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云
青海省門源縣中醫院 青海門源 810399
70例股骨頸骨折的護理療效觀察
孔繁云
青海省門源縣中醫院 青海門源 810399
目的:探討對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要點及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到2016年12月共收治股骨頸骨折70例患者,對其在行一般護理基礎上采用術前心理護理,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合理指導患者加強功能鍛煉以及預防術后并發癥等護理措施。結果:本組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后骨折端固定牢固,恢復較好,未出現骨折移位、不愈合或股骨頭壞死等術后并發癥,提高了治愈率。結論:股骨頸骨折患者應用精心的術前和術后護理,可以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臨床護理療效顯著,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骨折;股骨頸;護理;療效觀察
股骨頸骨折多見于60歲以上的人群,因間接外力引起,傷后髖部疼痛,失去站立和行走能力,患肢骨短縮、內收、處旋、屈曲畸形,移動傷肢時疼痛加劇[1]。由于股骨頸血供較差,骨折后又需要較長時間恢復,且許多老年人均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出現并發癥的機會較多,致使治療較為復雜[2],現將有關護理療效觀察的情況總結如下:
我院自2010年1月到2016年12月共收治股骨頸骨折患者70例,其中老年患者59例,中年患者11例,手術治療53例,保守治療17例,均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2.1 心理護理 向患者及家屬說明牽引的目的,采用合適的體位,對不良情緒及時疏導和幫助,使之愉快地配合治療,維持有效牽引。
2.2 一般護理 患者入院后均施行了脛骨牽引術。首先抬高床尾10-15厘米,患肢保持處展中立位,牽引針兩端套上木塞或膠蓋小瓶,以防掛傷人或被褥。針眼處每日用注射器點滴 75%酒精四次,針眼處用無菌沙布覆蓋,觀察針眼處皮膚有無紅腫、破潰。克氏針若滑向一側,需消毒后重新調整。保持兩側長度相等[3]。
2.2 預防褥瘡 注意皮膚色澤、溫度、橈動脈或足背動脈搏動、患肢活動情況、有無麻木等。指導病人每2-3小時正確抬臀一次。加強皮膚護理,每日用溫水擦洗2次。每日按摩骶尾部及患肢足跟部皮膚,臀部及會陰清潔,防止糞便刺激。指導病人正確使用便盆,防止擦傷。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飲食,適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多飲水,防止便秘及腎結石的發生。避免進牛奶、糖等產氣食物。
3.1 心理護理 病人手術前多表現為恐懼、害怕、焦慮和抑郁情緒、睡眠障礙,擔心手術成功率和麻醉效果。因此,護士應該與患者多交流,體貼、關心病人,取得患者的信任,正確引導和及時糾正不良情緒,使其說出心中的想法,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介紹同種病倒的手術成功率,使其心理壓力降到最低。
3.2 術前健康教育 向患者講解皮膚準備、禁食、禁飲的目的;術后早期功能鍛煉的方法,并進行手術體位的訓練指導。為防止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如肺炎、壓瘡,應該教會病人有效咳嗽、深呼吸,有吸煙史的患者應該戒煙。足跟部及骶尾部應墊軟枕,我院多采用無菌手套裝水,然后用毛巾套套好墊在患肢足跟部。指導病人攝取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以防便秘。術前2-3日指導患者行股四頭肌鍛煉。
3.3 術前準備 需要作常規檢查:胸透、心電圖、血常規檢查及血電解制、肝腎功能及血凝等項目的檢查,必要時拍片。對老年人及有心、肺、腎等重要器官疾病者,遵醫囑做好術前特殊準備工作。病情平穩后擇期手術。術前1日護士應該了解患者的手術名稱及麻醉方式,備皮、配血、做藥敏試驗,告知患者手術前晚10小時后禁食禁飲,并保持情緒穩定,保證充足的睡眠,防止受涼。
4.1 一般護理 術后返回病房時,三人站在同一側,將患者平直地搬到床上,去枕平臥6小時,6小時后即可進飲食,定時監測生命體征,4小時測體溫一次。
4.2 術后制動 手術后,我院均采用患足穿釘鞋,防旋制動和皮牽引,這就要求防止褥瘡的發生,按摩足跟部皮膚,足踝處墊棉墊等柔軟物品。
4.3 保持呼吸道通暢 術后可能發生咳嗽、痰不易咳出的癥狀,應鼓勵患者做有效咳嗽,必要時行霧化吸入,全麻患者應做好吸痰的準備。
4.4 切口引流管護理 保持引流管通暢,防止引流管受壓、扭曲妥善固定引流管,定時擠捏引流管,觀察引流液量、顏色。我院多采用負壓吸引器接引流管,每日晨間在無菌條件下更換負壓吸引器,并記錄引流液量,術后24-48小時可拔除引流管。
4.5 切口護理 觀察切口有無紅腫、滲血、觀察患肢是否腫脹,及時更換滲濕的下敷料,防止切口感染。觀察肢端血供及感覺正常與否,觀察敷料的松緊度,保持切口清潔,干燥,合理應用抗生素,隔日無菌換藥一次,防止切口感染。疼痛時可用鎮靜劑。術后出現不適反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的患者,術后2-3天行股四頭肌功能鍛煉。行人工股骨頭置換的患者,術后2-7天,可行股四頭肌收縮運動及足背伸運動。術后8-14天,練習屈髖,幅度90,術后14天起,可練習在床上坐起,但不能屈腠而坐。3-4周后,可試行拄雙拐離床活動,但需要專人護理,防止摔倒。
6.1 出院后給予營養豐富,高蛋白、含鈣豐富的飲食(魚、瘦肉、牛奶、豆制品、骨頭湯等)。
6.2 指導病人學會自我護理、自我保健、避免與發病有關的誘發因素,提高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指導病人循序漸進開展有關康復訓練,最大限度地開展生活和工作能力,爭取早日重返社會。
6.3 出院后4周、3個月、6個月應來院復查,不適隨診。
[1]庚小明,張燕,唐琳明,老年股骨骨折牽引術后護理[J].中國骨傷,1999,12(5):85.
[2]張曉華,人工髖關節置換25例圍術期護理[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5,8(4):367.
[3]董霞,梁文,田俊英.預防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褥瘡發生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1998,12(8)46.
[4]易小青,傅愛鳳,黃日等,舒適護理對創傷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1下旬版):1-2.
[5]山本郎他.術后痛心理學的側面[J].臨床看護,1984,10(5):611
R473.5
A
1672-5018(2017)03-1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