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冬陽
(廣西河池市南丹縣人民醫院,廣西 河池 547200)
對胎盤 植入治療方法及效果的研究
盧冬陽
(廣西河池市南丹縣人民醫院,廣西 河池 547200)
目的:探討對胎盤植入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對象是廣西河池市南丹縣人民醫院收治的30例胎盤植入患者。根據這些患者分娩的方式及具體病情對其進行相應的治療。治療結束后,觀察其治療的效果。結果:治療結束后,這些患者植入的胎盤均被成功切除。沒有患者進行子宮切除治療或死亡,且沒有發生嚴重并發癥的患者。結論:臨床上應根據胎盤植入患者分娩的方式及具體病情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以免其發生產后出血及感染,確保其生命安全。
胎盤植入;治療;并發癥
胎盤植入是指因子宮蛻膜發育不良導致胎盤的絨毛侵入子宮肌層的一種病理現象。研究發現,胎盤植入可導致產婦發生產后出血、子宮穿孔及感染等并發癥,從而嚴重威脅產婦的生命安全。進行子宮切除手術是臨床上治療胎盤植入的常用手段。但此方法不易被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所接受[1]。為了進一步探討對胎盤植入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及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0例胎盤植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胎盤內腔隙的血流豐富,其胎盤與子宮基層和宮頸層的界面不清。其胎盤后無間隙,胎盤底部可見明顯的靜脈叢。這些患者的年齡為24~39歲,平均為(28.0±2.5)歲。在這些患者中,進行剖宮產手術的有20例,進行自然分娩的有10例;初次妊娠的有10例,多次妊娠的有20例。在20例有多次妊娠史的患者中,孕次為2~3次的有8例,孕次為4~5次的有6例,孕次≥6次的有6例。在這3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存在人工流產手術史,有3例患者存在引產史,有2例患者存在剖宮產手術史,有1例患者存在藥物流產史。在產前,有20例患者發生陰道出血,其出血量為50~350 ml,平均為(104±5.0)ml。有10例患者無陰道出血的癥狀。在產前進行B超檢查的結果顯示,這些患者存在部分或完全性的前置胎盤。
根據這些患者分娩的方式及具體病情對其進行相應的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對于進行剖宮產手術的患者,先對其胎盤植入部位的出血點進行縫合處理。其中,有2例患者因瘢痕切口處有胎盤植入,其出血量高達3000 ml。對這2例患者胎盤植入的部位進行楔形切除治療。手術結束后,為所有患者肌內注射20 mg的甲氨蝶呤(1次/日),并讓其口服25 mg的米非司酮(2次/日)。對這些患者均進行7天的藥物治療。對于進行自然分娩的患者,每日為其肌內注射20 mg的甲氨蝶呤(1次/日),并讓其口服25 mg的米非司酮(2次/日)。共治療7天。在患者出血量明顯減少2周后,其宮腔內殘留物的直徑若小于3 cm,可在宮腔鏡下對其置入的胎盤進行電切處理。
治療結束后,這些患者植入的胎盤均被成功切除。沒有患者進行子宮切除治療或死亡,且沒有發生嚴重并發癥的患者。
胎盤植入是指胎盤的絨毛侵入部分子宮肌層的一種病理現象。此情況多發生于孕早期,是產科嚴重的并發癥之一[2]。產婦的年齡較大、胎盤前置及存在人工流產手術史、引產史、剖宮產手術史、產褥感染史是導致其發生胎盤植入的高危因素[3]。胎盤植入患者的臨床表現為產程延長、產后子宮內有部分胎盤殘留。
胎盤植入可導致產婦發生產后出血及感染。臨床上根據胎盤植入的程度將此病分為完全性胎盤植入及部分性胎盤植入兩種類型。在為完全性胎盤植入患者人工剝離胎盤時,無法準確地找到其子宮壁與胎盤邊緣的界線。對部分性胎盤植入患者未植入部分的胎盤進行剝離的難度不大,但對其植入部分的胎盤進行剝離的難度較大。在對此病患者植入部分的胎盤強行進行剝離時,其子宮壁會隨著胎盤的剝離而發生移動。同時,由于此類患者的子宮壁較薄,故在對其植入部分的胎盤進行剝離時極易破壞其子宮壁[4-5],從而導致其子宮發生穿孔。研究發現,絨毛組織的侵襲力與蛻膜組織反應間的平衡程度可直接影響胎盤植入的深度。當患者子宮蛻膜的發育存在缺陷或蛻膜層受到損傷時,其絨毛層會侵入子宮層,從而導致胎盤植入的發生[6]。
在臨床上,對胎盤植入進行診斷具有一定的難度。研究發現,對存在胎盤植入高危因素的患者進行彩色超聲檢查,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胎盤植入的檢出率。近年來,彩色超聲檢查在胎盤植入診斷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在對胎盤植入患者進行彩色超聲檢查的過程中,會發現其胎盤后的間隙消失,胎盤內的血流信號豐富,血流速度較快,可累及子宮的肌層。胎盤種植區的血管位于胎盤的下方,使胎盤懸浮于擴張的血管上。部分患者子宮肌層的血流信號會發生缺失甚至中斷[7]。
過去,臨床上主要使用子宮切除手術對胎盤植入患者進行治療,以控制或預防其發生產后出血。但此方法不易被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所接受。因此對于一些出血量較少的胎盤植入患者,其生命體征若較平穩,且有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臨床上通常會根據其具體病情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在對此類胎盤植入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征及出血的情況,對其進行血HCG、凝血功能的檢測,并為其準備血液,以防其術中發生大出血。對于子宮出現嚴重活動性出血的患者,當其胎盤植入的面積較大、且無法進行剝離時,臨床醫生應立即為其切除子宮,以確保其生命安全。很多產婦在進行剖宮產手術的過程中被確診發生了胎盤植入,其胎盤的剝離面有出血點。對于此類患者,可對其出血部位進行縫扎止血,或使用冷鹽水袋對其出血部位進行壓迫止血[8]。
為了有效地預防胎盤植入的發生,醫院應對育齡女性進行避孕知識的宣傳,避免其因意外懷孕而多次進行人工流產手術、引產手術。告知女性一旦懷孕應定期進行孕檢。對于有胎盤植入高危因素的女性,醫院應對其進行彩色超聲檢查,以診斷其是否發生了胎盤植入。在產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以降低此類孕婦發生產后出血及感染的幾率。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臨床上應根據胎盤植入患者分娩的方式及具體病情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以免其發生產后出血及感染,確保其生命安全。
[1]應豪,阮晟鳴,王德芬,等.胎盤植入的診治進展[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23(6):335-336.
[2]楊秋紅,李娟,宋敏,等.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18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0):2802-2803.
[3]施華芳,皮丕湘,丁依玲,等.二維超聲及彩色多普勒對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植入的診斷及臨床分析[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7(9):939-943.
[4]陳春梅,張軍.產前MRI診斷胎盤植入[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1,27(8):1655-1658.
[5]丁紅,羅葆明,王蘊慧,等.超聲造影對產后胎盤植入分型診斷的探討[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3,22(4):337-339.
[6]俞梅,劉欣燕,戴晴,等.中孕期胎盤植入的診斷和治療[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0,32(5):501-504.
[7]楊潔,徐莉,陳敦金,等.彩超和磁共振成像診斷胎盤植入價值的評價[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8,17(7):530-531.
[8]張國福,尚鳴異,韓志剛,等.子宮動脈化療栓塞聯合清宮術在胎盤植入保守治療中的應用[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0,19(12):947-950.
R719
B
2095-7629-(2017)11-00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