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瑾

作為全省“1+7”國家級重點開放創新平臺,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大力推進差異化、創新型、零污染產業體系建設,正成為航空運輸業、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扎根成長的沃土。
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以下簡稱“雙龍經濟區”)成立兩年以來,按照“一年有成果、兩年上臺階、三年出形象”的目標,完成總面積520萬平方米,涉及15個行政村、7333戶、4.4萬人的整村搬遷工作;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147億元、建成道路長度逾60公里;招商引資規模達1200多億元,推進實施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176個,今年累計完成投資381億元,奠定了加快發展、跨越趕超的堅實基礎。
作為全省“1+7”國家級重點開放創新平臺,雙龍經濟區大力推進以總部經濟、大數據經濟、會展經濟、生物醫藥、休閑度假為主的差異化、創新型、零污染產業體系建設,正在成為航空運輸業、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扎根成長的沃土。
打造“空中橋”交通樞紐
巨大的空中客流是雙龍經濟區發展的堅實基礎。
2013年,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人次大關,正式躋身國內千萬級大型繁忙機場行列。
2014年10月,貴州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成立了總面積258平方公里,東起黔南州龍里中鐵縱線、西至貴陽市南岳山脈、南起貴陽市南明小碧、北至貴陽市南明永樂的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
目前,雙龍經濟區“內外雙環,四橫八縱”的骨架路網基本成型,總長度超過60公里的道路建設已完成;以龍洞堡機場為中心,市域鐵路、城市軌道站廳正在加快建設,加上去年9月開通的高鐵站,未來雙龍經濟區將實現由航空、環城快鐵、軌道交通、高速路網構成的“零換乘”交通樞紐。
貴州雙龍航空港開發投資集團總會計師黃燕明說:“雙龍經濟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采用PPP模式進行融資,包括土地一級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總共融資金額超過700億元,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區位優勢明顯,資金儲備到位,雙龍經濟區正成為貴州通往世界的“空中橋”。
搭建“大生態”空間結構
截至2015年底,全國已經規劃了63個航空港經濟區。相比其他成熟的航空港經濟區,雙龍經濟區起步較晚,但卻另辟蹊徑,走上一條生態可持續的綠色發展新路。
《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總體規劃(2015—2030)》2015年正式獲批,確定了“一核四區、內外雙環、綠網融城”的空間結構。
“一核”指空港核心區,“四區”是圍繞空港核心區形成的四大功能區:西部龍洞堡臨空現代服務業綜合區、南部小碧臨空現代物流區、北部永樂醒獅臨空高端制造業集聚區、東南谷腳臨空會議休閑綜合區。
“內外雙環”即以空港內環、空港中環為主干的交通網絡體系。“綠網融城”指環城林帶、生態水系、現代化城區相融的協調發展格局。
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綠色是貴陽的城市底色,更是雙龍經濟區的戰略選擇。雙龍經濟區將堅守“天藍、地綠、水清”,塑造獨具生態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貴州門戶”。
目前,雙龍經濟區正實施南岳山脈和二環林帶等外圍山體綠化帶建設、城市公園體系建設,以及148個圖斑裸露地塊復綠治理、河道治理,致力打造“全域式大公園、大花園、大樂園”。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的理念已融入雙龍經濟區規劃建設全過程。
利用“大數據+”謀篇布局
雙龍經濟區不臨邊、不臨海、不臨江,發展物流和制造業本不具優勢。
但雙龍經濟區以貴陽打造“中國數谷”為契機,明確了大數據、互聯網與實體產業協調共生的發展方向,積極推動“大數據+”發展格局,加快融入“7+N”云工程,構建起綜合性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生態鏈。
截至目前,雙龍經濟區共簽約引進項目73個,行業類別涉及總部經濟、現代物流、大數據、現代服務業等,總投資1210億元。成功引進世界500強正威集團、砂之船奧特萊斯、多彩貴州海洋館、中鐵通號、中國文化(出版廣電)項目、水木動畫、順豐速運、平安電商、富士康、普洛斯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
貴陽市副市長、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管委會主任高衛東介紹,下一步,雙龍經濟區將以大數據+航空、大數據+總部、大數據+物流,以及大數據+文化旅游、大數據+交通運輸等產業為發展重點,全面推動經濟區向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邁進。
——大數據+航空,以大數據存
儲和分析為支撐,打造智慧機場,提高機場的預測、預判、服務、應急能力。
——大數據+總部經濟,圍繞機
場運輸功能集聚航空服務業,為旅客出行提供快捷、高效服務。此外,雙龍經濟區還大力引進國內外航空公司總部或地區總部、分支機構以及研發、營銷、金融、咨詢知名企業總部或地區總部,規劃建設總部經濟園。
——大數據+物流,依托貴陽綜
保園和航空物流園,構建大數據+E貿易平臺,積極吸引以順豐、平安、UPS、普洛斯等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入駐。
——大數據+文化旅游,以多彩
貴州城、中鐵生態城項目為核心,規劃建設文化休閑旅游區;依托貴州豐富的少數民族風情和活動,積極發展文化旅游休閑體驗。
——大數據+交通運輸,成功吸
引貴州大邁暢游科技有限公司落戶雙龍經濟區,貴州大邁暢游科技有限公司已獲得貴州省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特許經營權及衍生的大數據出行服務、增值服務、車站聯網售票附屬設備運營權,可以實現對全省客運信息
數據資源的整合與綜合運用。
……
從一片空白到逐漸融入“云上貴州”,再到成為貴州、貴陽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雙龍經濟區的“大數據+”產業正蓄勢待發。
“痛客夢”助推萬眾創新
2016年1月,雙龍經濟區與北航軟件學院共同創建“雙龍貴州互聯網+產業中心”,發起設立2億元航軟基金,大數據生產中心、職圈、美ONE等11個項目獲得投資并入駐。
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黨工委書記陳剛指出:“將雙龍‘貴州互聯網+產業中心打造成開放式、滾動式的孵化器平臺,同時將北京、貴陽等地的優質資源充分結合起來,源源不斷播‘種子、育‘苗子,引導創業者關注市場、關注行業‘痛點,盡可能孵化致力于解決‘痛點的企業,與政府、企業協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今年,貴陽宣布啟動“痛客計劃”,雙龍經濟區承辦首屆中國痛客大賽暨社會共治·企業信用痛點主題大賽,并以此為基礎打造“痛客夢工廠”,痛客與平臺溝通達成協議后,可發布懸賞任務。懸賞任務將通過媒體宣傳、平臺獲悉和精準推送三種方式,尋找解決者。
“‘痛客夢工廠是中國社會治理需求的一個‘大倉庫,將為貴陽的‘雙創提供不竭的動力和源泉。”高衛東表示,首屆痛客大賽只是一個起點,而“痛客夢工廠”將一直運營下去,創新不止,痛客不息。
展望未來,雙龍經濟區將進一步把握發展機遇、用足發展優勢,砥礪前行、努力進取、乘勢騰飛,力爭用更好的成績回報社會、交出更加出色的成績單,奮力向國家級航空港綜合實驗區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