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雯
作風建設,是根據干部員工工作性質,圍繞職能的履行而開展的一系列以提高工作人員知識,轉變思想觀念,增強責任心和責任感,提高綜合能力和服務水平為目的的建設活動。
一、課題的背景和依據
作風是員工人格、精神、文化的外在體現,是整體素質的具體反映,是干部員工思想、水平和素質的具體體現。就目前來講,干部隊伍中還有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是在執行制度上有差距。主要表現在雖然制度健全,但在執行過程中隨意性較大,在工作落實過程中還存在執行制度打折扣、工作要求標準低、日常管理不嚴格等問題。
二是嚴格管理上有差距。在工作中當和事佬和老好人,有時礙于面子和差不多的思想,對于管理上或員工存在的問題時常是下不為例,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
二、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各部門都承擔著不同的管理責任,每一位干部或多或少、或小或大都有一定的權力。因此,一個單位的各項工作能否得到真正落實和順利開展,執行力如何,干部的自身形象、工作作風以及服務意識、管理意識、責任意識起著關鍵作用。
基于上述認識,以提高干部科學發展觀的領悟能力、創新能力為目標,引導每一名干部一定要敢于沖破舊的思維定式和習慣做法,勤于學習,勤于思考,敢于提出新的思路、新的見解、新的辦法,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豐富和完善新的工作內容,為物資供應提供有力支撐和動力。
三、實踐情況
針對干部隊伍作風不實、效率不高、工作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以“六個不讓”為標準,即:不讓工作在我這里產生延誤;不讓差錯在我這里發生;不讓效益在我這里流失;不讓不穩定因素在我這里滋生;不讓違紀行為在我身上出現;不讓單位的形象因我受到損害。以增強干部隊伍的責任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基本上消除了部分干部工作中“不愿為”、“不能為”、“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使干部既有動力又有壓力,進而讓員工更加信服提高了整個隊伍的執行力。
實行干部考核機制。采取干部綜合素質多向測評和計點考核相結合的辦法考核干部的業績、威信以及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最大程度的預測和掌握干部的管理能力、群眾威信和綜合素質,逐步形成群眾監督、責任唯一、動態管理的干部考評體系,為能者上、庸者下提供依據,繼而激發了干部的服務意識和執行力。
實行員工對機關干部進行測評。每半年進行一次綜合測評,測評的具體內容是基層單位提出的問題是否推諉、扯皮、積壓、拖延;對基層單位考核有否不合理的現象;重點工作是否及時到現場等。為了改進機關作風我們集思廣益,在每季度的員工思想動態調查問卷中專門設立干部作風的內容,而且替員工說話、辦實事,有事業心、有責任感。尤其歡迎操作能力強、管理水平高、作風好的機關干部。
對干部實行業績目標考評。我們每年都把上級部門下達的各類指標分門別類地對應分解,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設立底線、各負其責。同時,在體系檢查中,按照“責任唯一”的原則進行問責和體系檢查出的問題進行“雙項責任追究”。這樣一來,過去干部普遍存在的重點工作有時不到現場“遙控指揮”、落實工作隨意性較大、執行制度打折扣、工作要求標準低、日常管理不嚴格等現象不見了。
另外,我們還以“感恩文化”活動為載體,突出干部隊伍的“責任報恩”意識,我們從黨員、干部、崗位員工三個層面引導和樹立“責任報恩”意識,明確了“基層干部履行好職責就是最好的感恩、黨員發揮好作用就是最大的感恩、崗位員工干好本職工作才是對企業真正的感恩”;以“雙諾整推”活動為載體,要求每個干部黨員都要找準自己的位置,知其責、做其事、揚其長、盡其能,在推行承諾過程中,干部以身作則,帶頭承諾,形成了“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的良好氛圍。
四、實踐效果
通過增強責任、創新和服務三項意識,培養了干部隊伍“說了就干、定了就辦”的行為習慣,形成了讓基層好辦事,為基層辦好事的良好風尚。
一是強化責任意識,提升了干部責任感和事業心。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按照職責分工,在其位謀其政,在其職盡其責,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切實增強崗位責任心和工作自覺性。二是強化創新意識,增強了干部創新意識及能力。實現用創新的思路謀劃發展,用創新的精神凝聚力量,用創新的措施破解難題。三是強化服務意識,提高了干部提升服務能力。把“微笑工作就是服務”的理念真正落實和體現到具體工作中,自覺踐行“三個面向、五到現場”等優良傳統,從而實現對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找出癥結所在,統籌考慮,使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予以解決。
五、結論與應用前景
實踐證明,在作風建設上,通過以增強干部隊伍的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為目標,實現了單位生產、安全、隊伍三個穩定。
通過推進作風建設過程中增強責任、創新和服務意識,正是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要求,也是對如何落實十八大關于工作作風要求的體現與完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公司工作效率整體提高,服務質量提優,運行程序提暢,干部素質提好,群眾評價滿意提升,才能創造出風清氣順、和衷共濟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