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順
(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中醫院,山東 泰安 271500)
結直腸吻合保肛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效果分析
張明順
(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中醫院,山東 泰安 271500)
目的:探討用結直腸吻合保肛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間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中醫院收治的12例低位直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為這12例患者均采用結直腸吻合保肛術進行治療。觀察這12例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經治療,這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期間,這些患者均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腹腔引流。術后對這些患者進行隨訪的結果顯示,有2例患者在術后2周內排便功能恢復正常(無腹瀉及大便困難),有9例患者在術后3周內排便功能恢復正常,有1例患者在術后4周內排便功能恢復正常。結論:用結直腸吻合保肛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效果顯著。
低位直腸癌;結直腸吻合保肛術;排便功能
直腸癌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可分為高位直腸癌和低位直腸癌。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低位直腸癌的主要方式。過去,臨床上常應用Miles手術治療低位直腸癌,但效果一般[1]。有研究指出,用結直腸吻合保肛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效果良好。為了進一步探討用結直腸吻合保肛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效果,筆者對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中醫院收治的12例低位直腸癌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從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間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中醫院收治的低位直腸癌患者中隨機抽選12例作為研究對象。這12例患者中有男性10例,女性2例;其年齡在43~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歲;其平均病程為3.5個月;其中癌灶下緣與肛緣的距離為4 cm的患者有4例,為5 cm的患者有6例,為6 cm的患者有2例;其中病理分型為高分化腺癌的患者有6例,為中分化腺癌的患者有3例,為低分化腺癌的患者有3例。
為這12例患者均采用結直腸吻合保肛術進行治療。手術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協助其取截石位。2)在下腹正中處做一個切口,推開大網膜及小腸。3)沿結腸系膜的根部剪開側腹膜(注意保護輸尿管和骶前神經),向上分離至結腸系膜下血管根部。4)清掃結腸系膜根部的淋巴結后,于乙狀結腸下段切斷腸系膜,并離斷腸管。在近端腸管內放置32 mm彎頭吻合器的抵釘座,用荷包線收緊腸管并打結。上提遠端腸管,并繼續沿結腸系膜根部、雙側輸尿管向下分離,直至腫瘤上方3 cm處。5)對直腸進行充分游離,用切割閉合器對腸管進行離斷,并將直腸系膜全部切除。將部分乙狀結腸、直腸及相應的系膜一并切除,下切緣距腫瘤約2 cm。6)再次對會陰部皮膚及肛門進行消毒,對肛管進行擴張,然后使用安爾碘及無菌水沖洗肛管。7)將吻合器置入肛管,對乙狀結腸和直腸下段進行對端吻合。退出吻合器,檢查上下切緣是否完整、吻合口有無張力、出血。8)用無菌水沖洗腹腔和盆腔,對手術創面進行止血處理,然后關閉盆底腹膜、乙狀結腸系膜與腹膜的裂隙。9)在骶前區與盆底腹膜間留置引流管,并于腹壁戳孔引出固定。10)術后2 d對患者進行擴肛(連續擴肛1周),引流管于術后1周左右拔除。11)術后采用奧沙利鉑、5-FU及亞葉酸鈣對患者進行6個療程(兩周為一個療程)的化療。
經治療,這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期間,這些患者均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腹腔引流。術后對這些患者進行隨訪的結果顯示,有2例患者在術后2周內排便功能恢復正常(無腹瀉及大便困難),有9例患者在術后3周內排便功能恢復正常,有1例患者在術后4周內排便功能恢復正常。
直腸癌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可分為高位直腸癌和低位直腸癌。據統計,低位直腸癌(癌灶與肛緣的距離在7 cm以內)的發病率約占直腸癌總發病率的70%~75%。低位直腸癌患者多為青年人。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低位直腸癌的主要方式。過去,臨床上常應用Miles手術治療低位直腸癌,但效果一般。近年來,用結直腸吻合保肛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接受結直腸吻合保肛術的低位直腸癌患者其常見的術后并發癥主要包括吻合口瘺、吻合口狹窄和直腸癌局部復發[2]。有研究指出,吻合口瘺的發生與患者的營養狀況較差、術后營養支持不充分、術中游離直腸時向下游離的位置不到位、對腸管進行吻合后吻合口處存在張力、術中切除乙狀結腸系膜過多、吻合口缺血壞死、感染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3]。針對上述情況,筆者認為,在應用結直腸吻合保肛術治療低位直腸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術前對患者的營養狀況進行準確的評估。對于存在營養不良的患者,應采用維生素、血漿、白蛋白對其進行營養支持,糾正其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紊亂。2)術中充分游離直腸,在安全的范圍內盡量保留較多的近端結腸管。保證腸管的血液供應,確保吻合口無張力。3)使用吻合器時注意檢查器械的完整性,完成吻合處理后應注意觀察切緣是否完整。4)術中充分沖洗盆腔,必要時可留置雙引流管。5)術后對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進行營養支持,并保持其引流管的通暢。為了進一步探討用結直腸吻合保肛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效果,筆者應用結直腸吻合保肛術對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中醫院收治的12例低位直腸癌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經治療,這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期間,這些患者均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腹腔引流。術后對這些患者進行隨訪的結果顯示,有2例患者在術后2周內排便功能恢復正常(無腹瀉及大便困難),有9例患者在術后3周內排便功能恢復正常,有1例患者在術后4周內排便功能恢復正常。
綜上所述,用結直腸吻合保肛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效果顯著。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陳利生. 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的原則、方式及評價[J]. 大腸肛門外科雜志, 2004,10(4): 236-237.
[2]許玉成,莊竟,王程虎.雙吻合器保肛術后吻合瘺的預防[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1,21(9):538.
[3]MACFARLANE JK, RYALL RDH, HEALD RJ. Mesorectal excision for rectal cancer [J]. The Lancet,1993,341(8843):457-460.
R735.3
B
2095-7629-(2017)15-0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