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今年72歲,患有十二指腸潰瘍,久治不愈。這兩年,我的幾位病友先后胃病癌變,離開了人世。我現在很擔心自己也遭遇這樣的厄運。請問,胃病癌變早期有哪些征兆?
讀者 楊申悅
楊申悅讀者:
有資料顯示,中國腸胃病患者有1.2億人,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消化性潰瘍發病率10%,慢性胃炎發病率30%,是全世界當之無愧的“胃病大國”。胃病如果不好好地控制,后期有可能惡化成胃癌。雖然早期胃癌癥狀不明顯,但也并非發現不了。
潰瘍病的特點是規律性疼痛。胃潰瘍為飽餐痛,疼痛在飯后0.5~2小時出現,至下次進餐前疼痛消失。十二指腸潰瘍是饑餓痛,亦稱空腹痛,疼痛多在飯后3~4小時出現,持續至下一次進餐前,進食后疼痛可減輕或完全消失,有的患者可能出現夜間痛。如果潰瘍發生在距十二指腸相近的胃幽門部,則疼痛節律性與十二指腸潰瘍相同。一旦胃潰瘍疼痛性質發生了改變,成為持續性疼痛或者有所減輕,此時應警惕癌變的可能,應及早去醫院檢查。
凡年齡在40歲以上的胃潰瘍患者,短期內出現疲憊、乏力、食欲減退,以及出現消化不良性的腹瀉,特別在進食肉類食物之后腹瀉加重,惡心、嘔吐,全身狀態短期內發生急劇惡變,營養狀況變差,消瘦明顯,體重急速下降,出現貧血和治療不奏效的頑固性嘔吐,且藥物治療效果變差,這也可能是癌變的征兆。
如果惡性腫瘤長在胃部的隱秘處或遠離胃的功能區,即使長到很大甚至已經轉移,可能也不會出現癥狀。此種胃癌雖然不會有明顯的胃部癥狀,但因為腫瘤在生長過程中不斷和人體爭搶營養,患者的體重會明顯下降。所以,如果患者短時間內體重下降,30天內體重突然下降5公斤左右,就應警惕是否患了胃癌或其他惡性腫瘤。
胃潰瘍一般不會形成腹部包塊,如果胃在心窩部摸到包塊,質硬,表面不光滑,迅速增大,按壓有疼痛,放射到背部、左腰部、肚臍部、胸部、心前區,甚至胸骨后。隨包塊的增大,嘔吐也隨之加重,此種情況大多是發生了癌變。
如果胃潰瘍患者出現了無法解釋的黑便,或者大便潛血試驗結果持續呈陽性,并且發生嚴重貧血,這些現象均表明,胃潰瘍可能正在癌變。胃癌可以導致胃部出血,所以貧血也有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癥狀之一。除了做血液檢查可確定人體是否貧血外,頭暈、出虛汗、氣喘等都是貧血的征兆。
除此之外,如果出現不能緩解的腹部不適,且多沒誘因,口服藥治療效果不好或時好時壞,且癥狀呈進行性加重,也要警惕癌變的可能。
醫生 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