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廣軍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人民醫院,江蘇 淮安 223300)
小兒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小兒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約占肘關節損傷患兒的70%,其發病率居所有肘部骨折發生率中的首位。劉文忠等[1]的研究表明,用肘內側切口手術治療小兒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顯著,可促進患兒關節功能的恢復,且安全性高。為了證實此研究結果的有效性,筆者對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人民醫院收治的62例小兒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均進行肘內側切口手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人民醫院收治的62例小兒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在這62例患兒中,有男36例,女26例;其年齡為5~10歲,平均年齡為(7.52±2.59)歲;其從受傷至就診的時間為5~12 h,平均為(8.56±3.12)h;其中因交通事故所致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兒有13例,因從高處墜落所致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兒有20例,因摔倒所致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兒有27例,因其他原因所致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兒有2例。在這62例患兒中,橈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有28例,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有34例。本次研究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經臨床診斷被確診為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兒。2)在進行研究前,患兒家屬與我院簽署了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
1)血液疾病患兒。2)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的患兒。3)免疫系統疾病患兒。4)存在溝通障礙或意識不清醒的患兒。5)存在手術禁忌證的患兒。6)對手術依從性較差的患兒。7)家屬不同意參加此次研究的患兒。
對這62例患兒均進行肘內側切口手術。具體的方法是:1)對患兒進行臂叢深靜脈聯合靜脈輔助全身麻醉。2)為患兒取仰臥位,在其患肢上綁止血帶。3)以患兒肱骨內上踝為中心,在其肘內側做一個2.5~3.5cm的小切口,逐層切開其皮膚及皮下組織,在切開其深筋膜后,在其尺神經溝中找出并游離尺神經,輕輕牽開其尺神經,充分暴露其骨折端,徹底清除其骨折處的凝血塊,再向后側牽拉其肱三頭肌,同時注意保護其尺神經,剝離少許骨折斷端前后的肌肉及軟組織,對其骨折端進行復位。4)將患兒內側踝上的骨折端作為參考點,確定其骨折復位的情況,并觸摸其前后骨折線,以判斷其骨折處的復位情況是否良好。用2~3枚內外側交叉的20mm的克氏針對患兒的骨折處進行固定,在進行固定時需避開其尺神經。5)使用X線對患兒的骨折復位處進行檢查,在確定其骨折端的對位良好后,縫合其手術切口[2]。
1)采用Flynn分型系統評定患兒的肘關節功能。1)優:患兒肘關節屈伸功能受限的范圍在10o以下,其肘關節提攜角丟失的程度在5o以下。2)良:患兒肘關節屈伸功能受限的范圍在15o以下,其肘關節提攜角丟失的程度在10o以下。3)可:患兒肘關節屈伸功能受限的范圍在20o以下,其肘關節提攜角丟失的程度在15o以下。4)差:患兒肘關節屈伸功能受限的范圍在20o以上,其肘關節提攜角丟失的程度在15o以上。總有效率=(優的例數+良的例數)/總例數×100%[3]。2)采用VAS(模擬疼痛評分量表)對患兒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分。總分為10分,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劇烈疼痛。分值越高表示患兒的疼痛感越明顯。3)術后并發癥包括:Volkmann肌攣縮、骨化性肌炎、肘內翻畸形。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錄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這62例患兒均順利完成手術治療。在這62例患兒中,有20例患兒的治療效果為優,有36例患兒的治療效果為良,有5例患兒的治療效果為可,有1例患兒的治療效果為差,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0.3%(56/62)。這些患兒的VAS評分平均為(2.81±1.09)分。在這62例患兒中,有1例患兒出現骨化性肌炎的癥狀,有1例患兒出現Volkmann肌攣縮的癥狀,無1例患兒發生肘內翻畸形,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2%(2/62)。
小兒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創傷。此類骨折斷端移位的情況較為嚴重,采用一般的石膏外固定法、小夾板外固定法及手法復位均難以將其有效固定。小兒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類型可分為屈曲型和伸直型。由于小兒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多合并有血管損傷和神經損傷,故對其進行處理的方法若不恰當,極易導致其發生缺血性痙攣、肘內翻畸形、關節功能障礙等并發癥。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這62例患兒均順利完成手術。對這62例患兒進行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0.3%。這些患兒的VAS評分平均為(2.81±1.09)分。這62例患兒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2%。這說明,對Gartland Ⅲ型小兒肱骨髁上骨折患兒進行肘內側切口治療,可有效地改善其肘關節功能,減輕其疼痛的程度,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對小兒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進行肘內側切口手術的優勢如下:1)進行切開復位可將患兒的骨折端完全復位,并可有效地糾正其骨折橈側和尺側的旋轉及偏位的情況。2)小兒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的骨折斷端一般會嵌入到其軟組織中,對其進行切開復位可有效地避免肘內翻的發生[4]。3)進行切開復位治療可穩固患兒對骨折端對合后的肱骨內外側柱,保證其鷹嘴窩的完整性,從而提高其復位后骨折斷端的穩定性。4)在患兒肘關節的內側做手術切口,可解剖對位其骨折的斷端,避免其發生肘關節內側骨質旋轉、扦插對位不佳等問題。5)進行切開復位可避免擠壓和牽拉患兒肘部的神經,尤其是對肘部腫脹嚴重的患兒使用克氏針進行固定時,可有效地避免損傷其尺神經。6)在患兒的肘內側做手術切口較為隱匿,可達到很好的美觀效果[5]。
綜上所述,對小兒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進行肘內側切口手術的療效顯著,可促進其關節功能的恢復,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1]劉文忠,董平,任小軍,等.肘內側切口治療Gartland Ⅲ型小兒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14,30(4):429-430.
[2]孫慶增,史迎春.肘內側小切口切開復位與閉合復位治療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療效比較[J]. 臨床小兒外科雜志,2014(3):191-194.
[3]馮文博,蘇利國,段家波,等.肘內側入路3枚克氏針固定治療Gartland Ⅲ型兒童肱骨髁上骨折[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4,31(11):947-949.
[4]李凡,勘武生,徐劍,等.有限切開復位與閉合復位治療兒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3,15(4):298-302.
[5]羅雷茗,劉立航,魯曉波,等.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切開與閉合復位內固定治療療效比較[J].吉林醫學,2013,34(6):100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