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前有,鄧恒森,吳炳宏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潞安集團總醫院普外科,山西 長治 046204)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的效果觀察
辛前有,鄧恒森,吳炳宏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潞安集團總醫院普外科,山西 長治 046204)
目的:觀察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顧性地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間某院收治的74例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患者的臨床資料。對這些患者均進行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手術。手術結束后,觀察這些患者治療的效果。結果:這7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術。其進行手術的平均時間為(1.58±0.29)h,其術中平均的出血量為(34.5±0.26)ml,其住院的平均時間為(3.84±1.46)d。這74例患者在進行手術后的1個月,有2例患者出現腹脹;在進行手術后的半年,有3例患者出現膽絞痛。這74例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6.8%(5∕74)。他們中沒有患者出現出血、膽囊漏等嚴重的并發癥。結論: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的效果理想。
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道鏡;腹腔鏡;保膽手術
膽囊是位于人體右肋骨下、肝臟后方的一個具有彈性的梨形囊袋。此器官具有濃縮和儲存膽汁的作用。過去,當患者的膽囊內出現結石和息肉樣病變時,臨床上通常為其使用膽囊切除手術進行治療[1]。相關研究認為,為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患者切除膽囊,會給其身體機能帶來不良的影響。因此,近年來,臨床上對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患者通常進行保膽手術。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膽道鏡和腹腔鏡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患者的保膽手術中[2]。為了進一步探討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的效果,筆者對2013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4例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在2013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患者中抽取74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74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WHO制定的關于膽囊結石和膽囊息肉的診斷標準[3]。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0例;其年齡為18~65歲,平均年齡為(45.2±9.5)歲;其病程為1~4年,平均病程為(2.47±0.97)年。進行B超檢查的結果顯示,這74例患者膽囊內結石的大小為2×5 mm~28×33 mm。在進行手術的前3個月內,這些患者均未發生急性膽囊炎。本次研究排除存在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的患者。
對這些患者均進行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手術。具體的手術方法是: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置入氣腹針,從而形成氣腹,采用Trocar進行穿刺,置入腹腔鏡進行探查,觀察患者膽囊的情況。對于膽囊結石較大的患者,應先夾住其膽囊的頸部,切開其膽囊的底部。吸盡膽汁后,置入膽道鏡。對膽囊進行沖洗,同時觀察患者膽囊黏膜及膽汁的情況。在膽道鏡的輔助下取出膽囊結石。對于膽囊結石較小或結石呈泥沙石狀的患者,應使用沖洗吸引的方法取出其膽囊內的結石。借助膽道鏡為膽囊息肉患者切除部分息肉,并將切除的息肉樣組織制成冷凍切片,將冰凍切片送至病理科進行病理檢查。對于進行病理檢查的結果為良性的膽囊息肉患者,對其進行保膽手術,切除其息肉樣病灶。對于進行病理檢查的結果為惡性的膽囊息肉患者,根椐其病灶的臨床分期對其進行膽囊切除術。在本組的74例患者中,沒有惡性膽囊息肉患者。手術結束后,將膽道鏡取出,縫合膽囊,再次確認縫合部位有無異常情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為患者放置引流管。解除氣腹,結束手術。
觀察這74例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效果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3]。
這7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術。其進行手術的平均時間為(1.58±0.29)h,其術中平均的出血量為(34.5±0.26)ml,其住院的平均時間為(3.84±1.46)d。這74例患者在進行手術后的1個月,有2例患者出現腹脹;在進行手術后的半年,有3例患者出現膽絞痛。這74例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6.8%(5/74)。沒有患者出現出血、膽囊漏等嚴重的并發癥。
研究發現,為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患者切除膽囊會對其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臨床上為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患者只取出結石、切除息肉樣病變,不為其切除膽囊。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進步,腹腔鏡和膽道鏡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對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患者進行的保膽手術中[4]。
研究發現,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對患者機體的損傷較小。在內鏡下能夠將患者膽囊內的息肉完全切除,并將其膽囊內的結石完全取出,有效地降低了其膽囊內息肉和結石的殘留率。取出膽囊結石、切除息肉樣病變后,操作者可以在腹腔鏡下觀察患者膽囊創面縫合的情況,以確認其是否出現膽汁滲漏及腹腔內是否有沖洗液殘留。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操作者可以通過軟性膽道鏡觀察患者膽囊黏膜的情況,并可將影像放大8~10倍。待圖像清晰、穩定后,對膽囊黏膜進行探查,可以發現黏膜上微小的病灶。同時,操作者可以通過軟性膽道鏡觀察患者膽囊內部的情況,以免遺漏局部病灶。對于膽囊結石直徑小于2.5 cm的患者,操作者可使用取石網籃將其結石取出。膽道鏡自身帶有活檢鉗,它在發現、處理膽囊結石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夠直接取出直徑超過3 mm的結石。并且,在膽道鏡的鏡身上配有進水口和出水口,使操作者可以持續性地沖洗患者膽囊內的絮狀物和膽囊黏膜上的膽泥[5]。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的效果理想。
[1]夏國兵,曹玉剛,王進,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取石的療效觀察[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4,31(2):418.
[2]侯元凱,李振華,王偉智,等.239例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取石術后3年臨床隨訪分析[J].中國內鏡雜志,2014,20(12):1268-1271.
[3]程千里,周亞龍,余書勇,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療效[J].西南國防醫藥,2015,(6):613-616.
[4]艾其海.腹腔鏡膽道鏡聯合保膽取石術91例治療體會[J].重慶醫學,2014,(22):2972-2973.
[5]宋正偉,楊秀江,龍昊,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取石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對比分析[J].重慶醫學,2014,(6):658-660.
R657
B
2095-7629-(2017)15-01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