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人民醫院 四川江油 621700
分析神經外科患者壓瘡危險因素并探討相應護理干預措施
楊琳
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人民醫院 四川江油 621700
目的:分析探討神經外科患者壓瘡危險因素,并針對這些相關因素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方法:選取我院在2015年5月份到2016年5月份所接收的80例神經外科患者,其中發生壓瘡的患者為35例,該組患者定義為觀察組,未發生壓瘡的患者為45例,該組定義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以及相關指標等進行觀察和分析,并對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總結與分析,根據相關危險因素采取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結果:觀察組中16例為Ⅰ期壓瘡、15例為Ⅱ期壓瘡、4例為Ⅲ期壓瘡,導致壓瘡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是患者的營養狀況、意識障礙,以及活動能力,通過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28例患者痊愈,5例有效,2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4.29%。結論:對患者導致壓瘡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
神經外科;壓瘡;危險因素;護理干預
壓瘡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患者長期臥床使局部組織長時間的受壓,血液得不到有效的循環,導致了局部的持續性的缺氧、缺血和營養不良,最終造成了軟組織發生壞死和潰爛,給患者的身體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同時也嚴重的影響了疾病的恢復。針對該種情況,我院結合具體的臨床實例,對產生壓瘡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根據危險因素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接下來,本文將對這一研究做出如下的分析與說明。
選取我院在2015年5月份到2016年5月份所接收的80例神經外科患者,其中發生壓瘡的患者為35例,該組患者定義為觀察組,未發生壓瘡的患者為45例,該組定義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中男性患者為17例,女性患者為18例,年齡在29歲到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21±10.24)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為 21例,女性患者為24例,年齡在27歲到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79±10.31)歲。兩組患者對于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簽署相關的知情同意蘇,并對患有嚴重精神疾病,以及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進行排除。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存在較大的差異性(P >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通過對相關文獻進行調研,以及被選入患者的臨床特點,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患者,或者家屬對患者臨床的危險因素進行收集。收集內容包括患者的年齡、體質量、體溫、意識障礙程度、營養狀況、活動能力、住院天數,以及皮膚情況等。確保在患者住院的期間,每天檢查患者的全身皮膚,并進行相關的評估[1]。
對患者的壓瘡評估采用 Braden來進行評分,主要從以下 3個方面著手,包括營養狀況、皮膚潮濕,以及剪切力和摩擦力等。并從影響潮濕、感覺、活動力、摩擦力、營養和剪切力的6個方面進行評估。總分為6-23分,其中18分為推薦診斷界值。對于壓瘡則可以采用美國國家壓瘡顧問小組定義的標準,分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和無法分期。
針對以上壓瘡的危險因素對患者采取如下干預措施,具體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心理護理
增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做到全面的了解,并對產生壓瘡的相關因素,以及具體的護理措施等進行介紹,對于存在一些不良情緒的患者要對其進行勸導,讓患者積極配合接下來的治療和護理。
(2)營養指導護理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其制定合理科學的飲食方案,并叮囑患者和家屬要嚴格遵照方案進行,保證營養的攝入和均衡,并告知患者要多加食用含有高蛋白、高纖維,以及高維生素的食物。
(3)皮膚護理
培養和指導患者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勤翻身、勤更換和勤洗澡,保持個人衛生的清潔。針對一些無法完成自行翻身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進行翻身,頻率為每2小時一次。此外,還要對患者的皮膚狀況進行定期的觀察,以免發生過度受壓的情況[2]。
(4)受壓皮膚的護理
對于受壓的皮膚在對患者進行體位更換的時候,要對其使用海綿或者是氣墊床。由于患者受壓部位比較容易潮濕,因此,要對其采用康惠兒透明貼,以此來保護該部位,并減少相應的摩擦。
對于本次的統計數據主要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與分析,其中采取t來對組間數據進行檢驗,當P<0.05則表示本次數據符合統計學標準。
通過對患者壓瘡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和評估,導致該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營養狀況、意識障礙,以及活動能力等。此外,對患者壓瘡的患者的壓瘡進行分級,具體情況為:16例為I期壓瘡、15例為Ⅱ期壓瘡、4例為Ⅲ期壓瘡。
由于神經外科的患者大多都是病情較為嚴重,需要長期臥床,而且還會伴有營養失調、意識障礙等,因此,也是壓瘡疾病發病率較高的科室之一。壓瘡不僅給患者帶來了較大的痛苦,同時對患者疾病的恢復也會有一定的影響。針對該種情況,我院近期對壓瘡患者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了相關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導致壓瘡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營養狀況、意識障礙,以及活動能力等[3]。所以要想緩解和改善患者的壓瘡疾病,就需要根據這些危險因素來采取相關的護理干預,以此來提高壓瘡的治療效果。
本文通過臨床研究,針對壓瘡患者主要從心理護理、營養指導護理、皮膚護理和受壓皮膚護理等幾個方面著手,除此之外,還要對具體的護理操作進行規范,對于已經發生壓瘡的患者,要成立專業的壓瘡護理小組,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以及壓瘡的程度來進行合理、科學的護理干預。要求做到每日進行查房,對患者的病情發展做出及時、密切的觀察,根據病情的發展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以免病情的繼續惡化[4]。
綜上所述,對患者導致壓瘡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該種方式可以得到更為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1]郭春梅,趙旭,李紅月.神經外科患者壓瘡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5,(02):180-181.
[2]陳謙,盛芝仁,王惠兒,等.手術患者相關壓瘡發生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探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5,(03):488-489.
[3]劉艷云.神經外科住院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與護理干預[J].基層醫學論壇,2014,(21):2863-2864.
R473.5
] A
1672-5018(2017)03-1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