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剛
摘要:安全評價是促進企業在裝備、管理和人員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綜合治理”的重要方針。本文介紹了安全評價開展的背景,概述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方針。明確建立安全評價激勵約束機制的必要性,從認識論、方法論、實踐論三方面論述安全評價。完善安全生產條件,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關鍵詞:安全;評價;生產;應用
安全評價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貫徹落實“安全第一”方針。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是以實現安全為目的來關愛生命的體現。建立預防機制,應用安全系統工程原理。規范生產行為,辨識與分析工程、系統、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危險。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提出科學、合理、可行性的安全對策措施建議。不斷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做出評價結論的活動。
一、安全評價開展背景概述
我國安全評價的法律法規結構為縱、橫向結合的條塊形式,最早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屬于國家頒布的有關安全評價的法律法規,對深入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的具有一定的指導意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該法把安全生產工作與標準化相結合。屬于安全評價的規定,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國家標準及各行業標準中有關安全評價的標準、規范,把安全質量標準化作為加強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
(一)正確理解和處理安全評價,治理隱患和監控危險源。進行事故隱患排查,安全生產工作與標準化相結合。預測發生事故或造成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遏制事故高發的形勢。使中國的安全評價步人法制化、規范化軌道,出臺安全生產標準化指導意見、實施方案、考核辦法、考核標準。為生產經營企業樹立了“安全第一”的發展理念,深入開展以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為內容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審查確定建設項目、工業園區建設是否滿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通過報紙、網絡、板報、展板、會議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
(二)安全評價貫穿于生產經營企業的生命周期之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活動仍然存在許多待解決的問題。包括有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現狀評價幾種類型,大多數通過了相關體系認證、達到了標準。但是在規劃、研究、設計的階段,對安全生產標準化認識不足。因此需要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工業園區規劃階段或生產經營活動實施之前進行安全預評價,使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得到加強。安全預評價結論是批準建設項目、工業園區規劃或生產經營活動立項的依據之一,避免個別單位出現敷衍了事、突擊、應付、造假的現象。
(三)安全驗收評價是在建設項目竣工后正式生產前或工業園區建設完成后檢查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到位情況,是一項系統工程并涉及到企業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和每名員工。通過檢查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對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活動具有重要影響。檢查工業園區內的安全設施、設備、裝置投入生產和使用的情況,使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活動更加深入。檢查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健全情況,再進行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工作。檢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活動,避免一些規模小、實力差的中小企發生安全事故。嚴格批準建設項目、工業園區規劃或生產經營活動投入生產和使用,建立有效的安全生產標準化長效機制。
二、安全評價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應用
安全評價順應了安全監管和安全管理發展的趨勢,是針對生產經營活動中、工業園區內的事故風險、安全管理等情況深入開展并完善安全生產標準化配套措施的具體體現。提出科學、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建議的活動,建立安全生產標準化激勵約束機制。預測發生事故或造成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是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發展的要求。
(一)安全現狀評價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工作,達標難,是批準發放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依據之一。最基本的目標是實現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審查確定其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要求的符合性,最終目標是實現動態達標、本質達標、長效達標和全面達標,保證生產經營企業安全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部分企業在達標后存在思想麻痹、放松要求的現象,因此還需提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安全生產標準化長效機制,為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通過安全標準化體系的有效運行,提高對安全生產標準化重要性的認識。開展全面的安全評價,從思想上徹底扭轉對安全生產評價的理解誤區。
(二)安全評價整體工作步入良性、健康的發展軌道,對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安全評價工作已成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現階段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一項基礎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其為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評價的對象和主體,對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生產經營企業委托安全評價中介機構對評價的對象和主體進行安全評價,提高對安全生產標準化重要性的認識。通過安全評價立法,預防生產安全事故。通過安全評價實施和安全評價隊伍建設,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穩定。把“安全第一”的發展理念落到實處,夯實安全生產基礎。設立安全管理方針和目標,深入開展并完善安全生產標準化。
(三)牢牢把握安全生產工作的主動權,建立自我約束。把有效防范各類事故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主體性任務,通過先進的思想認識推動正確的實踐活動。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利用各種宣傳途徑廣泛宣傳安全生產評價的重要作用。把主要精力放在治理隱患、遏制事故、減少傷亡上,從思想上徹底扭轉對安全生產評價的理解誤區。貫徹落實“綜合治理”方針,提高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對安全生產評價的認識。使安全生產工作得到不斷加強并持續改進,做到思想認識上高度重視與制度保證上嚴密有效。使生產經營單位的本質安全水平不斷得到提升,為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進而保證和促進生產經營單位在安全的前提下健康快速地發展,進一步強化企業安全生產評價主體責任的落實。
參考文獻:
[1] 蘇駿.完善安全評價長效機制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5,4(5):159-161.
[2] 裴文田.關于安全評價標準化建設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5,5(6):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