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縣農業局 陳東義 華振亮 卿樹政
冬小麥施用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減量技術試驗報告
商水縣農業局 陳東義 華振亮 卿樹政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在周口市商水縣安排了冬小麥施用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減量技術試驗示范,目的是通過田間試驗,驗證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在小麥肥料減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土壤環境、促進小麥生長發育、抗病抗逆方面的影響,探索應用的范圍和用法用量,評價該產品對小麥產量、節本增效的作用。
(一)試驗材料
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由河南遠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提供,其他材料和用具由商水縣土肥站提供。
(二)供試作物
供試作物為小麥,品種為周麥27。
(三)試驗地點
試驗于2015年9月安排在商水縣農場九分場趙蓮英責任田,GPS定位東經114°27′40″,北緯33°31′16″。土壤類型為砂姜黑土,土種是黏蓋石灰性砂姜黑土,質地為重壤土,質地構型為壤身重壤,肥力均勻,地勢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便于觀摩,前茬作物為玉米。整地施肥前采集耕層土壤進行化驗,土壤養分狀況見表1。

表1 試驗田土壤養分狀況
(四)試驗設計和方法
試驗設2個處理,無重復,處理間留1m走道,周圍設有保護行。處理1(CK)面積0.2 hm2,處理2面積0.2 hm2。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生產。
處理1:常規施肥(CK),45%(N-P2O5-K2O ,25-12-8),基施50 kg/667 m2。
處理2:70%常規施肥+返青期噴施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250 g/667 m2。
試驗田小麥于2015年10月17日播種,播種量10 kg/667 m2,品種為周麥27。2016年2月12日按照方案噴施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試驗點明確一名技術員,及時調查記載小麥的生物學性狀、發育情況和抗逆性。2016年6月4日取樣考種,并且一次性收獲。采取對2個處理區沿對角線收獲3個具有代表性的樣方,每個樣方收獲30 m2。使用小區種子脫粒機脫粒,晾曬后分別計產。
(一)不同處理對小麥生育期的影響
試驗過程中進行小麥生育期調查,并記錄調查結果(見表2)。

表2 生育動態調查記錄
據調查,處理2較處理1的拔節期、抽穗期、開花期分別提早1 d、1 d、2 d,成熟期延遲2 d。試驗田小麥2次遭遇強降溫天氣過程侵襲(注:2015年11月23—26日,最低氣溫-7 ℃;2016年1月21—24日,最低氣溫-12 ℃),小麥受到凍害。2016年2月12日,按方案對處理2噴施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處理1噴施清水。15天后觀察發現,處理2小麥葉片枯黃較輕,葉色轉綠快,麥苗恢復生長較快,顯示噴施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能增強小麥的抗寒性,能加快恢復生長,加速進入生殖生長,有效延長灌漿時間。
(二)不同處理對小麥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噴施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后15 d、30 d、45 d,我們對每個處理區隨機取5個點,每個點調查10株,分別調查株高、葉片數、單株分蘗、畝群體數、次生根數及次生根長度并統計平均數(見表3-1、表3-2)。

表3 -1 小麥生物學性狀調查統計

表3 -2 小麥生物學性狀調查統計
據噴施后15 d調查顯示,處理2較處理1小麥的株高、葉片數、單株分蘗、畝群體數、次生根數、次生根長度分別增加0.5 cm、0片、0.4穗、5.6萬穗、1.9株、0.3 cm。據噴施后30d調查顯示,處理2較處理1小麥的株高、葉片數、單株分蘗、畝群體數、次生根數、次生根長度分別增加1.0 cm、0.2片、0.2穗、4.0萬穗、1.2株、1.2 cm。據噴施后45 d調查顯示,處理2較處理1小麥的株高、葉片數、單株分蘗、畝群體數、次生根數、次生根長度分別增加1.1 cm、0.5片、0.2穗、2.3萬穗、2.3株、2.1 cm。上述數據顯示,噴施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處理2較對照處理1,畝群體數明顯增多,株高明顯增加,根系發育良好,為促進養分的吸收與積累,為增強小麥的抗逆性奠定了物質基礎,為增強抗旱抗病能力提供保障,為小麥增產增收夯實了基礎。
(三)不同處理對小麥病害和成產因素的影響
商水縣小麥由于天氣原因,葉枯病和赤霉病發生較重。我們在2016年3月25日和5月13日分別有針對性地調查了小麥葉枯病和赤霉病的發生情況。2016年6月4日,每區收獲有代表性的3個點共30株,帶回室內風干考種分析(見表4)。

表4 病害調查與考種統計
據調查顯示,處理2較處理1,葉枯病發病率和赤霉病病穗率分別減輕14%和8%,說明小麥噴施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對防治病害有一定效果。據考種結果顯示,處理2穗粒數平均40.9粒、畝穗數33.0萬穗、千粒質量42.3g,較處理1分別增加1.2粒、1.3萬穗、1.5 g,說明噴施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優化了成產三要素。
(四)不同處理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我們對每個處理收獲代表性樣方90 m2,用小區種子脫粒機脫粒,晾曬后去雜計產,結果見表5。結果顯示,處理2產量為461.4 kg/667 m2,較處理1增產36.4 kg/667 m2,增長率為8.5%。

表5 產量結果統計
據調查,當地市場小麥45%的普通復合肥價格分別為2300元/t、2400元/t,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門市價為20元/250g。耕地、種子、播種、農藥與噴施、灌溉、收獲等費用噴施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每667 m2用工計價分別為80元、40元、20元、30元、80元、50元、15元。在試驗過程中,詳細記錄各項投入成本,并進行經濟效益分析。在其他管理措施相同的條件下,處理2較處理1(CK)增收84.7元/ 667 m2(見表6)。

表6 投入與產出統計單位:元/667m2
(一)增產增收效果顯著
試驗結果表明,小麥在70%常規施肥的基礎上,于返青期噴施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250 g/667 m2,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能促進小麥生長發育和提高抗病抗逆能力,有較好的增產增收效果。處理2較處理1,葉枯病發病率和赤霉病病穗率分別減輕14%和8%,增產36.4 kg/667 m2,增長率為8.5%,增收84.7元/667 m2。
(二)抗病抗害能力強
由于天氣原因,試驗田小麥遭遇凍害和赤霉病等病害。處理2較處理1(CK)表現出麥苗恢復生長快、次生根噴發快、根系發育好的特點,有效增強了抗逆性能,使小麥加速進入生殖生長,有效延長了灌漿時間,優化了成產三要素,所以增產增效明顯。然而,對于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最佳的用法用量以及正常年份的應用效果還需進一步試驗示范。
(三)優化土壤容重
根據收獲小麥后采集的耕層土樣測試結果顯示,處理2較處理1(CK),全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基本持平,容重減輕0.04 g/ cm3。我們對土壤容重的變化很感興趣,針對該項技術在破除土壤板結、修復土壤方面的作用,我們會繼續探究。
(四)本試驗結果僅對河南遠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提供的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機水溶肥”肥料供示樣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