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尚吟
(廣西貴港市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 廣西 貴港 537100)
用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效果探析
韋尚吟
(廣西貴港市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 廣西 貴港 537100)
目的:探討用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某院收治的53例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對這53例患者均采用關節鏡手術進行治療,然后觀察其治療的效果。結果:(1)術前,這53例患者膝關節功能的平均評分為(43.6±7.4)分,術后,這53例患者膝關節功能的平均評分為(82.5±8.2)分,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這53例患者治療的優良率為94.34%,其對治療效果的總滿意率為96.23%。(3)術后,這53例患者均未出現切口感染、關節粘連等并發癥。結論:用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膝關節的功能,且其術后的并發癥較少。此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關節鏡手術;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治療效果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是臨床上常見的骨科疾病。該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膝關節出現彈響及股四頭肌萎縮等,部分患者可出現半月板軟骨樣變化。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理療和手術的方法治療該病。但傳統的開放性手術需要將患者的膝關節打開進行手術操作,手術的時間較長,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多,其術后易發生關節粘連、關節僵硬等并發癥,因此治療的效果欠佳[1]。近年來,隨著微創手術技術的不斷發展,關節鏡手術在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治療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用關節鏡手術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進行治療,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其治療的效果,同時還能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了進一步探討用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臨床效果,我們對我院收治的53例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9月—2015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53例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定的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診斷標準,均經MRI檢查等影像學檢查得到確診。這些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膝關節出現彈響及股四頭肌萎縮等臨床癥狀,其均具有進行手術治療的指征,且其均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在這53例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別有30例和23例,其年齡區間為13~71歲,平均年齡為(36.3±11.5)歲,其病程為9d~4年,平均病程為(7.5±4.3)個月。其中,有內側半月板損傷的患者29例,有外側半月板損傷的患者15例,有雙側半月板損傷的患者9例。其中,有左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患者22例,有右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患者24例,有雙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患者7例。其中,有因交通事故致傷的患者18例,有因劇烈運動致傷的患者28例,有因跌倒致傷的患者5例,有不明原因致傷的患者2例。
1.2 手術方法 我們對這53例患者均采用關節鏡手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手術方法是:指導患者取平臥位,對其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在患者大腿的上端用充氣式止血帶對其進行止血,同時對其進行常規的消毒和鋪巾。在患者膝關節髕骨下髕韌帶的一側做一個橫向切口,經此切口置入關節鏡工作套筒,隨后置入關節鏡。在患者膝關節髕骨下髕韌帶的另一側做一個橫向切口,置入手術機械。用3000ml的生理鹽水對患者的膝關節腔進行持續的沖洗,然后用關節鏡對其膝關節各個腔室的結構和組織進行探查,了解其半月板損傷的類型和程度,以及其滑膜、脂肪墊、韌帶的損傷情況。用刨削器將患者的半月板碎片切除并吸出,對其損傷的半月板進行修整,保護好其半月板的游離緣和連接關節囊的纖維環。對于存在半月板水平撕裂傷的患者,要將其半月板修整到穩定的狀態;對于存在半月板縱向撕裂傷的患者,要將其大部分的半月板切除;對于存在半月板混合型撕裂傷的患者,需將其半月板的游離緣修整到正常的生理弧度;對于半月板嚴重損傷無法保留的患者,需對其進行半月板全切術。之后為患者放置引流管進行引流,然后退出手術器械和關節鏡,逐層縫合其手術切口,使用彈力繃帶對其切口進行加壓包扎。術后的2~7天內指導患者進行膝關節的屈伸鍛煉,每天鍛煉1~3次,每次鍛煉的時間為15min~30min。手術1周后指導患者進行伸膝鍛煉和下肢的肌力鍛煉。同時,叮囑患者在術后的4個月內禁止做深蹲動作[2]。
1.3 療效評定標準與觀察指標(1)接受手術前后,用我院自制的膝關節功能評分量表對這53例患者膝關節的功能進行評價。此量表的分值為0~10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膝關節的功能越佳。(2)我們將這53例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優、良、可、差四個標準。優:經治療,患者膝關節疼痛、活動障礙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其膝關節功能的評分超過90分。良:經治療,患者膝關節疼痛、活動障礙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其膝關節功能的評分為75~90分。可:經治療,患者膝關節疼痛、活動障礙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其膝關節功能的評分為60~74分。差:經治療,患者的療效未達到上述標準。優良率=(優的例數+良的例數)/總例數×100%。(3)觀察并記錄這53例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情況。(4)采用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這53例患者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共發放53份,回收53份,回收率為100%。此調查問卷分為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標準。總滿意率=(滿意的例數+比較滿意的例數)/總例數×100%[3]。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5.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4]。
2.1 手術前后這53例患者膝關節功能評分的比較 術前,這53例患者膝關節功能的平均評分為(43.6±7.4)分。術后,這53例患者膝關節功能的平均評分為(82.5±8.2)分。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這53例患者治療優良率的比較 在這53例患者中,治療結果為優的患者有35例,為良的患者有15例,為差的患者有3例,其治療的優良率為94.34%。
2.2 這53例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情況及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 術后,這53例患者均未出現切口感染、關節粘連等并發癥。在這53例患者中,對治療效果滿意的患者有41例,比較滿意的患者有10例,不滿意的患者有2例,其對治療效果的總滿意率為96.23%。
半月板是人體脛骨平臺與股骨髁之間的纖維軟骨,呈月牙狀,其周邊較厚,中央部位較薄,主要起到關節填充、預防膝關節在屈伸時發生旋轉和滑膜嵌頓的作用[4]。患者的半月板一旦發生損傷,將嚴重影響其膝關節的穩定性,進而可導致其出現膝關節活動障礙、疼痛等癥狀。近年來,隨著微創手術技術的不斷發展,關節鏡手術在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方面應用得越來越廣泛。此手術能夠通過關節鏡準確地找到患者半月板損傷的具體位置,明確其半月板損傷的類型和程度,從而可為其選擇最佳的手術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半月板[5]。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膝關節的功能,且其術后的并發癥較少。
[1]蔣濤,瞿玉興,許建安,等.關節鏡治療膝關節盤狀半月板損傷的臨床療效及術后疼痛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1):1278-1280.
[2]張鵬.關節鏡下縫合成形結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38例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8):3548-3549.
[3]劉天宇,秦海泉,周玉坤,等.MRI分級診斷在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手術中的指導意義[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6,41(1):85-87.
[4]丁明.內側副韌帶松解技術在內側室狹窄的膝關節鏡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6,16(2):177-180.
[5]胡月正,許心弦,余華晨,等.關節鏡治療不同年齡段膝關節盤狀半月板的療效分析[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15,36(5):335-338.
R684
B
2095-7629-(2017)3-0057-02