[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6,23(8):603-604.
[3] 任國荃.軍隊醫院建設發展的策略與思考——在全軍醫院管理專業委員會和衛生經濟管理專業委員會年會上的講話 [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4,21(11):991-997.
[4] 姚蓉琛,陳金未.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發展策略的SWOT分析[J]. 醫學研究生學報,2009,22(3):293-295.
[5] 游永剛, 陳建明, 莊 穎,等. 加強軍隊醫院戰時職能作用的幾點思考與建議[J]. 西南國防醫藥,2014(11):1254-1256.
[6] 劉留賓,孫 鵬,胡 珂,等.軍隊醫院軍民融合式發展實踐[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6,23(1):33-34.
[7] 陳 竺,蔡文伯,王 杉,等.衛生職業技術教育“軍民融合式”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白求恩醫學雜志,2016,14(1):88-90.
[8] 姚 遠,劉麗華.軍隊慢性疾病診療數據庫與數據挖掘研究綜述[J]. 中國醫院,2014(9):74-76.
[9] 顏小潤,王鴻泰,陳志鋒,等.某軍隊醫院聘用制人才隊伍建設[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7,24(3)228-230.
R197
A
1672-271X(2017)05-0545-02
10.3969/j.issn.1672-271X.2017.05.027
2017-05-26;
2017-07-15)
(本文編輯:劉玉巧)
210002 南京,解放軍第81醫院,1. 醫務處,2. 院部;3. 363000 漳州,解放軍第175醫院醫務處
秦 峰,E-mail:qf201609@163.com
夏文明,秦 峰,鄢 晶,等.“兩改”形勢下軍隊醫院建設發展的思考[J].東南國防醫藥,2017,19(5):54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